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柳永的一首慢词分析及章法结构与情绪ey的组织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取柳永的一首慢词分析及章法结构与情绪ey的组织方式笛家弄·花发西园
宋代柳永词作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睛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别久。
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
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白话译文
西边园子里的花开了,南边路上的草散发出香气,春光明媚,过了清明时节天气变得晴朗微暖。
人们在水边嬉戏,划动小船,举行禊饮,银色的池塘仿佛被染了色,大堤仿佛是绣上去的。
到处都是王孙贵族,还有好多妓女,牵着手游览。
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让离家在外的人不由得触目伤怀,感伤旧事。
分别已经很久了。
当时在帝都的时候,在灯火通明的厅堂里,抛掷百万钱玩呼卢的游戏,在华美的阁楼里春风得意花费重金买酒喝。
沉醉其中不清醒,宴席中听管弦,醉梦中眠花柳。
哪知道,再也听不到秦楼玉箫声,再也见不到那佳人,以前的情景再难重逢。
空自遗憾,望着那梦中的地方,悲伤地站了一会儿,泪水沾满了衣襟。
《笛家弄·花发西园》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由春景的描绘转入伤怀感旧;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对当年都市冶游生活的回忆。
全词写得哀怨凄楚,旧题中能翻出新意,景与情之反衬,运用得自然妥贴,景语
清空,情语凝深。
这首词写作者清明时节游览时对当年都市冶游生活的回忆以及羁旅异乡仕途失意的感伤,其创作年份难以确证,当是柳永后期滞留南方任地方官时的作品。
整体赏析
柳词多写春色,却每每同中有异。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起句即从视觉与嗅觉上透出浓郁的春之律动与春之气息。
上片由春景的描绘转入伤怀感旧,为下片的遥想与消魂造足了蓄势。
章法自在井然,句法亦浑成有序。
环顾他人携手踏青,反视自家只身面对春景,孤凄寂寞,更添出无限伤感,的是“良辰美景虚设,赏心乐事何得”?热闹的禊宴,以及银塘、金堤,愈衬托了人的孤独与怅惘,是以乐景写哀情也。
下片多写回忆。
“当日”情浓时,光景历历在目;“前事”已矣,旧梦不再。
不禁令人悲从中来,“泪沾襟袖”。
“未省”二句当是问句。
“岂知”二句,语含双关,巧用弄玉、萧史事,又以“仙乡”与之呼应,亦是“活法”。
全篇写得哀怨凄楚,虽是恋阙怀人之旧题,却能翻出新意,景与情之反衬,运用得亦自然妥贴,景语清空,情语凝深,且能浑化无迹,总于怨悱之旨。
最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与歌妓之间的那份真挚而恳切的情感,似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情欲,已升华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不可再以“轻薄”斥之了。
柳永的这样一种情愫,巳开宋金元文人与歌妓(戏曲演员)平等相爱之先河。
元人关汉卿、卢挚等与女演员朱帘秀之间的赠答曲中,依稀可见这种人道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
或许这与柳永仕途蹭蹬、久滞不售的经历有着某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