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铁肩担道义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铁肩担道义
1.了解李大钊及背景材料;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掌握文中记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掌握引用方法的运用。
3.理解李大钊同志为革命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朱志敏,1953年生。
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1988年获历史
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自1984年起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
党史研究,已出版?五四民主观念研究?等著作,发表有关近现代文化、思想史
文章数十篇。
课文讲述了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
风亮节。
课文还通过当时的新闻报道讲述了当时各界如何营救李大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崇高的社会声望。
传记为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使用了不少传主自己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助于读者理解传主的精神境界;对与李大钊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也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李大钊死亡的真相。
一、字音辨识
暨.(jì) 皖.(wǎn) 曹锟.(kūn) 京畿.
(jī) 二、字形识别
⎩⎪⎨⎪⎧牒di é通牒碟dié影碟机谍dié间谍 ⎩⎪⎨⎪⎧撤chè撤离辙zhé车辙撒sā撒网 ⎩⎪⎨⎪⎧洽qià接洽恰qià恰当怡yí心旷神怡
⎩⎪⎨⎪⎧谒yè谒见碣jié碣石歇xiē歇息
三、词语释义
①通牒:一国(或一方)就某一争端通知另一方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②倒戈:在战争中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③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④接洽:公文用语。
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
⑤一度:ɑ.一次。
b.有过一次或一段时间。
⑥曲饰:掩饰。
⑦观瞻:ɑ.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响。
b.瞻望;欣赏。
⑧口实: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
⑨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
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⑩铁腕:ɑ.强硬的手段。
b.指强有力的统治。
四、词语辨析
(1)调停·斡旋
两者都有调解的意思,都是书面用语;但意思的侧重点不同。
“调停〞,①使双方纠纷消除;使双方争执停息:居中调停。
②又称“调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
指由第三者帮助发生争端的当事国举行和平谈判的活动。
“斡旋〞,调解。
在矛盾的双方之间周旋,从中调解争端。
(2)战栗·颤抖
两者都形容因紧张、寒冷或害怕而发抖,但使用的对象与程度略有不同。
“战栗〞多用于书面语中,程度重。
“颤抖〞多用在口语中,程度轻。
(3)矢志·立志
两者都表示坚决志向,但词义的程度不同。
“矢志〞,意志坚决,毫不动摇,誓不改变:矢志不移。
“立志〞,确定志向,立定志愿:立志做一名物理学家。
(4)确凿·确实
两者都有确定的意思,但词性略有不同。
“确凿〞,非常确实:证据确凿。
“确实〞,①真实可靠:消息确实。
②副词,表示情况符合实际:问题确实很复杂。
五、精美句段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
——李大钊
1.本文是抓住传主的哪些方面进行叙写的?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哪些高风亮节?
[我的理解] 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的讲述来充分表现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的。
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平安,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沉着就义,为党献身;他在狱中写的?狱中自述?,充分反映了他坚决的革命原那么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表达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他的慷慨赴死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我的理解] ①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不可怕。
②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才是“佳镜〞,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到达崇高不朽的境界。
③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
他慷慨赴死表达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