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
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剧院里哪些座位听得最好
买戏票的时候,你也许总是希望挑选到中间靠前面的座位,以为这些座位应该是看得效果好、听得又清楚的地方。
可是,如果不用扩音器的话,事实并非如此。
中间靠前的这些座位虽然看得清楚,但往往却是听得效果最不好的地方。
一般而言,二楼的座位比楼下好,而三楼比二楼更好。
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随便你坐在哪里,都能听得很清楚。
因为电影院里的扩音机能量很大,还可以调节发声方向,使全部声音最有效地射向全场听众,使每个人听得又清楚又响亮。
人或乐器的声音能量都比较微弱,跟扩音机比起来相差很远;要是单靠它们本身的声音,使上千个听众都听得又清楚、又响亮就比较困难。
在剧场里,如果我们要想听得很好,除了要有清晰的直达声以外,还需要利用反射声作为补充,这才能使声音听起来宽厚丰满、悦耳动听。
因此,工程师在设计剧院、音乐厅或大礼堂时,都要考虑到声学结构。
光线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声音也是一样。
舞台上的声音受到舞台地板、舞台上的硬质壁板、天花板以及墙壁的反射,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其中最起作用的是舞台地板和舞台上的硬质壁板,因为它们距离声源最近,反射效能最高。
在这里,直达声和反射声几乎是同时送出去的,它们的间隔短于二十分之一秒,在增加了声强的同时,清晰度并不会受损。
【A】——在演员发声的二十分之一秒后,还有很强的反射声,【B】____对音质没有帮助,【C】——使人听到一前一后的声音,这就是令人不快的事情了。
再有,剧院的天花板和墙壁,也都能起到反射声音、美化声音的作用。
普通剧院正厅座位往往低于舞台,后排座位仅仅高出舞台一点点,所以几乎整个正厅都受不到舞台地板反射的作用;而中间的座位,距离两侧的墙也比较远,接受不到墙反射的声音,只能听到台上的直接声。
所以在一些较大的剧院里,坐在中间位子上听起来,声音总是不够清楚响亮,有时像是在露天“剧场”的感觉。
二楼的座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舞台地板和壁板的反射作用,所以声音又清楚又响亮。
三楼虽然距离舞台更远,但是它与舞台和声源构成的角度更小,反射的效果也就更大一点。
再加上三楼距离天花板很近,又多了一层很有效的反射,所以往往三楼的声音比二楼还要好一些。
如果舞台上铺了大地毯,楼上的声音就会减弱。
有的演员为了使听众听得更清楚,常常站在台口,这样对前排的听众是有一点效果,但从整个居!
院来说,他的声音强度反而降低了,因为这时舞台地板和壁板对他的声音已经起不了反射作用。
最理想的剧院,所有座位都应当高于舞台地板。
像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大礼堂那样,随便你坐在哪里,都能听得好,又看得好。
有的剧院在墙壁上和天花板上使用了过多的吸音材料,就只能适合放映电影;若是用来演剧或开音乐会,效果就不很好。
如果舞台上挂些丝绒幕,摆很多的花草,对于声音的传播同样也都是不利的。
1. 在文章第三段中A、B、C三处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不仅而且
B. 因为所以反而
C. 因为所以而且
D. 如果不仅反而
2. 下列做法,能够增强剧院的音乐欣赏效果的一项是()
A. 舞台上使用硬质地板
B. 舞台上铺设大地毯
C. 演员站在舞台台口
D. 舞台挂丝绒帷幕
3. 周末你约朋友一起听音乐会,购买门票时,音乐厅售票处只剩一楼中间(下图A处)和二楼靠后座位(下图B处)的门票,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你会选择哪一处座位的门票?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天,都有穿着不同平台各色工装的“骑手”们飞快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司空见惯的这一街景是新业态高速发展的直观展现。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国庆、春节,配送行业的工作者们始终在路上奔波,保证点餐者可以“饭来伸手”。
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配送行业的心酸新闻让人唏嘘。
送餐员们台风天也疾行在马路上只为不被给差评,因为超时在电梯里号啕大哭……这样的故事,似乎在这个配送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屡见不鲜。
这份工作的苦涩一面,是送餐者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外卖晚了、凉了被投诉,客户一言不合就开骂……送餐员在外卖配送过程中所受到的误解与辛酸,外人恐怕难以体会。
缺乏理解与尊重,是配送行业服务人员面临的普遍问题。
许多配送人员没有交通意外险、医疗保险,他们缺少话语权,工作起来也缺乏安全感。
近乎严苛的时间评价体系,冲淡了配送员们在公共交通上的风险意识。
配送员们慢不下的车速,成了如今城市交通乱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权益保护上,配送员们又处于“半透明”的状态。
比如:部分外卖平台采用众包方式,第三方公司不
提供“五险一金”,劳动权益保障处于灰色地带。
外卖、快递行业都属于新经济业态,这些在法治与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行业,不应当呈现粗糙、非规范化的管理环境。
交通部门、劳动部门也应从源头上发力,规范和监督外卖服务平台和快递企业依法合规与快送工签订用工合同等。
(摘编自常莹《配送员权益“半透明”状态要改变》)材料二:
(摘编自“新华社”)材料三:
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快递外卖配送近年来正逐渐走向规范。
2018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快递、即时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的倡议书》,倡议完善配送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加强内部教育管理等。
这几个方面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
就科学派单方面来说,虽然配送的货物量逐年增长,但分配方法也在逐渐升级。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开始,外卖配送由抢单变为派单,对于规范骑手的安全驾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与快递物流相同,外卖平台联系着商家、客户与配送员三方,订单量、人力、位置等都是动态调整,对时间的要求异常严格。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划定多少特定小区域、每个区域内建成多少专业配送站、外卖订单如何分配到每个骑手身上、怎样规划路线更合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平台以不断升级的算法对掌握的大数据进行计算。
抢单容易导致配送员接单过多、压力过大进而违反交通规则,而合理的派单对于减少这些安全隐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考核制度综合了多种因素,如遇到恶劣天气、联系不到用户、配送车突然出现故障等送餐困难情况,外卖平台与快递公司均有一定的申诉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送员的权利。
对于内部的教育管理方面,记者随机采访几位配送员得知,虽然培训频率不同,但一般都会定期开会,强调交通安全。
(摘编自陈慧娟《快递外卖配送:“最后一公里”道阻且长》)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业每年平均保持100亿件增长量;自2014年起,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到2018年底业务量突破500亿件。
B. 快递外卖配送近年来在配送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加强内部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断采取措施,从而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
C. 目前的配送考核制度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会考虑不是配送员自己能够左右的送餐困难,如果遇到联系不到用户等情况,配送员可以免责。
D. 快递外卖配送行业近几年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总的来说,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司空见惯的穿着各色工装的“骑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这一街景是我国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B. 在法治与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外卖、快递行业,由于交通部门、劳动部门不作为,现在依旧处于粗糙、非规范化的管理环境中。
C. 订单量、人力、位置的动态调整和严格的时间要求等需要外卖平台能对所掌握的大数据进行细致、精准的计算。
D. 抢单容易导致配送员接单过多、压力过大,进而导致他们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难以顾及交通风险的问题。
6. 配送员的真实工作条件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
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
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
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呜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
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
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
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
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
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
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二
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 ,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
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 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子实物。
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
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
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
”关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亚一带传入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竹笛区别于西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
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
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
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施肩吾《夜笛词》) ……不管是在①,还是在②,或是在③,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
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
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
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
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固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
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
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
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重宏大的气氛。
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
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
钟、鼓、磬作为礼乐的代表,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侯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
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
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也体现了“平礼”“求和”的追求。
曾侯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
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磬、琴、笙、排箫、篪、小鼓。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
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谙美。
(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和”文化》)
7.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
A.击鼓出征
B.击筑悲歌
C.鸣锣开道
D.打更报时
8.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
9.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
B.材质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证
C.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平面
D.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
10.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于中国本土
B.优于西方长笛
C.曾经没有膜孔
D.音色清脆亮丽
11.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清冷的江水边②名楼揽胜处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①名楼揽胜处②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③清冷的江水边
C.①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②清冷的江水边③名楼揽胜处
D.①名楼揽胜处②清冷的江水边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12.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
A.乐器的种类配置
B.乐器的使用场合
C.乐器的摆放顺序
D.乐器的演奏技巧
13.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映射,可用词语“反映”替换。
B.祭祀,“祭”字第五笔是“乀(捺)”。
C.违背,“违”字读音为“wěi”。
D.编磬,“磬”与“罄竹难书”的“罄”,读音与意义都不同。
14.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褚,字仲康,谯人也。
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勇力绝人。
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
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
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石置四隅。
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
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
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
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
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
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
”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
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从讨袁绍于官渡。
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
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
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
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
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
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
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
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是日,微褚几危。
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
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
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超不敢动,乃各罢。
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太祖崩,褚号泣欧血,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甚亲近焉。
明帝即位,进封牟乡侯。
褚薨,谥曰壮侯。
(选自《三国志•许褚传》,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B.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C.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D.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臣。
C. 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皇帝的谥号,这里的太祖指曹操。
D.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褚智勇双全。
汝南葛陂率领万余贼人攻打他所在的壁垒,许褚掷石杀敌,敌人不敢前进,他还假装与敌人议和,获取食物。
B. 许褚为人心细。
常从士徐他等人想要刺杀太祖,许褚提前察觉而守在太祖帐中,击杀了徐他等人,太祖更加亲近和信任许褚。
C. 许褚官运亨通。
许褚投靠太祖后,受到太祖赏识,当天就被任命为都尉,做了近身侍卫,后来因征讨张绣,以军功升任校尉。
D. 许褚谨慎重义。
许褚生性谨慎,奉守法度,持重话少,但在太祖去世时,许褚哭泣得吐血,以报答太祖的知遇之恩。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是日,微褚几危。
(2)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好事近①
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②。
囊锥③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
欲驾巾车④归去,有豺狼当辙。
【注】①这是南宋高宗绍兴18年(1148)胡铨贬居广东新州时写的一首词,秦桧见了此词后,又贬胡铨于海南岛。
②薜(bì)萝:薜荔和女萝,代指隐者所居之地。
③囊锥:即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
④巾车:有帷幕的车子。
晋·陶潜《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1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事故乡轻别?”表达对离开家乡走上仕途的反思,“轻”字传达内心的懊悔之意。
B.“空使猿惊鹤怨”,采用拟人手法,实写贬居处的所见所闻,营造寂静而凄凉的意境。
C.“误薜萝风月”,与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均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不满。
D.词人感情丰富炽热,有对故乡的愁思,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更有对当权派的不满。
20.本词下片是如何表现词人对当权派的不满情绪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勒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行人屏气、叹息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蜀道之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22.下面五句应用文稿的片段,都有用词不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
(1)明天上午9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的夏令营开营仪式,所有同学全部要穿着校服。
(广播稿)
(2)王老师,班级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名单和材料已面呈您的办公桌上,请审阅。
(留言条)
(3)肖明,你定于周一班会课在我班开展的职业规划交流活动,届时一定鼎力相助。
(手机短信)
(4)经研究决定,进入学校大门时,所有骑自行车的同学都要下车在道路右侧推着走。
(通告)
(5)非常荣幸能作为学长回母校和同学们交流,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禀告,谢谢!(发言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3.某中学学生董××因沉迷于网吧,严重影响了学习,人也变得萎靡不振,不愿与同学交往。
请你在“网络”“游戏”“虚拟”三个词中任选两个,用选取的每个词各写一句话,提醒并帮助他。
要求:1.每句不超过25个字。
2.每句话要做到语言辩证,有说服力。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乔布斯的处世哲学。
stay hungry,是指保持“好奇心”和对世界的“饥饿感”。
stay foolish是乔布斯实践梦想的方式----倔强、笨拙地去做自己热爱的事。
但在我们有些人,stay foolish却被认为是贬义,哪有人喜欢笨拙,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也往往被视为不灵活,不知变通。
《新京报》曾有评论:笨拙地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态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