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 m a tion on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2010 年第 27 卷第 5 期 V o l 27, N o 5, 2010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郭美华 , 张新建 , 段丽娟 , 马满玲
(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黑龙江 哈尔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银杏叶药材, 粉碎后, 置干燥箱中干燥 ( 60 ) , 取银杏叶粉末 9 份, 每份约 100g , 精密称定 , 按表 1 中 实验条件进行正交试验 , 重复 3 次 , 以平均干膏 收率 (% )和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含量 (% ) 为指标, 筛选 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见表 2 。 2 2 干浸膏收率和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 2 2 1 干浸膏收率 取相当于生药 50g 提取液 , 浓缩
Extraction Process of A ctive Ingred ient from G inkgo L eaf
GUO M ei- hua , ZHANG X in - jian , DUAN L i- ju an , MA M an- ling (1 . D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 The F irst Aff ilia ted H osp ital, H arbin M ed ical University, H arb in 150001 , China; 2 . H 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 ineseM ed icine, H arb in 150040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opt i m al ex traction condit io ns of act iv e ing redients in g inkgo leaf M ethods : T he conten t of act iv e ing redientsw ere deter m in ed by H PLC, O rth ogonal experi m enta l design w as adopted T he in dexes w ere th e y ield of alcoho l extract and the content of tota l flavonoids and bilobalid es in the extract R e su lts : T he best ex traction condit io ns: 70 , and ex tracted 2 ti m es by 70 % ethano,l T he ti m e for each extrac t io n w as 2 0 hours T he first ti m e used 12 t i m es alcoho , l w hile the second used 8 ti m es alcoho l Conc lasion : T he ex traction procedure is stab le and feasible K ey w ords: g in kgo lea;f ex tract io n process ; orthogona l exper i m ent 现代化学研究表明, 银杏叶中所含成分相当复杂, 包括黄酮类、 内酯类、 萜类、 生物碱、 多糖类、 氨基酸、 微 [ 1] 量元素 等 。银 杏叶制 剂具 有扩 张血管 , 改 善微 循 环 , 抗血小板激活因子, 抗氧化、 清除和抑制氧自由基 [ 2] 等作用 。笔者以干膏收率、 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含 量为指标进行工艺条件优选, 以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 效果, 保证制剂的质量及疗效。 1 材料 W aters 600 高 效液 相色谱 系统 ( 2996 PDA 检 测 器 , ELSD2000 蒸发 光检 测器, 717 自动 进样 器, Em pow er 数据管理系统 ) ; AE240 型电子天平 ( 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 ; 药材 ( 市售 ) 由本院药品质控 室鉴定为银杏科乔木银杏 ( G inkgo biloba L ) 的 干燥 叶 ; 银杏内酯 A ( 批号 110862- 200004), 银 杏内酯 B (批号 110863- 200406) , 银杏内酯 C ( 批号 110864200505), 白 果内酯 ( 批 号 110865 - 200404) , 槲皮 素 (批 号 100081 - 200406 ) , 山 萘 素 ( 批 号 110861 200606), 异鼠李素 ( 批号 110860- 200407), 以上对照 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甲醇、 乙腈、 四氢
果内酯、 银杏内酯 A、 银杏内酯 B、 银杏内酯 C 的含量, 按 % 萜类内酯的含量 = 白果内酯含量 + 银杏内酯 A 含 量 + 银杏内酯 B 含量 + 银杏内酯 C 含量 &计算萜类内 酯的含量。结果见表 2 。
表 2 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 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A 1 1 1 2 2 2 3 3 3 因素 B C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2 3 1 3 1 2 干膏收 总黄酮醇 D 率 ( % ) 苷含量 (% ) 1 6 17 0 48 2 3 3 1 2 2 3 1 7 63 9 13 11 01 7 69 8 52 8 53 9 01 7 52 2. 123 2. 067 2. 137 0. 070 0 66 0 85 0 76 0 93 0 75 0 81 0 62 0 68 1. 967 2. 190 2. 170 0. 223 萜类内酯 含量 ( % ) 0 21 0 34 0 29 0 38 0 31 0 36 0 42 0 47 0 51 1 . 840 2 . 093 2 . 393 0 . 553 综合 评分 1 51 1 93 2 28 2 66 2 03 2 15 2 20 2 24 1 98
1, 2 1 1 1
150001 ;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 目的 : 优选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 用 HPLC 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正交 试验法 , 以干浸膏收率 、 总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 结果 : 银杏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提取 温度 70 , 70 % 乙醇提取 2 次, 每次 2 0h , 第 1 次加 12 倍量乙醇, 第 2 次加 8 倍量乙醇 。结论 : 含量测 定方法准确 , 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 关键词 : 银杏叶;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 R28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 2406( 2010) 05- 0018- 03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 2006 - 077) 作者简介 : 郭美华 ( 1978- ) , 女 , 药师 , 现为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在职硕士 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 : 临床药学及药品质量控制。 收稿日期 : 2009 - 12- 08 修回日期 : 2010 - 03- 01
1 , 2 1 1 1
呋喃 (色谱纯 ) ; 水 ( 超纯水 ) ;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预试验得知 , 对提取物的干 膏收率和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溶媒用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 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分析 以上因素, 将溶媒用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分别组合 成溶媒用量 - 提取次数, 提取时间 - 提取次数两个因 素 , 与醇浓度和提取温度构成四个因素, 每因素各设 3 4 水平, 选用 L9 ( 3 ) 正交设计表。同时根据生产实际, 设计因素水平。见表 1 , 根据对工艺的影响作用的大 小及预试验结果 , 规定干膏收率、 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 酯含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0 2, 0 4 , 0 4 。
表 1 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1 2 3 A 60 70 80 B 10( 6, 4) 20( 12, 8) 30( 18, 12) C ) 50 70 90 D 提取时间 ( h) 2 0( 1 0 , 1 0) 3 0( 1 5 , 1 5) 4 0( 2 0 , 2 0) 醇浓度 ( % ) 溶媒用量 ( 倍 ) 提取温度 (
2010 年第 27 卷第 5 期 V o l 27, N o 5, 2010
中 医 药 信 息 In fo r m ation on T raditional Ch inese M edicine
19
至干, 置干燥箱中干燥 3h ( 105 ) , 置干燥器冷却, 称 重 , 计算。结果见表 2 。 2 2 2 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的测定 按 2005 版 !中国 药典 ∀方法测定。 2 2 2 1 色谱条件 分析柱 : S in oChrom ODS - BP 柱 ( 4 6mm # 200mm, 5 m ) ; 流动相 : 甲醇 - 0 4% 磷酸溶 -1 液 ( 55∃ 45) ; 检测波长 : 360nm; 流速 : 1 0mL m in ; 柱温: 35 。 2 2 2 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取槲皮素、 山奈素 和异鼠李素对照品, 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 过夜, 精 密 称 定 , 加 甲 醇 制 成 浓 度 分 别 为 31 g - 1 - 1 - 1 mL 、 28 g mL 、 19 g 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 2 2 3 供试品溶液的的制备 取提取液 , 合并, 过 滤 , 浓缩, 定容至 1000mL, 精密量取 50m L ( 约相 当于 5g 生药 ) , 浓缩至粘稠状 ( 60 ) , 加甲醇 20mL 超声溶 解 , 移入 250mL 烧瓶中, 加 25 % 的盐酸 5mL, 水浴回流 30m in , 放冷 , 精密 转移至 50mL 量瓶 中, 加 甲醇至 刻 度 , 摇匀滤过即得。 2 2 2 4 测定法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过滤后进样 , 进样体积 10 L, 测定, 分别计算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 李素的含 量, 按 % 总黄 酮醇苷 的含量 = (槲皮素含量 + 山奈素含量 + 异鼠李素含量 ) # 2 51& 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见表 2 。 2 2 3 萜类内酯的含量的测定 按 2005 版 !中国药 典 ∀方法测定。 2 2 3 1 色谱条件 分析柱 : S in oChrom ODS - BP 柱 ( 4 6mm # 200mm, 5 m ); 流动相: 正丙醇 - 四氢呋喃 - 1 - 水 ( 1 ∃15∃84); 流速 : 1 0mL m in 。 2 2 3 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以五氧化二 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 24h 的白果内酯、 银杏内酯 A、 银杏内酯 B、 银杏内酯 C 对照品适量, 加 50 % 甲醇 制成每 1mL 含 1 05mg、 0 95m g 、 0 96m g、 0 52m g 的混 合对照品溶液, 摇匀即得。 2 2 2 3 供 试品溶 液的 制备 按 2005 版 !中国 药 典 ∀方法测定。取银杏叶的乙醇提取液 , 合并, 过 滤, 浓缩, 定容至 1000mL, 精密量取 15mL (约相当于 1 5g 生药 ), 浓缩 至粘稠 状 ( 60 ) , 加 甲醇 50m L, 称定 重 量 , 超声处理 20m in , 放冷 ,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 失的重量 ,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20mL, 回收甲 醇 , 残渣加水 , 置水浴中温热使溶解, 置分液漏斗中 , 加 2 % 盐酸 2 滴, 摇 匀 , 用 乙酸 乙 酯 萃 取 4 次 ( 15mL、 10m L、 10mL、 10mL ) , 合并提取 液, 用 5 % 醋酸钠 溶液 20m L洗涤 , 醋酸钠溶液, 用乙酸乙酯 10mL 洗涤。合 并乙酸乙酯提取液及洗 涤液, 再用水 洗各 2 次 , 每次 20m L, 合并水洗液 , 用乙酸乙酯 10mL 洗涤 , 合并乙酸 乙酯液 , 回收至干 , 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移至 5mL 量瓶 中 ,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 2 2 4 测定法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过滤后进样, 对照品溶液进样 5 L、 20 L, 供试品溶液 进样 20 L, 测定, 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白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 m a tion on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2010 年第 27 卷第 5 期 V o l 27, N o 5, 2010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郭美华 , 张新建 , 段丽娟 , 马满玲
(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黑龙江 哈尔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银杏叶药材, 粉碎后, 置干燥箱中干燥 ( 60 ) , 取银杏叶粉末 9 份, 每份约 100g , 精密称定 , 按表 1 中 实验条件进行正交试验 , 重复 3 次 , 以平均干膏 收率 (% )和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含量 (% ) 为指标, 筛选 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见表 2 。 2 2 干浸膏收率和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 2 2 1 干浸膏收率 取相当于生药 50g 提取液 , 浓缩
Extraction Process of A ctive Ingred ient from G inkgo L eaf
GUO M ei- hua , ZHANG X in - jian , DUAN L i- ju an , MA M an- ling (1 . D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 The F irst Aff ilia ted H osp ital, H arbin M ed ical University, H arb in 150001 , China; 2 . H 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 ineseM ed icine, H arb in 150040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opt i m al ex traction condit io ns of act iv e ing redients in g inkgo leaf M ethods : T he conten t of act iv e ing redientsw ere deter m in ed by H PLC, O rth ogonal experi m enta l design w as adopted T he in dexes w ere th e y ield of alcoho l extract and the content of tota l flavonoids and bilobalid es in the extract R e su lts : T he best ex traction condit io ns: 70 , and ex tracted 2 ti m es by 70 % ethano,l T he ti m e for each extrac t io n w as 2 0 hours T he first ti m e used 12 t i m es alcoho , l w hile the second used 8 ti m es alcoho l Conc lasion : T he ex traction procedure is stab le and feasible K ey w ords: g in kgo lea;f ex tract io n process ; orthogona l exper i m ent 现代化学研究表明, 银杏叶中所含成分相当复杂, 包括黄酮类、 内酯类、 萜类、 生物碱、 多糖类、 氨基酸、 微 [ 1] 量元素 等 。银 杏叶制 剂具 有扩 张血管 , 改 善微 循 环 , 抗血小板激活因子, 抗氧化、 清除和抑制氧自由基 [ 2] 等作用 。笔者以干膏收率、 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含 量为指标进行工艺条件优选, 以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 效果, 保证制剂的质量及疗效。 1 材料 W aters 600 高 效液 相色谱 系统 ( 2996 PDA 检 测 器 , ELSD2000 蒸发 光检 测器, 717 自动 进样 器, Em pow er 数据管理系统 ) ; AE240 型电子天平 ( 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 ; 药材 ( 市售 ) 由本院药品质控 室鉴定为银杏科乔木银杏 ( G inkgo biloba L ) 的 干燥 叶 ; 银杏内酯 A ( 批号 110862- 200004), 银 杏内酯 B (批号 110863- 200406) , 银杏内酯 C ( 批号 110864200505), 白 果内酯 ( 批 号 110865 - 200404) , 槲皮 素 (批 号 100081 - 200406 ) , 山 萘 素 ( 批 号 110861 200606), 异鼠李素 ( 批号 110860- 200407), 以上对照 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甲醇、 乙腈、 四氢
果内酯、 银杏内酯 A、 银杏内酯 B、 银杏内酯 C 的含量, 按 % 萜类内酯的含量 = 白果内酯含量 + 银杏内酯 A 含 量 + 银杏内酯 B 含量 + 银杏内酯 C 含量 &计算萜类内 酯的含量。结果见表 2 。
表 2 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 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A 1 1 1 2 2 2 3 3 3 因素 B C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2 3 1 3 1 2 干膏收 总黄酮醇 D 率 ( % ) 苷含量 (% ) 1 6 17 0 48 2 3 3 1 2 2 3 1 7 63 9 13 11 01 7 69 8 52 8 53 9 01 7 52 2. 123 2. 067 2. 137 0. 070 0 66 0 85 0 76 0 93 0 75 0 81 0 62 0 68 1. 967 2. 190 2. 170 0. 223 萜类内酯 含量 ( % ) 0 21 0 34 0 29 0 38 0 31 0 36 0 42 0 47 0 51 1 . 840 2 . 093 2 . 393 0 . 553 综合 评分 1 51 1 93 2 28 2 66 2 03 2 15 2 20 2 24 1 98
1, 2 1 1 1
150001 ;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 目的 : 优选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 用 HPLC 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 采用正交 试验法 , 以干浸膏收率 、 总黄酮醇苷及萜类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 结果 : 银杏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提取 温度 70 , 70 % 乙醇提取 2 次, 每次 2 0h , 第 1 次加 12 倍量乙醇, 第 2 次加 8 倍量乙醇 。结论 : 含量测 定方法准确 , 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 关键词 : 银杏叶;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 R28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 2406( 2010) 05- 0018- 03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 2006 - 077) 作者简介 : 郭美华 ( 1978- ) , 女 , 药师 , 现为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在职硕士 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 : 临床药学及药品质量控制。 收稿日期 : 2009 - 12- 08 修回日期 : 2010 - 03- 01
1 , 2 1 1 1
呋喃 (色谱纯 ) ; 水 ( 超纯水 ) ;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预试验得知 , 对提取物的干 膏收率和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溶媒用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 醇浓度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分析 以上因素, 将溶媒用量、 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分别组合 成溶媒用量 - 提取次数, 提取时间 - 提取次数两个因 素 , 与醇浓度和提取温度构成四个因素, 每因素各设 3 4 水平, 选用 L9 ( 3 ) 正交设计表。同时根据生产实际, 设计因素水平。见表 1 , 根据对工艺的影响作用的大 小及预试验结果 , 规定干膏收率、 总黄酮醇苷、 萜类内 酯含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0 2, 0 4 , 0 4 。
表 1 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1 2 3 A 60 70 80 B 10( 6, 4) 20( 12, 8) 30( 18, 12) C ) 50 70 90 D 提取时间 ( h) 2 0( 1 0 , 1 0) 3 0( 1 5 , 1 5) 4 0( 2 0 , 2 0) 醇浓度 ( % ) 溶媒用量 ( 倍 ) 提取温度 (
2010 年第 27 卷第 5 期 V o l 27, N o 5, 2010
中 医 药 信 息 In fo r m ation on T raditional Ch inese M edicine
19
至干, 置干燥箱中干燥 3h ( 105 ) , 置干燥器冷却, 称 重 , 计算。结果见表 2 。 2 2 2 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的测定 按 2005 版 !中国 药典 ∀方法测定。 2 2 2 1 色谱条件 分析柱 : S in oChrom ODS - BP 柱 ( 4 6mm # 200mm, 5 m ) ; 流动相 : 甲醇 - 0 4% 磷酸溶 -1 液 ( 55∃ 45) ; 检测波长 : 360nm; 流速 : 1 0mL m in ; 柱温: 35 。 2 2 2 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取槲皮素、 山奈素 和异鼠李素对照品, 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 过夜, 精 密 称 定 , 加 甲 醇 制 成 浓 度 分 别 为 31 g - 1 - 1 - 1 mL 、 28 g mL 、 19 g 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 2 2 3 供试品溶液的的制备 取提取液 , 合并, 过 滤 , 浓缩, 定容至 1000mL, 精密量取 50m L ( 约相 当于 5g 生药 ) , 浓缩至粘稠状 ( 60 ) , 加甲醇 20mL 超声溶 解 , 移入 250mL 烧瓶中, 加 25 % 的盐酸 5mL, 水浴回流 30m in , 放冷 , 精密 转移至 50mL 量瓶 中, 加 甲醇至 刻 度 , 摇匀滤过即得。 2 2 2 4 测定法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过滤后进样 , 进样体积 10 L, 测定, 分别计算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 李素的含 量, 按 % 总黄 酮醇苷 的含量 = (槲皮素含量 + 山奈素含量 + 异鼠李素含量 ) # 2 51& 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见表 2 。 2 2 3 萜类内酯的含量的测定 按 2005 版 !中国药 典 ∀方法测定。 2 2 3 1 色谱条件 分析柱 : S in oChrom ODS - BP 柱 ( 4 6mm # 200mm, 5 m ); 流动相: 正丙醇 - 四氢呋喃 - 1 - 水 ( 1 ∃15∃84); 流速 : 1 0mL m in 。 2 2 3 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以五氧化二 磷为干燥剂减压真空干燥 24h 的白果内酯、 银杏内酯 A、 银杏内酯 B、 银杏内酯 C 对照品适量, 加 50 % 甲醇 制成每 1mL 含 1 05mg、 0 95m g 、 0 96m g、 0 52m g 的混 合对照品溶液, 摇匀即得。 2 2 2 3 供 试品溶 液的 制备 按 2005 版 !中国 药 典 ∀方法测定。取银杏叶的乙醇提取液 , 合并, 过 滤, 浓缩, 定容至 1000mL, 精密量取 15mL (约相当于 1 5g 生药 ), 浓缩 至粘稠 状 ( 60 ) , 加 甲醇 50m L, 称定 重 量 , 超声处理 20m in , 放冷 ,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 失的重量 ,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20mL, 回收甲 醇 , 残渣加水 , 置水浴中温热使溶解, 置分液漏斗中 , 加 2 % 盐酸 2 滴, 摇 匀 , 用 乙酸 乙 酯 萃 取 4 次 ( 15mL、 10m L、 10mL、 10mL ) , 合并提取 液, 用 5 % 醋酸钠 溶液 20m L洗涤 , 醋酸钠溶液, 用乙酸乙酯 10mL 洗涤。合 并乙酸乙酯提取液及洗 涤液, 再用水 洗各 2 次 , 每次 20m L, 合并水洗液 , 用乙酸乙酯 10mL 洗涤 , 合并乙酸 乙酯液 , 回收至干 , 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移至 5mL 量瓶 中 ,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 2 2 4 测定法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过滤后进样, 对照品溶液进样 5 L、 20 L, 供试品溶液 进样 20 L, 测定, 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