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执法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监督执法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卫生监督所2009-2010年卫生监督执法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XXX县卫生监督所于2001年7月10日挂牌成立,2002年3月正式开始运转,现有在岗职工16名,设办公室、监督一科、监督二科、许可科4个业务科室,主要承担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监管、职业病、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2009年以来,XXX县卫生监督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树立卫生监督执法新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监督所制定了《卫生监督员守则》、《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教育培训制度》、《工作制度》、《着装制度》、《考勤制度》、《稽查制度》等三十余项制度。
全体职工对照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有章理事,依章办事,按章治事的工作氛围,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打造一流的监督执法队伍。
XXX县卫生监督所始终紧扣队伍建设这个龙头,从抓学习、提素质、强队伍、优服务入手,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大力开展思想素质培训,深入开展“学《纲要》、强宗旨,促发展”的主题活动,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大力开展岗位业务知识培训。
2010年开展或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监督员培训27期,其中省级培训10期,培训监督员21人次,州级培训3期,培训监督员6人次,县级培训14期,培训监督员及协管员168人次。
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自学,卫生监督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塑造了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执法水平较强,群众认可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三、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配合专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专项宣传活动。
2009年至2010年,共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8期,其中管理相对人食品安全法及卫生知识培训4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1510人次,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班及艾滋病知识3期,培训公共场所负责人及从业人员550余名,开展医疗机构培训1期,培训医务人员127名,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8845份,培训从业人员8845人次。
发放、张贴宣传资料5600余份,使群众知晓了更多的卫生健康知识。
省卫生监督网站刊登我所的卫生监督信息29篇,电视媒体报道18次,因宣传工作成绩突击,我所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
四、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站好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班岗,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无空白。
在机构改革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未交接前,XXX县卫生监督所以对党和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做好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松、不断、不乱,努力保持各项工作的连贯性,防止出现监管空白和盲区,确保广大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2009年6月以来,XXX县卫生监督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监管力度和深度明显加强,认真开展了“农村食品”、“问题奶粉”、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及一次性筷子、旅游景区及学校食堂、预防野生蕈中毒监督检查及宣传、餐具消毒企业、生活饮用水等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以及重大节日及活动、重大会议、接待卫生监督,采取专项整治与经常性监督相结合,加强与工商、质监、食药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据统计,2009年来,在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共出动车辆200余辆次,卫生监督员780余人次,监督检查食品行业2700余户次,提出整改意见近800条,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由于监管措施得力,2009年来我县未发生重大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故。
五、积极探索医疗、公共监管新模式与方法,规范行业监管。
卫生监督机构组建时间短,
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执法人员少,任务重,特别是从事医疗机构监管的监督人员少,对公共场所的监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探索出一套针对问题突出的民营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新的监管模式十分必要。
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食品卫生监管中的实践,为我县民营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试点有了可操作性,有了操作蓝本。
XXX县卫生监督所把如何科学性的,更有效的强化对相对人的监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大胆地尝识,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实行量化分级、卫生管理员制度、资料档案规范化“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模式,完善日常监督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每次监督都有详细记录,定期不定期检查评定等级。
通过等级评定和公示制度,建立了对行业的长效监管,定期向社会提供企业质量与品牌价值,为群众健康安全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六、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发挥综合监管效能。
在巩固已有监督成果的同时,我们坚持卫生监督重心下移,探索建立农村社区卫生监管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强卫生监督网底建设,强化农村、社区卫生监管工作,在10个乡镇卫生院择优聘请了卫生监督协管员20余名,在全县社区、农村实行了卫生协管员制度,将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到各村寨,逐步建立起县、乡(镇)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优化卫生监督资源配置,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提高了综合监管效能,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良好监管局面,
消除了卫生监督盲区、盲点,进一步扩大了卫生监督工作覆盖面。
监管重心的下移,使我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明显增强,促进了农村食品安全形势的好转。
农村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使我县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有效地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的矛盾,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健康权益,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难的问题。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的先进经验,努力推动卫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
健康、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