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引议联结型作文”中“议”的写作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引议联结型作文”中“议”的写作方法
作者:钱进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0年第04期
材料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

在材料作文的教学中,引议联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中,“议”是核心部分,也是习作质量的决定因素。

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常陷入一些误区,要么不够清晰,要么议论不够深刻。

教师要不断丰富训练方法,让学生多总结、积累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经验,提升学生在“引议联结型作文”中的议论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明确议论的基本角度
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和议论的方向。

学生先要充分解读材料,结合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且形成相应的写作角度和思路。

尤其是对那些涉及价值判断的作文考题,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要让学生通过解读材料确立正确的观点,并且明确议论的方向和角度,这样才不会偏题。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一位妈妈推着婴儿车上公交,司机让这位女士将婴儿车叠好,否则要收取一元钱的行李票。

女士坚决反对,二者产生争执,最后在女士报警后由警察协调处理。

结合这段材料,在以“1元钱背后的‘真相’”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应当先让学生仔细分析材料。

有的学生会从这位女士的角度分析,认为其过于自私,只考虑自己与宝宝的利益,违反了规则,吝啬一块钱,还影响了其他乘客的正常出行;也有学生认为这位女士的做法虽然过于自我,却反映了人性需求,即凡事总有例外,不应该完全按照规则要求每一个人。

教师可以让学生透过各个角度和层面来剖析“真相”,但是一定要做到观点明确,议论的内容清晰具体。

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深入论证,让议论的部分更加出彩。

二、加深议论的内容深度
在“引议联结型作文”教学中,教师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议论的深度不够,分析解读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学生在写作时如果无法就材料内容做细致的分析解读,观点又没有很强的说服力,那么写出的作文就不能使人信服。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开展作文训练,拓展学生议论的深度,让学生找准具体的理论方向后深挖内涵,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

这样才能让议论更加出彩,让作文质量和水平都获得明显提升。

比如,在“打破‘有偿替课’利益链需要多方努力”主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呈现相应的背景资料,介绍目前很多高校学生花钱雇人替自己上课的现象,随之可以让学生结合这段材料展开分析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有偿替课”会让高校学生放纵自我,违反学校纪律;有的学生则指出,选择“有偿替课”的学生会自食恶果,因为虽然旁人替课可以避免其被扣学分,却不会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大家都能对这种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是,如何使文
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这需要学生深入论证。

教師应当指导学生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思考探析,找到更多好的观点和论据,使文章更加能说服人。

三、注重思维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引议联结型作文”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议论部分灵活发散、延伸思维,这是让学生找到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探究问题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多元,学会从不同层面分析解读问题。

这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解读问题,拓展写作角度,提升议论文质量。

仍然以“1元钱背后的‘真相’”作文训练为例,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1元钱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会因为1元钱出现这个新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同样的情况”这三个角度刨根问底,分析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源。

大多数学生认为,司机的不变通、这位女士的自私、其他乘客的冷漠都是促使“1元钱背后的‘真相’”这个新闻出现的根源。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挖掘,阐述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类问题,并且给出对策。

这种思维拓展与延伸的过程会让作文更有深度,这才是一篇优质习作应当具备的特点。

写议论文,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采取引议联结的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引议联结型作文”的写作中,“议”的部分是真正考查大家的思维能力以及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要素。

因此,在开展“引议联结型作文”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提升学生的议论能力,让学生找准议论方向和角度,加深议论的深度,议论时注意思维的发散与延伸,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质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