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1月调研(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 27分(每小题3分,)
题 号123456131415答 案BDDBCACCA一、现代文阅读
1.B(A《本草》“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例子是证明“茶在我国出现很早”。

C中国茶的历史与茶业的兴起并非一个概念。

D原文是说“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而不是“才”有。


2.D(原因中遗漏了“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
3.D (A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B 原文只是说”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而不能说是“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C颠倒了因果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
5.C (诸番)
6.A(毛忠被赐“姓”与“名”并非同时,也不只因一事)
7.(1)别的哨点起烟火报警,牵制了毛忠的部队,贼人于是并力攻击毛忠;毛忠奋力战斗不停歇,被流矢射中。

(举烟,掣,被动句,各1分,大意2分。


(2)毛忠死后,为他凭吊痛哭的西陲人满道都是;事情上报到朝廷,赠给他侯爵,给他的谥号是武勇。

(卒,闻,谥,各1分,大意2分。


8.本诗前两句正面描写秋林叶落、鸟儿频频受惊扰突出秋林“无静树”; (2分)后两句通过诗人自己夜晚心理的感受——将树叶不断凋落的声响怀疑为夜里刮风下雨,以致未觉山月升起,侧面烘托一整夜山林的“不宁静”,自己一夜难眠。

(3分)
9.诗的前四句着重描绘了摄山秋天山林的“不宁静”,暗示作者内心不宁静。

(2分)五六句写作者打开柴门,看到满眼积翠、一汪清澈的潭水。

但这让人内心平和的积翠、潭水终未能压住诗人心中的波澜,故天亮披衣,准备远行。

(2分)这说明诗人虽然削发隐居但内心并没宁静,抗清之志并未泯灭。

“披衣念远征”揭示了全诗躁动不安的原因
,画龙点睛。

(2分)
10.(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1.(1)E(3分) C(2分) A(1分)
(A“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显得有些偏颇。

B项0分“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无根据,“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说明老头的自省与愧疚。

D项0分“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不正确)
(2)①小说前几段写丈夫“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
”,进而摔大瓷壶,摔门离家出走的情节,正与小说第⑩段通过妻子心理描写评价的丈夫性格“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相呼应。

②第⑤段写到“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和小说结尾,老头在妻子回家前已先到家把炉火捅旺,碎瓷片扫干净,给妻子斟茶等细节,与⑩段“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相呼应。

③小说第④段写到“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

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与有女儿的邻居李老头遭遇相呼应,说明有儿有女依靠还是比不上老伴好。

(3)第⑥段写“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

(2分)同时,“雪下得紧’也烘托了妻子内心的复杂、烦乱、忐忑的心绪。

(2分)段落最后写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的暗示了下文“恋爱”时两人情感的美好、圣洁、甜蜜。

(2分)
(4)答案示例:
我同意第一张看法“小说让人看到了幸福温馨“。

①小说中老夫老妻虽多次争吵,但最后都能相互反省,自动和解,说明两人还是深爱对方的,否则,不可能和解。

②小说中两人“恋爱“的情节,说明他们是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的,吵架不过是他们老年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

通过吵架,更检验了他们的感情的真挚。

③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特别事件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故小说让人看到了老夫老妻感情的深厚,让人感到了爱情婚姻的幸福温馨。

(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两点以上给
结合现实:①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吵架是很平常的事,吵架也是一种交流,不过是一种激烈的沟通方式。

(1分)
②老夫老妻更懂得珍惜数十年的相守,哪怕爱情削减只剩亲情,这亲情也是升级版的爱情。

生活虽有磕碰但只要不离不弃,相互依靠,爱情、婚姻、家庭的温馨美好永在?(2分)
我同意第二种看法。

①小说中尽管夫妻二人又和好,相互自省妥协退让,回归正常,但曾经的甜蜜爱情已远去,正如文中所写“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②两人无儿无女可以依靠,也只能相依为命,然后陷入和好——吵架——和好——再吵的怪圈。

③老夫老妻屡屡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而吵架怄气,说明老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故借吵架让死水的生活起点波澜。

小说看似温馨的结局下隐藏着老年精神世界的无尽悲凉落寞。

(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及两点以上给5分)
结合现实:①作为老年夫妻,应该有新的生活规划,让心灵有新的依托。

②多出去走走,与外界交流,不要宅在家里。

③社会、子女要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要让他们有被忽视遗忘之感。

(三点中任答对两点即得3分)
12.(1)C (3分)
(6分,每点2分,答“冷静和谦逊的道德品质”等宜可酌情给分,分析略)
(3)①取得成就的动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②取得成就的过程,勤奋天赋和团队合作。

③科学成就和著作被多方好评并获得中外多项大奖。

④钱伟长本人获得多项荣誉并受到一些科学家的敬佩。

(6分,任答三点,每点2分)
(4)①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看到有些人妄自菲薄,他立即编写科学普及著作《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

②抓主要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竭尽全力尽快地培养人才。

③创新发展的思维方法。

受到浅壳方程式的启示,首创钱伟长方法,并和他的学生一起系统总结拓广共同写成了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或:他和学生一起对圣维南假定做了全面分析,并作了新的创造,他们共同编著《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

)
④辩证的思维方法,他教导他的研究生樊蔚勋要辩证地看待书的作用说“你不要认为书上的字是平的,也别认为书上的字都是一样大小”。

(8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举例分析1分)
13.C
14.C(A“盖得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杂糅。

B中途易辙 D“提出号召”搭配不当,“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前加“这”)
15.A
16.①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间(路权)(2分)
②机动车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2分)
③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1分)
17.该徽标的上方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下方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个汉字。

(2分,3个要点为“偏旁”、“ 圆形”、“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答对2个给1分,答对3个给2分)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博大、圆满等。

(2分)其中的偏旁,可组成任何汉字,预示着组合的无限可能性(2分)。

18.立意指导:
既可以赞同这种申报行为,因为它代表了追求极限,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可以否定这种以申报为手段,制造噱头,博得关注的行为;也可批判这种博取虚名,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行为;也可以辩证地看问题,对于有益的申报应支持,对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应坚决遏止。

古文参考译文: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

正统三年(1438),他随从都督蒋贵征讨朵儿只伯,为首陷阵,俘获极多,升为都指挥佥事。

十年,他以守边之劳
,进升为同知,并得到皇上赐姓。

第二年随从总兵官任礼收捕沙洲卫都督喃哥的部落,将他们迁到塞内,毛忠进升为都指挥使。

十三年他率兵到罕东,生擒喃哥的弟弟伪祁王锁南奔和他的部众,他被升为都督佥事,这时才得赐名为忠。

不久他充任右参将,协助守甘肃。

天顺二年(1458),贼寇大部队入侵甘肃,巡抚芮钊上奏弹劾诸将领误事之罪。

部里的意见认为毛忠功足以赎罪,对他置而不问。

三年,他以在镇番破贼之功,进升为左都督。

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兵分别抢掠西宁、庄浪、甘肃等道,进入凉州。

毛忠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而敌人来得更多,军中将士都失色。

毛忠意志更坚,他安抚将士,又殊死搏斗。

贼寇见终不可胜,而官军援军也到了,便撤兵而去,毛忠竟得全师而还。

七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各番人多次制造边患,毛忠与总兵官卫颖分头讨伐。

毛忠先击破了巴哇等大族。

昝咂、马吉思等族,别的将领攻不下的,毛忠又将其击破。

论功时,毛忠只得增加禄米一百石,而卫颖却得世袭诰券,毛忠向朝廷提出意见,遂得封为伏羌伯。

成化四年(1468),固原贼人满四占据石城造反。

诏令毛忠移师讨伐,与总督项忠等人夹攻贼人巢穴。

毛忠由木头沟直抵炮架山下,多有斩杀和俘获。

贼人稍稍退却,毛忠亲冒矢石连夺山北、山西两峰。

而项忠等军也攻克了山的东峰,进到石城的东、西二门。

贼人处境非常窘迫,相对号哭。

突然起了浓雾,别的哨点起烟火报警,牵制了毛忠的部队,贼人于是并力攻击毛忠。

毛忠力战不已,被流矢射中而死,终年七十五岁。

从子海、孙子铠前来救他,也战死。

毛忠为将严申纪律,善抚士卒。

他死后,西陲人为他吊哭的相望于道。

事情传到朝廷,赠给他侯爵,谥武勇,给予世袭诰券。

弘治年间,听从有关官员的意见,在兰州建忠义坊,在他的故里表彰其功勋。

又因巡抚许进的建议,在甘州城东建武勇祠,春秋致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