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三单元知识点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古雅典民主产生原因——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航海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
①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设公民大会;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划分等级)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③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4、对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优点: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2、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
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3、《十二铜表法》
A含义: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B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4、《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A时间:前3世纪后
B注意区别: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5、罗马法的评价
A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调整生活纠纷和社会矛盾。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注意: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古巴比伦法典即汉谟拉比法)
B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
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
1、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
1、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
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原则:A、联邦制原则。
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
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的政体演变:
1789 大革命爆发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1804~~1814 第一帝国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1852~~1870 第二帝国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一、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
2、《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影响)
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
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
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了解即可)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