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高三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蓝藻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原核生物中也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和
【答案】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
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和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或),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或。
【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错误;细菌无线粒体,但部分细菌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错误;原核生物中也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如蓝藻、光合细菌等,正确;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错误。
【点睛】注意: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属于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只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才可能是。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 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 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 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答案】
【解析】
是一种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正确;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成分,正确;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无元素,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含有碳元素,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无机盐离子参与大分子化合物构成的作用,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选项往往因审题不细,把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核酸混淆而分析错误。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 蛋清中加入食盐使蛋白质析出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肽键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脱水缩合形成的,故只有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过程才涉及肽键的数量变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但是蛋白质结构不变;蛋清中加入使蛋白质析出,蛋白质变性失去空间结构.
解:、染色体的复制包括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即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故正确;
、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没有肽键数量变化,故错误;
、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载体和氨基酸的性质都没有改变,故错误;、蛋清中加入,破坏了其空间结构,从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变小,表现盐析现象,故错误.
故选:.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某蛋白质由条肽链、个氨基酸组成。
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 . + . - . +
【答案】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
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基的不同。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
【详解】①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一个羧基(),所以个氨基酸至少含个氧原子;②由条肽链、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个(每分子水含个氧原子);③由条肽链、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氧原
子个数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个;故选。
【点睛】关键:抓住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个氧原子,每个水分子中含个氧原子,实际的计算就是:所有氨基酸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脱出的水分子中氧原子()。
.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个肽键
. 蛋白质是由条或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 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答案】
【解析】
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个,正确;蛋白质是由条或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错误;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错误;变性蛋白质中的肽键没有断裂,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明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棉和真丝是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生物体,其主要组成成分分别是
. 纤维素和脂肪 . 纤维素和蛋白质
. 淀粉和蛋白质 . 淀粉和脂肪
【答案】
【解析】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棉、麻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是细胞核生物体的主要的结构物质,真丝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所以选项正确。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脱氧核苷酸、氨基酸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 与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形成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只含有、、、,故氨基酸中不含有磷元素;在病毒中为遗传物质,也可以储存遗传信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会丧失;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形成空间结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详解】氨基酸中不含有磷元素,错误;在病毒中为遗传物质,也可以储存遗传信息,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会丧失,错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形成空间结构不同,正确。
【点睛】注意: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形成空间结构不同,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其功能的改变。
. 在分子的一条链中,连接两个相邻碱基和的化学结构是( )。
.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核糖—磷酸—核糖
.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氢键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在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核苷酸通过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所以连接两个相邻碱基和的化学结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结构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顶芽运输到侧芽
. 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 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被运输物质的浓度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 胰岛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答案】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
自由扩高浓度→低浓不需不需水,,,甘油,苯、酒精等
散度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
度
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
度
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生长素以极性运输的方式从顶芽运输到侧芽,其中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错误;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正确;协助扩散的特点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正确;胰岛素为生物大分子,因此胰岛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此过程需消耗能量,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忽视生长素从顶芽到侧芽是极性运输。
.有关酶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酶和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 某些情况下溶酶体内所含的酶能破坏细胞自身结构
. 生物合成的能量只能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应该用斐林试剂鉴定,不能用碘液鉴定。
的合成和水解比较如下:
的合成的水解
反应式能量→→能量
所需酶合成酶水解酶
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的需能部位
【详解】酶能在细胞内、细胞外和生物体外发挥作用,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正确;生物合成的能量能来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以及其他高能有机物的分解,错误;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碘液能鉴定淀粉是否被水解,但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错误。
【点睛】注意:生物合成的能量来源途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以及其他高能有机物的分解。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酵母的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
. 磷脂和蛋白质是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 浆细胞依靠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叶肉细胞渗透吸水或失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有关
【答案】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再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最后由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肺炎双球菌具有细胞膜,正确;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错误;叶肉细胞渗透吸水或失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有关,正确。
【点睛】熟悉细胞的相关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的含量下降的含量上升。
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
. 促进叶绿体中的固定
. 促进叶绿体中的合成
. 抑制叶绿体中[]的形成
. 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
【答案】
【解析】
若溶液促进叶绿体中的固定,则被固定形成的增加,则消耗的增加,故的含量将减少,的含量将增加,错误;若溶液促进叶绿体中的合成,则被还原的增多,消耗的增加,生成的增多,而被固定形成的过程不变,故的含量将减少,的含量将增加,正确;若溶液抑制叶绿体中[]的形成,则被还原的减少,生成的减少,而被固定形成的过程不变,故的含量将增加,的含量将减少,错误;若溶液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意味着暗反应中的还原过程变慢,生产的减少,而被固定形成的过程不变,故的含量将增加,的含量将减少,错误。
【点睛】理清外界条件变化时,、、[]、等物质的量变化的种模型分析:
()光照强度变化:
()浓度变化: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装置中液滴左移,装置中液滴不移
. 装置中液滴左移,装置中液滴右移
. 装置中液滴不移动,装置中液滴右移
. 装置中液滴右移,装置中液滴左移
【答案】
【解析】
装置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无氧呼吸,结合装置和装置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错误;装置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和装置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装置中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没有消耗氧气,即没有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和装置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错误;装置中液滴不可能右移,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明确烧杯中溶液或水的作用,关键是明确实验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的含义,并根据液滴移动与否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是构成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合成
. 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氧来自于水
. 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从开始先后经、最后形成糖类
【答案】
【解析】
【分析】
光反应:()水的光解→[];()的形成能量→。
暗反应:()固定→;()的还原→()。
【详解】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则没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的元素组成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过程中有的合成,暗反应需要消耗,错误;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二氧化碳,错误;糖类的元素组成是、、,则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元素从经形成(),不经过,错误。
【点睛】熟悉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中的物质变化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
其中易错选项,误认为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的途径是:→→→()或→→→()。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 图甲 . 图乙 . 图丙 . 图丁
【答案】
【解析】
甲图中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错误;乙图中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正确;丙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正确;丁图中,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曲线图的分析能力,确定曲线上不同的点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 图中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 图中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解:题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是信号分子的受体.
解:、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故正确;
、图中甲表示分泌细胞,该细胞分泌产生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故正确;
、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分泌某种物质经体液运输到细胞乙,与细胞乙上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故正确;
、细胞乙上有识别功能,可以是受体蛋白,故错误.
故选.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
. 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必须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溶菌酶来自于组织细胞,正确;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它们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正确;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病毒无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或,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必须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正确。
考点:细胞中化合物的功能。
.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 都含、、这种元素
. 都是人体细胞中能源物质
. 都通过顔色反应进行鉴定
【答案】
【解析】
淀粉、脂肪、蛋白质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正确;淀粉和脂肪都只含、、这种元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等,因此淀粉、脂肪、蛋白质都含、、这种元素,正确;淀粉和脂肪是能源物质,蛋白质不是,错误;淀粉遇碘液变蓝,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因此淀粉、脂肪、蛋白质都通过顔色反应进行鉴定,正确。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不一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
一定是绿色植物
. ①③ . ②④ . ③⑤ . ②⑤
【答案】
【解析】
【分析】
细胞器分布的归纳:①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②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③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
含有细胞壁的细胞有: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绝大多数原核细胞。
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和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详解】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不一定为植物细胞,可能是真菌细胞或原核细胞,①正确;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为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②错误;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强度不同,所需能量不同,因此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③正确;④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根尖细胞,④错误;⑤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如蓝藻,⑤正确;故选。
【点睛】注意熟记一些生物中的特例:如含中心体的低等植物细胞;含细胞壁的细菌、蓝藻;无叶绿体却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等。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无氧和零上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
.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
【解析】
【分析】
水果保鲜的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而粮食储存的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和干燥。
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即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化学能储存在中。
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因此降低温度,能降低呼吸酶的活性,减弱呼吸作用。
【详解】无氧时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较大,产生过多的酒精或乳酸使水果变味,因此无氧不利于水果保鲜,错误;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错误;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呼吸过程是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变成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错误;夏季连续阴天,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夏季的气温较高,细胞呼吸作用较强,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较多,不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从而增加净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从而可提高作物产量,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误认为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变成热能和。
事实上,是有机物,不是能量,而是中暂时储存着来自于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
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图中乙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吸收量
.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 氧浓度为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 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时消耗了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时消耗的葡萄糖为
【答案】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随氧气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到点时变成,因此甲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则为氧气的吸收量,氧气浓度为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甲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则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正确;由分析知,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时,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因此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正确;因为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氧气浓度为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则有关系式:,计算得出,错误。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选项,必须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进行列式计算。
有氧呼吸中,每消耗分子葡萄糖产生分子(或者消耗分子);无氧呼吸中,每消耗分子葡萄糖产生分子,所以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相等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
. 下列关于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因变量
.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是因变量
. 在探究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光照是无关变量
. 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自变量: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因变量: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解:、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酶活性是因变量,故错误;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是无关变量,故错误;
、在探究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浓度是自变量,光合作用强度是因变量,而光照等是无关变量,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