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药物服用多了对身体有害,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中国名片”中航天、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其属于黑色金属材料
B.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C.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苯基和乙烯基均为憎水基团,难溶于水,故C错误;
D.苯平面和烯平面通过单键连接,单键可以旋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盐酸溶解石灰石: +2H+=CO2↑+H2O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 =BaSO4↓
பைடு நூலகம்C. 将SO2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SO2+2OH-= +H2O
C.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加热除去Na2CO3中的NaHCO3,C满足题意;
D.NaHSO4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8.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A(g)+3B(g) 2C(g)+2D(g)的速率如下:
①v(A)=0.15mol∙L-1∙s-1②v(B)=0.6mol∙L-1∙s-1
④v(D)=1.2mol∙L-1∙min-1=0.02mol∙L-1∙s-1,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v(A)= v(B)= ×0.02 mol∙L-1∙s-1=0.01mol∙L-1∙s-1;其中反应最快的是③;
答案选C。
【点睛】要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单位要统一,将v(D)=1.2 mol∙L-1∙min-1换算成0.02 mol∙L-1∙s-1,再统一换算成同一种物质进行比较,为易错点。
A. 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D.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F>B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F为Si;B与F同主族,则B为C;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的原子序数为8,即为O,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C为N,A和E属于同主族,且状态不同,则A为H,E为Na。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H、C为N、D为O,三种元素组成NH4NO3时,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三种元素组成HNO3时,HNO3是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F为Si、D为O,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可以和HF反应,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为N、D为O、E为Na、F为Si,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半径大小是:Na>Si>N>O即E>F>C>D,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D为O、C为N、F为Si、B为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故O>N>C>Si即D>C>B>F,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点睛】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过高浓度的消毒液既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吸烟、喝酒对人体有害,也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B错误;
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能防止病毒的滋生,故C正确;
13.已知反应P4+3NaOH+3H2O=3NaH2PO2+PH3↑,产物PH3中P的化合价为-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故选D。
10.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BeCl2与BF3B.CO2与SO2
l4与NH3D.C2H2和C2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BeCl2中Be含有2个σ键,孤电子对是 =0,杂化类型是sp,BF3中B含有3个σ键,孤电子对为 =0,杂化类型为sp2,故错误;
9.价电子总数与原子总数都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选项中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
A.CO2和NO2B.N2和O2
C.CO32-和SO32-D.SO2和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CO2和NO2的原子个数相同,但价电子数前者为16,后者为17,两者不相等,不互为等电子体,故A错误;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B、CO2含有2个σ键,孤电子对为 =0,杂化类型为sp,SO2中S有2个σ键,孤电子对为 =1,杂化类型为sp2,故错误;
C、CCl4中C含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NH3中N含有3个σ键,孤电子对为 =1,杂化类型 为sp3,故正确;
D、乙炔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因此碳的杂化类型为sp,乙烯是平面结构,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故错误;
C.少量的SO2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易溶的Na2SO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 2OH-= SO32-+H2O,故C正确;
D.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铜金属性弱于铁,不会把铁置换出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D错误;
答案选C。
6.在反应3FeS+5O2 Fe3O4+3SO2中,FeS的作用是
【详解】①v(A)=0.15mol∙L-1∙s-1;
②v(B)=0.6mol∙L-1∙s-1,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v(A)= v(B)= ×0.6mol∙L-1∙s-1= 0.2mol∙L-1∙s-1;
③v(C)=0.5mol∙L-1∙s-1,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v(A)= v(C)= ×0.5mol∙L-1∙s-1=0.25mol∙L-1∙s-1;
③v(C)=0.5mol∙L-1∙s-1④v(D)=1.2 mol∙L-1∙min-1
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均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A(g)+3B(g) 2C(g)+2D(g),都转化为用A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B项、N2和O2的原子个数相同,但价电子数前者为10,后者为12,两者不相等,不互为等电子体,故B错误;
C项、CO32-和SO32-的原子个数相同,但价电子数前者为24,后者为26,两者不相等,不互为等电子体,故C错误;
D项、SO2和O3的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相等,都为18,互为等电子体,故D正确;
A. 元素氦(He)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元素氢(H)的第一电离能
B.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成26Fe3+,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C. 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
D. 某种激发态碳(C)原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答案】C
D.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2Fe3+=2Fe+3Cu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石为碳酸钙,碳酸钙难溶,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题目中离子方程式漏掉了Cu2+与OH-的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 =BaSO4↓+ Cu(OH)2↓,故B错误;
C.碳纤维的成分是单质碳,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Cl2的结构式:Cl-ClB.MgCl2的电子式:
C.Na原子 结构示意图: D.N2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分子中只含1对共用电子对,则Cl2的结构式为Cl-Cl,故A正确;
B.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D.氮气分子中,每个氮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 ,故D错误;
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可分为两类,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有铁、铬和锰。“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主要成分是铁,属于黑色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故B正确;
C、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Ar]3d104s1中d轨道处于全满,s轨道处于半满,所以能用此规律来判断,故C正确;
D、激发态的原子是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后发生电子跃迁形成的,所以不能用此规律来判断,故D错误;
故选C。
12.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已知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7.下列物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杂(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的是
A.NaCl(Na2CO3)B.CO2(SO2)C.Na2CO3(NaHCO3)D.Na2SO4(NaH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CO3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A不满足题意;
B.SO2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B不满足题意;
【解析】
【详解】A、H、He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未达到稳定结构,He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不能用此来判断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故A错误;
B、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成26Fe3+,失去电子时都是从外到内失去,铁离子也容易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所以不能用此规律来判断,故B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答案选D。
4.关于化合物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溴水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取代反应
C. 易溶于水和甲苯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苯环上的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答案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满”、“全满”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下列事实能作为这个规则证据的是
A. 还原剂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氧化剂 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FeS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Fe3O4中铁的化合价为+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气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是氧化剂,Fe元素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FeS是还原剂,答案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