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级联考】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第(2)题
长潭水电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境内永宁江上游,是发电运行近40年的老厂。

平均水位落差约为100m,水的流量约为1.35×104 m3/s。

保持船只通航需要约 3500 m3/s 的流量,其余流量可全部用来发电。

水流冲击水轮机发电时,水流的动能有20%转化为电能。

假设每天从早到晚均有船只需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功率约为2.0×109 W
B.年发电量约为1.8×1010 kWh
C.通过技术改进,能够使所有的水的动能都转化为电能
D.通航一天流失的能量7.0× 105 J
第(3)题
如图甲所示,正方形硬质金属框放置在磁场中,金属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在0~0.2s的时间内与0.2s~0.6s的时间内( )
A.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之比为2∶1
B.金属框中电流的电功率之比为4∶1
C.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4∶1
D.金属框两边受到安培力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3∶1
第(4)题
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
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
第(5)题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红外线和紫外线相比较()A.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
B.真空中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红外线能发生偏振现象,而紫外线不能
第(6)题
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则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第(7)题
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由距离O 点处的P 点沿着与连线成的方向发射速率大小不等的电子。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电子的重力且不考虑
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为使电子不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则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
A

B .
C .
D .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 )是探究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即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的重要仪器,如氚核
的反粒子(反氚核)为。

该磁谱仪核心部分的截面区域是半径为R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粒子打到磁场边界就被吸收。

如图所示,为粒子的入射窗口,各粒子从P 射入时的速度大小相同,且均沿直径方向,
为圆周上的等分点,若质子射入磁场区域后打在点,则反氚核射入后( )
A .反氚核将打在点
B
.反氚核射入磁场后运动轨迹的半径为质子的
C
.反氚核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弧长为质子的
D
.反氚核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质子的
第(2)题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着两个物体A 、B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体A 上,使A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系统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位移正方向,得到随的变化图像如
图乙所示。

已知物体A 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
B 的质量为
B .物块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C .作用瞬间,A 、B 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第(3)题
如图所示是指纹识别原理图,它利用了光学棱镜的全反射特性。

在指纹谷线(凹部)处入射光在棱镜界面发生全反射;在指纹脊线(凸部)处入射光的某些部分被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的地方。

这样就在指纹模块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从指纹谷线处反射的光线更亮一些
B.产生的明暗相间指纹图像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
C.手机贴膜后再进行指纹识别,反射光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D.手指湿润后识别率降低,是因为明暗条纹的亮度对比下降了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C.将重物和细线取下 D.将纸带、重物和细线全部取下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并标上相应的计数点。

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O点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下图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 )
A、 B、 C、 D、
第(2)题
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_____Ω,______Ω.
(2)现用—量程为3mA、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为保护电
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_______接线柱(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木板C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放置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的物体B,且长木板的左端靠近
固定在水平而上的带有弧形槽的物块,弧形槽的半径为,另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的物体A放在弧形槽上,释
放瞬间,物体A与弧形槽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物体A滑到弧形槽的最低点与物体B发生弹性碰撞,经过一
段时间,物体B刚好相对长木板C静止在其最右端,此时在长木板C上施加一水平向右且大小为的恒力,经时间将恒力撤走。

已知物体B与长木板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C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
,物体A与弧形槽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求:
(1)物体A与物体B碰前瞬间对弧形槽的压力以及碰后物体B的速度;
(2)长木板C的长度;
(3)从碰撞结束到恒力撤走的瞬间,整个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第(2)题
如图所示,间距为d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ABC-DEF由相同圆弧形导轨AB、DE和水平导轨BC、EF在B、E处平滑拼接而成,其中
水平导轨BC、EF在同一水平面内,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B、E的连线与导轨BC、EF
垂直,导体棒Q静置于水平导轨上。

圆弧形导轨AB、DE的圆心分别为O、O',半径均为r,垂直于导轨所在水平面的半径OB、O'E分别与半径OG、O'H的夹角均为=60°。

现将导体棒P从圆弧形导轨上GH处由静止释放。

已知导体棒PQ的长度均为d、质量
均为m、电阻均为R,两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BC、EF段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导轨
电阻及空气阻力。

(1)求导体棒P运动到圆弧形导轨BE处时对B点压力的大小;
(2)求导体棒P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当速度为其到达BE处速度的时,导体棒P的加速度大小;
(3)当导体棒P在水平轨道上达到最小速度时,在GH处由静止释放一根与P完全相同的导体棒M,求从释放导体棒P到导体棒M达到最小速度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棒Q的电量。

第(3)题
电场、磁场可以控制带电粒子沿一定的轨迹运动。

如图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y轴的左侧存在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
度为的匀强电场,在y轴的右侧存在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

一比荷为的带正电粒子a(不计重力),从x轴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经过坐标原点O进入磁场,经过y轴上的M点射出磁场。

O、P两点间的距离为1.2m,O、M两点间的距离为3.2m,保持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变,改变其方向为沿着y轴的负方向,如图乙所示,让另一个比荷也为的带正电粒子b(不计重力),从x轴上的A点沿着x轴正方向以初速度开始运动,经过电场偏转后
从y轴上的B点进入磁场,经过x轴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时速度方向正好与x轴垂直。

已知粒子在B点的速度与y轴负方向的
夹角为,,,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及粒子a从P点运动到M点的平均速率;
(2)粒子b在A点的初速度;
(3)A、C两点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