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技术与食品
姓名陈曦
学号2011309200621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食安1102
计算机技术在食品生产及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在食品工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的模拟及进行食
品工程的数据计算等。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食品生产溯源体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技术; 食品安全
目前,计算机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食品工业也不例外。

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食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如查询和检索食品科学信息,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实验和生产条件,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的模拟及进行食品工程的数据计算等.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食品生产溯源体系十分重要。

计算机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作为食品专业的一门课程,是以计算机科学和食品工程为基础的课程.
食品行业是我国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占居民平均消费比重最大的行业之一。

作为食品行业的竞争力杠杆,信息化在加快食品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尤其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食品行业软件与国外食品行业软件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来看,食品行业软件呈现了如下发展趋势:第一,食品行业解决方案需细分,如肉类行业、奶制品、饮料行业、添加剂调味品行业、水产品行业、水果蔬菜行业等;第二,在行业细分的基础上,食品行业解决方案有涵盖整个供应链的趋势;第三,逐步融合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

目前来看,食品行业信息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第一,食品安全成为全球瞩目的民生工程,借助信息化实现食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成为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口味、保鲜、包装多样性、快速配送等有更高的要求,借助信息化降低产品的供应周期;第三,在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逐步完善监管体系的大形势下,食品行业信息化不仅在监管、预警、重大事件处理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同时促使生产和流通企业加大力度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应对社会和企业自身的更高需求。

1 发达国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中的规定:电子记录与电子签名
美国联邦法规第 21 卷(21 CFR)是专门针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法规,该卷第 11 部分《电子记录;电子签名》[2]要求企业向 FDA 提交的电子记录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求“为保证电子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诸如对系统登录者进行授权、对修改或删除电子记录行为进行记录"。

另外对电子签名提出了如下要求:授权、批准一个人的电子签名前,企业将校验该人的身份.
2 原料贮存与使用
美国联邦法规第 111 部分《膳食补充剂良好生产规范》[3]要求企业应使用诸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自动化库存分离控制系统对原料贮存与使用进行管理,以防止交叉污染和不同物料的误用。

此外,该项法规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如下要求:①只有经授权的质量控制人员同意才能更改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所设置的各项工艺参数;②计算机管理系统必须对各项记录数据存有备份。

3 数据采集
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是欧盟食品安全监管局(EFSA)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工作基础[4]。

2002 年 EFSA 成立了数据采集技术工作组(TWG—DC),为确
保计算机系统的数据采集质量,特别制定了“食品及饲料样品描述标准”,该标准对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检验数据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元素的描述进行了标准化规定,如样品特征、样品原产地、检验分析方法、检测限、检测结果、专有名词、验证标准等。

另外,为保证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 EFSA 之间电子数据传递和交换的一致性,还制定了电子数据交换和传递的相关规则[5],对检验数据传输的统一格式等做出了规定。

4 跟踪追溯体系
1。

4. 1 美国生物恐怖法及 FDA 相关举措美国于2002 年 6 月 12 日正式实施了《反生物恐怖法》[6],该法案要求所有食品以及每一批次食品都能被跟踪(从农田到餐桌)和被追溯(从餐桌到农田)。

美国 FDA 根据该法案的相关规定已开始要求食品供应商、生产商对食品相关信息进行快速上报,上报信息包括批号、生产日期 /时间、产品名称、销售顾客等,当 FDA 索要上述信息时,企业必须在 4 h 之内提交(该方案针对所有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仅依靠纸质版记录信息的企业通常不能达到此时限要求,而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才是收集、整理并在所需时限内报送相关信息的最佳解决办法。

美国农业部建立的家畜追溯体系美国是农业市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了建立诚信体系,实行公众监督,接受市场评判,美国非常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信息共享和信息透明.美国农业部 2003 年建立家畜追溯体系[7],要求零售商、加工厂商和农民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认真做好家畜跟踪记录,以便建立家畜标识,帮助消费者了解家畜的出生、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

建立追溯体系的目标是提高从农场到加工厂的追踪鉴别能力,并需在48 h 内完成鉴别。

3、我国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中的规定
我国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控制中的规定发布较晚,且都是从宏观角度要求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记录并留存.截至目前,仅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GB 12693—2010《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 GB 23790—2010《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等几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对食品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作出了规定。

2009 年 6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原辅料及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供应链各环节规定了建立信息记录的法律要求,以便日后的追溯与召回。

随后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则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该实施条例规定“生产经营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记录《食品安全法》和本条例要求记录的事项”。

2010 年 4 月 22 日卫生部发布了修订版的 GB12693—2010《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9]和 GB23790-2010《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10]国家标准,该标准基于 HACCP 原理,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记录,同时,鼓励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料采购与验收、原料贮存与使用、生产加工关键控制环节监控、产品出厂检验、产品贮存与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数据采集和记录保管进行管理,建立产品的追溯与召回体系。

HACCP 记录软件。

该软件可以满足HACCP 系统记录质量控制的要求,为公司管理提供依据,为上级部门检查提供了监控报告。

记录的数据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可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到各部门.该软件能够建立各个关键控制点,临界极限、监控程序、预先决定的正确行动计划并提供纠正措施和各种记录,如监控系统记录、正确执行报告、校准报告、监控记录和卫生监控记录。

还可以指出失败的检查点,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产品的等级,并检查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5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食品安全控制中应用的重要性中国食品安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正在由长期食物供给短缺转向结构性食物相对过剩阶段,由主要解决食物总量供需
安全问题向主要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转变。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高效管理食品安全信息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在如此长的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食品被污染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便的信息共享途径,要想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生产和监控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管理的数据量大、环节复杂,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就难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分析与整理,难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做到食品的全程跟踪与追踪,而且还能做到食品安全的主动管理和监控,所以信息化技术是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信息技术用于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优势:
1)数据管理。

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各种相关数据库,高效率管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方便相关用户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投入品使用规范等,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共享。

2)档案管理。

建立不同业务层面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日常工作记录,例如管理部门对相关企业的注册登记、信用记录、产品认证等的网上登记系统。

3)信用跟踪。

对某种产品的市场状况、生产、销售、食品贮藏、加工、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记录,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有助于社会信誉的监管和建立。

4)风险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国内或国际公认的风险分析方法,建立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提前对市场形势做出评价分析和预测,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市场监管效率。

5)技术指导。

开发各种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环节的专家系统,替代领域专家为相关用户提供具体的生产技术指导,保证能生产出符合安全标准的源头产品。

对信息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应用的建议:
1、提升企业食品安全信息化意识
2、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技术应用软件的开发
3、建立完善的食品跟踪溯源体系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支撑食品企业“阳光生产"[EB /OL]. (2009-06-05)
[2]食品信息化:撑起食品安全网重点在质量管理[EB /OL].(2009-07—16)
[3] 李莉,蒋作明. 国外 HACCP 自动控制及其软件的应用现状[J]。

肉类工业,2002,252(4):40-41.
[4] 宫霞. HACCP 管理体系在我国食品企业应用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7,29(3):137—140.
[5]罗家国。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32-36.
[6] 刘世战.计算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EB /OL]。

(2006-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