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七 近代化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专题复习七近代化的探索
一、何谓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A、思想上的人性化、科学化;
B、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
C、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二、欧美资本主义的近代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政治上的民主化: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

经济上的工业化:两次工业革命
从历程来看,欧美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经历了由思想到政治再到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化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包括:经济上的近代化——洋务运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政治上的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上的近代化——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严复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强民富。

其中民族独立是前提条件。

中国近代各阶级和阶层的近代化探索都没能解决民族独立这个根本前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因此,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都没实现中国的国强民富。

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看法、认识:中国近代化过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虚席仁人志士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

现代化探索:中国的改革开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线索一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
国家发展历程与重大事

区别联系
欧美国家①思想近代
化: 文艺复兴与
启蒙运动;②政治
近代化: 英美资
产阶级革命确立资
本主义制度;
③经济近代
化: 两次工业革
命;
①西方近代化是经历
思想一一政治——经
济的自然发展过程;中
国近代化是经历经济
——政治——思想的
发展过程;
②西方资本主义近代
化是在资本主义经济
萌芽基础上顺其自然
的发展,而中国是在近
代列强侵略、封建自然
经济占主导地位下被
迫发展的过程,③概而
言之,西方近代化是由
内而外的发展过程,中
国是由表及里深入发
展过程
①西方近代化历
程中对外不断侵
略,通过对殖民
地半殖民地
( 如中国印度
等)掠夺推动自
身近代化进程;
②中国近代化是
被动形势下向西
方学习、探索独
立、富强的过程;
③西方近代化中
对中国的侵略压
迫,一方面推动
中国近代化但另
一方面严重限碍
中国近代化。

中国①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政治近代化: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③思想近代化: 魏源,严复、“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等
线索二近现代中国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自然科学革命的步伐科中国的皮用对中国影响认识
第一此工业革命中国引入大机
器生产,引入
火车、轮船等
成果。

詹天佑
设计修筑京张
铁路,
适应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对海
外市场的需要列强加强对外
扩张、商品榆出,使中国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
义产生、中国卷入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体系。

①近代中国在
科技领域远远
落后于世界,这
也是我国近代
屈辱历史的原
因之一。

②科技革命和
自然科学革命
给中国社会的
生产、思想观念
等均产生了重
大影响。

③中国近代仁
人志士都在努
力改变中国贫
弱的面貌,科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引入电
灯、电报、电
话等成果。


制碱工业中,
侯德榜研制出
“侯氏制碱
法”领先国际。

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
华资本输出、军事侵略、瓜
分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
前深重。

第三新中国
“两弹一
吸收借鉴先进的科研成果,
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
次工业革命星”、籼型杂交
水稻等
际科技竞争,逐步缩小与发
达国家间科技水平差距。

家也积极走在
时代前列。

④新中国成立
后积极发展科
技,以“科教兴
国”战略为指
导,取得辉煌成
就,缩小了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

⑤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也
密切了世界各
地联系,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趋
势。

自然科学革命重大成
就: 牛顿力
学理论体系、
法拄第电磁感
应现象、达尔
文“生物进化
论”、爱因斯坦
“相对论”等
促进近代中国人积极学习先
进技术与科技成果,如洋务
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近代
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自然科学
等; 促进中国思想解放和
进步,动摇了中国传统的思
想,如严复译著《天演论》、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等宣
传。

补充说明:
中国近代前期主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一系列内容,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变化。

后期发展中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无产阶设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人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近代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与持续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注定近代化探索在列强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
阻挠下不能实现真正繁荣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