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骨
一、运动系统的定义
1、广义:运动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和神经-肌接头部分;骨骼肌肉;心肺和代谢支持系统组成。
2、狭义: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约占人体体重的60%。
3、骨通过骨连结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
骨骼赋予人体的基本形态,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4、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改变位置和角度,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骨连结为枢纽,骨骼肌为动力。
5、成人有206块骨,其中200块属于运动系统,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
二、骨的概述
1、骨的分类
2、骨的构造
3、骨的理化性质
(一)骨的分类
1、按所在身体部位分为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2、按骨的形态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管状,分部于四肢,如股骨和掌骨等。
短骨:形似立方体,多位于连接牢固并且活动灵活性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部分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颔骨和额骨。
(二)骨的构造
(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强,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海绵状,骨小梁交织而成,位于骨内部。
2、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分为骨外膜、骨内膜。
骨外膜:覆盖在骨外表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内层疏松,富含血管、神经、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内膜:衬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有造血和破骨功能。
3、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骨髓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随年龄增长,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但在慢性失血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4、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主要是钙盐(磷酸钙),使骨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