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4e13ed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7.png)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论文(以下简称学术论文)属于论说文,其文体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说明文、科技报告等,有其特定的标准格式和规范要求。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学术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欢迎借鉴!学术论文的文面结构通常应具备13个基本要素,按编排顺序依次为: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地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序次语、注释(可选项)及参考文献、课题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
此外,作者原稿中还应注明联系方式(电话、E-mail、详细地址、邮编等)。
这些都是学术论文文面结构中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当然,原稿中最好还应有英文题名(title)、英文摘要(abstract)和英文关键词(keywords)供编辑选用。
下面,笔者根据学术论文的文面结构,将其分为文头、正文、文后三个部分,对学术论文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其规范要求作分别介绍。
一、文头部分。
学术论文的文头部分一般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等要素,其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为:1.题名。
学术论文题名的拟写应做到简明、具体、确切、得体,能概括论文论述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工具的有关原则。
此外,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外文字符、代号等。
2.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
关于学术论文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的标注,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术论文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居中位置。
(2)学术论文的署名可以是1个作者独立署名,也可以2个或多个作者联合署名,还可以集体署名(如署某课题组的名等);可以署作者真实姓名,也可以署作者笔名,但通常都是署作者真实姓名,特殊情况除外;集体署名的文章,其执笔人或整理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以横线与正文隔开。
(3)学术译文的署名应是着者在前、译者在后,着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性学术文摘等,亦可将作者姓名加圆括号标注于正文末尾。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https://img.taocdn.com/s3/m/729595f1f8c75fbfc77db2ac.png)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中图分类法查询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a010e62168884868762d631.png)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基本要求论文的格式是考察一篇论文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术期刊论文格式基本要求,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文头部分学术论文的文头部分一般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等要素,其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为:1.题名。
学术论文题名的拟写应做到简明、具体、确切、得体,能概括论文论述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工具的有关原则。
此外,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外文字符、代号等。
2.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
关于学术论文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的标注,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术论文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居中位置。
(2)学术论文的署名可以是1个作者独立署名,也可以2个或多个作者联合署名,还可以集体署名(如署某课题组的名等);可以署作者真实姓名,也可以署作者笔名,但通常都是署作者真实姓名,特殊情况除外;集体署名的文章,其执笔人或整理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以横线与正文隔开。
(3)学术译文的署名应是着者在前、译者在后,着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性学术文摘等,亦可将作者姓名加圆括号标注于正文末尾。
(4)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空格或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顺序标注(上标)不同的阿拉伯数字署名序号,并在其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署名序号相一致的序号;两个以上作者单位之间连排时应以分号隔开。
(5)对署名作者应标注教学医学职称论文发表指导q:2315126918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区、城市或县名(省会以上城市可省去省份),注明邮编,并加圆括号将其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居中位置。
作者的署名权受《着作权法》保护,具体如何署名依作者的意愿而定,任何人无权干涉,但同时又要受法律约束,不能随意侵害他人或集体的署名权。
3.摘要。
摘要是作者对论文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的简要表述,要求简练、准确、概括性强,能客观、具体地反映全文的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说明。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https://img.taocdn.com/s3/m/629e72ed5ef7ba0d4a733b0a.png)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查询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N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中图分类法查询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这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c0262516f18583d04964591c.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 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85(20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85(20](https://img.taocdn.com/s3/m/9ec2c769b84ae45c3b358cde.png)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85(2006)01—0066—04英汉互译“零翻译”研究—兼谈“政法职业学院”校名英译——戈玉和①【摘要】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既要考虑译文忠实于原文,又必须避免译文与原文出现语义错位而产生误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学会从语言学等级体系里找准原文的“翻译单位”,即找到合适的语言层面作为翻译单位来对原文进行正确的、不引起误解的翻译。
如果出现语义错位现象,可作“零翻译”处理。
本文试图从“翻译单位”和“零翻译”的视角探讨“政法职业学院”的校名英译问题。
【关键词】源语译语翻译单位零翻译校名英译一、“零翻译”与“音译”“音译”在英译汉中是指根据英语单词的发音,用随意选择的谐音汉字“音译”英语里的一些词;在汉译英中,则直接采用汉语拼音。
“音译”是“零翻译”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音译”除普遍用于人名、地名的翻译外,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新发明的材料或产品的名称时,因为对所翻译的内容未能完全把握,或因为在译语中找不到与源语相对应的词汇,译者往往采取“音译”的方法将其译出。
英译汉中,有些音译词由来已久,如:sofa沙发,cartoon卡通,cashmere开士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其中的一些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根据其内涵,给予了新的翻译,如:卡通译为动画片,开士米译为羊绒制品。
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有些词最初翻译时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因此,尽管后来有了这个词的意译,但由于大家都已习惯了这种“音译”,因此出现了一个词两种翻译,即同一个词“音译”、“意译”并存的局面。
汉译英中的音译词是在中国人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出现的。
如:粽子译为zongzi,中山公园译为ZhongshanPark。
总之,只要是西方没有的东西,大都采用“音译”的方法。
汉译英时,有时虽有英文可用,但由于政治信仰、风俗等原因,采用“零翻译”的方法,直接用汉语拼音可能更合适。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精编版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c5539b524de518964b7d9d.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 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a7dbefbef121dd36a22d8205.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 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https://img.taocdn.com/s3/m/6c7349a1ba0d4a7302763af7.png)
龙源期刊网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作者: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7期
根据《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科技期刊论文应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通过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
版,第4 版)确定。
文献标识码有5 种: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文章
编号的结构为XXXX - XXXX( YYYY) NN - PPPP - CC ,其中“XXXX - XXXX”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YYYY”表示出版年份,“NN”表示出版期数,“PPPP”表示该文所在的页码,“CC”表示该文所占据的页数(转页不计)。
由此可知,一般期刊文章其编号的前12 位数字已为既定数(即标准刊号和出版年份)只有后8 位数字须待上刊时方能确定(即出版期数和所在页码、占据页数)。
据此,希望有条件的作者给本刊投稿前查阅和准确标示中图分类号、文献
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和JEL分类查询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和JEL分类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fcaf0d3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1.png)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和JEL分类查询一、中图分类号F0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入此。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总论各种社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以下各类;专论某种社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F02/05。
F01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F012经济规律F014经济范畴F014.1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经济学、产权经济理论及一般论述所有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著作入此。
F014.2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等入此。
F014.3商品生产与交换论述市场经济学、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价格与交换、商品流通与市场等的著作入此。
F014.31价格理论边际效用递减、价值学说入此。
F014.32需求理论、供给理论F014.35经济效益F014.36经济机制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F014.4国民收入与分配社会财富、社会总产品、社会收入与分配等入此。
F014.5消费与积累消费经济学、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入此。
F014.6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及部门间关系入此。
<产业经济学,4版改入F062.9>F014.9其他经济范畴F015宏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入此。
F016微观经济学F019其他经济理论F019.1均衡理论F019.2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稳态经济学入此。
F019.3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F019.4合理预期{F019.5}公共选择<停用;4版改入F062.6>F019.6经济政策理论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21原始社会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此。
F022奴隶社会F023封建社会寺院经济入此。
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总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入此。
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F031商品生产与交换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1.2]货币宜入F820。
F031.3价值、价值规律F031.4价格F031.5经济效益F031.6经济机制F032资本和剩余价值F032.1资本论述资本的构成、转化形态、循环与周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借贷资本等的著作入此。
关于中图分类号填写须知
![关于中图分类号填写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bc220f12866fb84ae45c8d58.png)
文献标识码及中图分类号查询
1.中图分类号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作者可在单位图书馆向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询,或者通过互联网输入以下网址(/)也可查询。
本刊稿件一般在“R医药、卫生”和“Q生物科学”中,作者可根据自己文章的研究内容查询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本刊稿件一般标注为前两类,本刊要求每一篇稿件都应标注文献标识码,例:中文稿件标注“文献标识码:A”;英文稿件标注“Document code:A”。
不属于下述各类的文章可不加文献标识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3.文章编号——稿件录用后由本刊给出,作者不用填写。
什么是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和文献标识码
![什么是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和文献标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59a5af07650e52ea551898fb.png)
什么是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和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规定的你的文章所在的门类、学科等信息。
需要时查看该书就知道了。
文献标识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都要求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有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这个不用你管,是杂志社收到论文后自己编的号码。
文章编号(WH)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识。
二、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
其结构为 XXXX-XXXX(YYYY)NN-PPPP-CC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三、期次为两位数字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1269292199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0”补齐,如第 1 期为“01”。
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
四、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
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
转页不计。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a18268a15901020207409cc1.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_blank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d1d1b50804d2b160b4ec040.png)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bda9b57290c69ec3d5bb758e.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A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 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https://img.taocdn.com/s3/m/ff6715e8b8f67c1cfad6b889.png)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chine ... 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c0262516f18583d04964591c.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 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c0262516f18583d04964591c.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 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a7dbefbef121dd36a22d8205.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 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a7dbefbef121dd36a22d8205.png)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 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