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电子题库 专题一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苏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1.(2012·岳阳高二测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 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也不相同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析:选A 。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指25 ℃,1.01×105 Pa 时测得的值(标准状况为0 ℃,1.01×105 Pa)。

2.(2012·乌鲁木齐高二检测)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 .①②③⑥B .①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全部解析:选C 。

根据计算公式ΔH =-4.18×10-3·m 溶液t 2-t 1n 2kJ·mol -1可知C 正确。

3.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最小的是( )A .2A(l)+B(l)===2C(g) ΔH 1B .2A(g)+B(g)===2C(g) ΔH 2C .2A(g)+B(g)===2C(l) ΔH 3D .2A(l)+B(l)===2C(l) ΔH 4解析:选C 。

等量的物质气态时的能量大于液态时的能量,由以上反应可知,C 选项中反应物2A(g)+B(g)的能量最高,生成物2C(l)的能量最低,该反应放热最多,ΔH 最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s,石墨)===C(s ,金刚石)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若将含0.5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 -1解析:选C 。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2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鲁科版选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2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鲁科版选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2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鲁科版选修4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做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做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做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做阳极解析:选A。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熔融的Al2O3制Al时,若用Fe做阳极,会发生Fe-2e-===Fe2+,Fe2+移动到阴极上发生Fe2++2e-===Fe,使得到的Al不纯。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B.电解初期,主反应:Cu+H2SO4CuSO4+H2↑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解析:选BC。

本题是电解原理的具体应用,由题可知,活泼金属做阳极,阳极反应:Cu-2e-===Cu2+,初期在阴极上溶液中的H+放电,2H++2e-===H2↑。

溶液中的H+浓度不断降低,总反应:Cu+H2SO4CuSO4+H2↑,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u2+数目增多,此时在阴极上Cu2+得电子,Cu2++2e-===Cu,溶液中的H+浓度保持不变。

3.电解CuSO4溶液时,若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①阳极质量减少;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溶液中[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纯铜做阳极,含Zn、Ag的Cu合金做阴极B.含Zn、Ag的Cu合金做阳极,纯铜做阴极C.用纯铁做阳极,纯铜做阴极D.用石墨做阳极,用惰性电极(Pt)做阴极解析:选A。

A项中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电解解过程中[Cu2+]不变,符合题意;B项中当合金中的Zn失电子时,电解质溶液中[Cu2+]减小;C项中阳极:Fe -2e-===Fe2+,阴极:Cu2++2e-===Cu,[Cu2+]减小;D项中阳极:4OH--4e-===O2↑+2H2O,阴极:2Cu2++4e-===2Cu,[Cu2+]减小。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3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3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31.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可能为( ) A.24 B.25C.26 D.27解析:选C。

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也就是3d5,可写出这种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共有26个电子,为26号元素。

2.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O2-1s22s22p4B.Ca [Ar]3d2C.Fe [Ar]3d54s3D.Si 1s22s22p63s23p2解析:选D。

O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a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Fe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解析:选A。

A 项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B项中,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C项中,同一原子中电子层数越大,能量就越高,离核越远,故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D项中,在相同能级中,其轨道数是一的,不论它在哪一能层中。

4.下列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能表示该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是( )解析:选D。

A中N 原子轨道表示式为时能量最低。

B中是F离子的轨道表示式。

C中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D中Cu原子的3d轨道全充满,4s轨道半充满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5.下列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 )A.Ne B.PC.Fe D.Cr解析:选D。

分别写出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进行判断,Ne没有未成对电子,P有3个未成对电子,Fe有4个未成对电子,而Cr的未成对电子最多,有6个。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化学电子题库专题1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C­12含有约6.02×1023个C­12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解析:选A。

A项不正确,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微粒;B、C、D均正确。

2.0.5 mol Na2SO4中所含的Na+数约为( )A.3.01×1023B.6.02×1023C.0.5 D.1解析:选B。

0.5 mol Na2SO4中含有1 mol Na+,即6.02×1023个。

3.0.6 mol NaCl中含有的Na+数与( )mol Na3PO4中含有的Na+数相同( )A.0.6 B.0.3C.0.2 D.0.1解析:选C。

0.6 mol NaCl中含有0.6 mol Na+,含有0.6 mol Na+的Na3PO4为0.2 mol。

4.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 g B.1/M gC.M/6.02×1023 g D.6.02×1023/M g解析:选C。

根据摩尔质量的含义,1 mol该原子即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为M g,故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6.02×1023 g。

5.与22 g CO2所含分子数相等的水的质量是( )A.44 g B.22 gC.18 g D.9 g解析:选D。

22 g CO2所含分子数为22 g44 g/mol×N A=0.5N A,含水分子数为0.5N A的水的质量为0.5 mol×18 g/mol=9 g。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二章 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二章 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二章 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1.(2012·辽宁沈阳高二检测)有两位同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可逆反应:A 2+3B 2C 2的化学反应速率。

甲测得:v (A 2)=0.5 mol·L -1·min -1,乙测得:v (B 2)=1.5mol·L -1·min -1,则这两位同学的测定( )A .都正确B .都不正确C .甲正确乙不正确D .都对或都错解析:选D 。

甲、乙测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都正确或都不正确。

2.(2012·大连高二调研)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 mol/L ,经过20 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 mol/L ,在这20 s 用该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04B .0.04 mol/(L·s)C .0.08 mol/(L·s)D .0.04 mol/L解析:选B 。

v =Δc Δt =1.0 mol/L -0.2 mol/L 20 s=0.04 mol/(L·s)A 项无单位,D 项单位不正确。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 2O 42NO 2,若N 2O 4的浓度由0.1 mol·L -1降到0.07 mol·L -1要用10 s ,那么N 2O 4的浓度从0.07 mol·L -1降到0.04 mol·L-1时,所用时间( )A .等于5 sB .等于10 sC .大于10 sD .小于10 s解析:选C 。

按浓度变化比例计算需10 s ,但反应物浓度小时反应速率慢。

4.已知反应4NH 3+5O 24NO +6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H 2O)、v (NO)[mol/(L·min)]来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45v (NH 3)=v (O 2)B.56v (O 2)=v (H 2O) C.23v (NH 3)=v (H 2O) D.45v (O 2)=v (NO) 解析:选D 。

线练学校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3

线练学校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3

始驾州参艰市线练学校化学3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的电子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D.1s轨道电子云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解析:选D。

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而表示电子在此位置出现的概率。

2.(2012·高二检测)图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解析:选D。

燃放烟火、霓虹灯、燃烧蜡烛获得的光能都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导致的,而平面镜成像则是光线反射的结果。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M能层中的原子轨道数目为3D.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解析:选A。

A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B中,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C中,M能层中有3s、3p、3d三个能级,原子轨道数目为9;D中,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最多有2个,因其自旋方向不能相同,故它们的状态并不完全相同。

4.(2012·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于能层序数减1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所含有的电子数一是该能层序数平方的2倍D.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解析:选D。

各能层中所含有的能级数于其能层序数,A错误;当为第一能层时,只含s能级,第二能层只含s、p能级,B错误;每个能层最多能填充该能层序数平方的2倍个电子,但不一含有这些电子。

5.下列有关电子原子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原子轨道呈球形,处于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p能级原子轨道与s能级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都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解析:选D。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1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1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1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鲁科版选修4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一定会引起状态的变化B.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响产物的总能量,此反响需加热才进展D.反响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响产物的总能量,此反响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进展解析:选A。

任何化学反响都会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变化,如N2(g)+3H2(g) 2NH3(g);有许多物理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也有能量变化;当E反响物<E反响产物时,该反响吸热,但不一定需加热条件;当E反响物>E反响产物时,该反响放热,有的需加热或还要有更高条件下才能进展。

2.(创新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A.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多少与反响物的质量有关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焓与反响产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响产物的总焓解析:选BD。

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响物的量成正比,其能量表现形式有多种,如热能、光能、电能等;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焓(设为x)与反响产物的总焓(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①x>y,化学反响为放热反响;②x<y,化学反响为吸热反响。

3.(2023·广州高二检测)以下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响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响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C.②⑤⑥ D.①③⑤解析:选C。

放热反响是在化学反响中伴随有热量放出的反响,其中①属于吸热过程,③和④属于放热过程但非放热反响。

4.(2023·淄博高二期中考试)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响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响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解析:选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电子题库专题3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解析版)苏教版必修11.下列有关铝土矿中提炼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土矿中的铝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需用化学方法把铝元素变成游离态B.提炼过程中,先将铝土矿净化提取氧化铝,再进行冶炼C.可用常见的还原剂把氧化铝中的铝还原出来D.冶炼铝的方法同工业冶炼钠、镁相似,可用电解法解析:选C。

由于铝的还原性较强,用一般还原剂无法将铝还原出来,C项不正确。

2.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 )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解析:选B。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利用Al(OH)3的碱性中和即可。

3.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青铜(约6000年前)、Fe(约2500年前)、Al(约200年前)之所以有先有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解析:选D。

从年代看,越不活泼的金属发现、利用越早。

4.电解法冶炼铝时,冰晶石的作用是( )A.助熔剂 B.催化剂C.还原剂 D.氧化剂解析:选A。

降低Al2O3熔融的温度(从2700 ℃降到1000 ℃),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成本。

5.下列各组反应中能得到Al(OH)3的是(双选)( )A.Al2O3加到热水中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C.将少量Na投入到明矾溶液中D.在AlCl3溶液中滴几滴NaOH溶液解析:选CD。

Al2O3不与热水反应,不会生成Al(OH)3;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只得到Al3+;C项是将少量Na投入到明矾溶液中产生少量NaOH,D项是将少量NaOH加入到含Al3+的溶液中,均可得到Al(OH)3沉淀。

6.将含有0.1 mol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和100 mL 2 mol·L-1的Ba(OH)2溶液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完毕后,液体仍然澄清B.溶液浑浊,沉淀物是BaSO4C.生成0.1 mol Al(OH)3和0.2 mol BaSO4D.溶液浑浊,沉淀物是Al(OH)3解析:选B。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四节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四节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四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1.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是( )A.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材料B.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调节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D.大量补充人体所需能量解析: 选C. 维生素在体内含量极少, 但在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某些特殊的化学反, 不参与细胞的组成, 也不是人体的供能物质.2.(2012·高二检测)电视台报道, 继“食盐加碘”后, 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 “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③改善酱油的味道④增加黑色素⑤减少厨房污染物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解析: 选D. “酱油加铁”目的是对人体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铁, 预防缺铁性贫血病的发生,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故D项正确.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 维生素C易溶于水; 在碱性(pH>7.6)环境中更易氧化分解. 请判断在蔬菜加工、烹调过程中, 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将蔬菜切碎后, 多洗几遍, 以除掉残留农药B.鲜水果、蔬菜能生吃的最好洗净后生吃C.烹调蔬菜时最好加入少量苏打D.鲜蔬菜不要长时间蒸煮, 煎炒时也要小火炒熟即可答案: D4.(2012·高二检测)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2+)变为棕黄色(Fe3+).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 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解析: 选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加入维生素C, 可有效防止苹果汁中淡绿色的Fe2+被氧化为棕黄色的Fe3+.5.人体内所含微量元素是指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 而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16种元素, 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陈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元素肯不.属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 )A.ZnB.HC.FeD.Cu解析: 选B. 从生理常识我们知道人体质量的70%是水, 而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 所以H、O都不可能是微量元素.6.(2011·高二期中测试)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有16种B.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C.人体内的常量元素有11种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 因此,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解析: 选D.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极少, 其质量不到体重的万分之一, 但它们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7.在人体的血液中, 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 甚至死亡; 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 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 这时就需要补充钾. 一些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化合物是( )A.KNO3B.K2CO3C.KClD.KOH解析: 选C. 由于该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说明其中含有Cl-, 故为KCl.8.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卫生部规食盐必须加碘, 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可以和I-发生反: IO-3+5I-+6H+===3I2+3H2O, 根据此反, 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进行, 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 进行上述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解析: 选B. 若食盐中有KIO3, 则加入淀粉碘化钾和食醋后, 发生如下反: IO-3+5I-+6H+===3I2+3H2O, 生成的碘遇淀粉呈现蓝色. 故答案为B项.9.(2012·高二检测)下列广告语中, 你认为符合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 对人体有益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 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对人体无害C.“药补不如食补”, 要大量补充各种营养品D.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解析: 选D. 超纯水中不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因此长期饮用对人体无益;饮料中含水化学物质; 不提倡自己任意增补各种营养品, 如果需要,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0. 关于维生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B.维生素容易在体内积存, 主要积存在肝脏C.维生素容易被人体吸收, 多余的随尿排出体外, 不易在体内积存, 所以容易缺乏D.维生素都是强还原剂解析: 选A. 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 容易在体内积存, 主要积存在肝脏. 水溶性维生素容易被人体吸收, 多余的则随尿排出体外, 一般不易在体内积存, 容易缺乏. 故B、C均不正确. 维生素C容易被氧化, 是一种强还原剂, 并非所有维生素都是较强还原剂, 故D不正确.11. 有关微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占人体的0.01%以下, 但对于维持生命活动, 促进健康和发育是极其重要的B. 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 促进健康和发育没有重要作用C. 青少年或成人缺铁可引起甲状腺肿大D. 摄入的铁越多越有利于身体健康解析: 选A. 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 促进健康和发育有重要作用, 故B 错误; 青少年或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 C错误; 微量元素缺少或过多摄入都可能导致患各种疾病, 故D错误.12. (2012·河封高二质检)碘缺乏症遍及全球, 多发生于山区, 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的喜玛拉雅山区是高发病. 我国云南、10余省的山区发病率也较高. 据估计我国患者大约有100万人左右. 为控制该病的发生,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 我国政府以国家的方式规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__.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雄性激素(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 又得不到碘盐的供, 易患 __________.A.甲状腺亢进B.佝偻病C.甲状腺肿大D.糖尿病(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 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解析: 此题考查了一些卫生保健的常识及其有关的化学知识. 甲状腺疾病的引发, 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这一病症可用摄入含碘食盐的方法来预防. 这些内容属于卫生保健的常识性知识. 在酸性条件下, IO-3可氧化I-生成单质碘, 碘遇淀粉显蓝色. 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5KI+KIO3+6HCl===6KCl+3I2+3H2O, I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答案: (1)B (2)C(3)5KI+KIO3+6HCl===3I2+6KCl+3H2O 5∶1溶液变蓝13.为了预防碘缺乏病, 国家规每千克食盐中含40~50 mg的碘酸钾. 为检验某种食盐产品是否合格, 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 g, 设法溶解出其中的碘酸钾, 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 溶液呈蓝色, 再用0.030 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 用去18.00 mL时蓝色刚好褪去.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有关反如下:IO-3+5I-+6H+===3I2+3H2O,I2+2S2O2-3===2I-+S4O2-6. 解析: 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 由于IO-3+5I-+6H+===3I2+3H2O, I2+2S2O2-3 ===2I-+S4O2-6. 则可联立得关系式:IO-3~6S2O2-31 6n0.030 mol/L×18.00 mL×10-3 L/mLn(KIO3)=0.09 ×10-3 mol. 每千克食盐中KIO3为214 g·mol-1×0.09×10-3 mol0.428 kg×1000 mg/g=45 mg/kg. 所以该加碘盐是合格的.答案: 计算见解析. 经计算可知该加碘盐是合格产品.。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选修1

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液态的植物油经过催化加氢可以生成硬化油B. 天然油脂大多是由单甘油酯分子组成C.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提高肥皂的产量D. 脂肪分子里烃基的相对含量大,熔点就高解析:选A.液态的植物油经过催化加氢可以生成硬化油,A正确;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组成, B 错误; 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提高肥皂的产量, C 错误; 脂肪分子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大,熔、沸点就高, D 错误.2. (2012 •辽宁沈阳高二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矿物油是工业用油,不能食用,油脂都是食用油B. 矿物油和油脂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C. 汽油和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D. 向脂肪和油中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解析:选D. A 项中油脂并不是都可以食用,如蓖麻油就不能食用; B 项中矿物油是烃,不水解,而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C项中裂解汽油是不饱和的,能使溴水褪色,但直馏汽油就是饱和烃,不能使溴水褪色,而油的烃基是不饱和的,所以可使溴水褪色;D项中脂肪和油都可以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使酚酞溶液的红色变浅.3. 我国某些地区曾发生用石蜡油等工业用油加工大米的“毒米事件” ,威胁人民健康. 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 ,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B. 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C. 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D. 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解析:选B. 本题考查食用油与石蜡油的区别. 食用油是含不饱和成分较高的油脂,而石蜡油是烃类物质的混合物,两者均属有机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故A C D错误,B正确.4. (2012 •河南洛阳高二调研)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 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经氧化可释放能量,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B. 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C. 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D. 促进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的吸收解析:选D.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脂肪酸,脂肪酸氧化释放能量,油脂也能为细胞膜、神经、脑组织提供原料,脂肪不导热可保持体温. 油脂能溶解维生素A、D、E、K,但不能促进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吸收•5. 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其中发生的反应有( )A. 水解反应B. 加聚反应C.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解析:选C.硬化油是植物油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的•6.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①油脂的硬化②油酸甘油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油脂的皂化反应④油脂的酸性水解A. ①②B. 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选D. 此题主要考查油脂的化学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在上述油脂的性质中, ①发生的反应为加成反应,②为氧化反应,③、④为取代反应7. 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纯净物②是高级脂肪酸③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④某些油脂可以使溴水褪色⑤摄入过量的油脂易引起多种疾病,所以最好不吃油脂A. ①②③④⑤B. 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解析: 选 D.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属于酯类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有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能和溴水反应. 油脂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不能过量食用,但人体不能缺少,故选 D.8. 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油脂水解后的产物经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B. 油脂是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的原料C .油脂能储备能量D .多吃动物脂肪比多吃植物油好解析:选D.油脂水解后的产物脂肪酸经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油脂是合成人体所需的磷脂、固醇等的原料, B 正确; 油脂能储备能量, C 正确; 多吃动物脂肪,体内多余的脂肪水解成的高级饱和脂肪酸会使人体发胖,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D 错误.9. (2012 •河北邢台高二质检)公元前,古埃及国王胡夫的一位厨师不小心把刚熬好的羊油碰翻在灶坑旁,与草木灰混在了一起. 当他将羊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用手捧出去后,洗手时发现洗得特别干净.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羊油是一种有机溶剂,溶解了厨师手上的油污B. 草木灰呈碱性,与羊油发生中和反应C. 羊油与草木灰中的物质发生了加成反应D. 羊油在碱性的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的作用下发生了皂化反应解析:选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CQ,水溶液呈碱性.羊油属于油脂,在&CQ的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钾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钾和肥皂结构相似,具有去油污能力.10. 下列物质中「屮1站氏矿H 工CiJhaG MX HC L? 1135(*0( X'H;CnHisOOOC 內C I7H3&C<M JCH2③C17H33C(M JCHC17H U€(X Jena(1) 属于单甘油酯的是(填序号,下同) ___________ ,属于混甘油酯的是__________ .(2) 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单甘油脂是指R i、R2、R3相同,故①满足题意,混甘油脂是指R i、R z、R3不同,故②、③符合题意•(2) 皂化反应就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3) 氢化反应就是指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1)①②③CirHsGXKlbH2O(2>C171I3SC(X>CH +3Na()[l 〜△CirH K nx)Cll23U]71135aMW+ tKJCllr]7[[5S('(x)aT3MXH SK VHlKKJlp11「屮1站氏矿H 工CiJhaG MX H11. (1 )从油脂A的结分析,它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会举惊和纯崖•或反”直 解析上 C l? 11^0MX ]i1f C 农胆代、解析:民总 (1)@加成C 171 X <ll 2C17 ( M )CH £ fit 化制c is ii w axvn +IH 2 匚 • 54I 「W )CH 加熬、忙比Ci?IhiCfXK ||2C1?IT 3S ('O<X'H 2②木解c 或取代> CpH^HXK'HjH<K'H 3 H =<) CisH»C(X)C'H F3Na()f{ f 1KK.11I △ ICi 7H 3iC<X)C'lh 1K)CH 2答案:Q 7H ]S aK )Na FCi 5H B ax )Na -卄切UM L「♦3能力犍升*♦12.科学家发现某药物 M 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 并阐明了 D 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 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7,由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C 、H 、N 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 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 . D 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则D 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 .(2) 油脂A 经下列途径可得到 M. 图中②的提示:鎳。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三 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三 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电子题库三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1.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据有关报道,目前已能冶炼出纯度高达99.9999%的铁。

以下是有关这种铁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韧性比生铁好B.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C.能与盐酸反D.可以尽快地大量生产广泛使用解析:选D。

从总体上来说,铁合金比纯铁性能更优越,适合使用的范围更广。

铁的纯度越高,冶炼越困难,生产、使用的成本就越高。

2.下列关于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金是两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的熔点B.相同的几种金属不同含量组成的几种合金,其性质也可能有所差别C.合金跟金属一样能导电、导热、具有较好的延展性D.合金的性能在很多方面比纯金属更加优越,所以用更加广泛解析:选A。

A项中由于合金具有特的结构,所以其熔点也是固的,A错;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所以其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也很好,C正确;合不同的金属,及相同的金属不同的用量都可以形成性质不同的合金,即其性质可以调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和控制合金的性质,使它的性能更加优越,因此用也更加广泛,B、D正确。

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A.Cu和Al B.Fe和CuC.Fe和Na D.Al和Na解析:选C。

形成合金的两种金属必须在同一温度都能熔化而且不能达到沸点。

只有C不符合。

4.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铁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解析:选C。

本题考查金属防腐措施。

潮湿的环境中铜的腐蚀速度加快(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快),C错。

5.下列金属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体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Cr防锈解析:选B。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2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2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鲁科版选修4

♦•县础过关••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既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又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②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有可能实现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 .只有③解析:选B。

电解池是只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①错;金属和石墨导电是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两极上均有离子放电,是化学变化,②对;电解可强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③对。

答案选B o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A. AgNQAgNQ] B . NaOH[HO]C. KCI[KCI] D . C U SOC U(OH)2]解析:选B o欲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应遵循“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将电解后生成的固体或气体化合后即可得到答案。

A应加入AgO, B应加入H20, C应加入HCI, D应加入CuO或CuC0。

答案选B o3.如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 z SQ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的颜色顺序是()A. 蓝、紫、红B. 红、蓝、紫C. 红、紫、蓝D. 紫、红、蓝解析:选C o用惰性电极电解NazSQ溶液,实际上就是电解水,其两极反应式为:阴极:4H ++ 4e_ ===2H f,阳极:40H —4e_ ===2H0+ Qf,故阴极区域富集OF T,溶液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阳极区域富集』,溶液中c(H+)增大,使石蕊试液变红。

4•将含有KCI、CuBr z、Ne t SQ三种物质的水溶液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

有以下结论: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②电解质溶液为无色;③最终溶液显碱性;④K S Na+和SO—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

正确的是(设Cl2、Br z全部从溶液中逸出)()A.①②③B .仅③C.①④D .均正确解析:选A。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选修4

♦•县础过关••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选D。

C2H6O可以通过酿造方法制得,可知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HO+ 3Q点燃> 2CQ+ 3H2O,可知产物不引起污染,有机物燃烧时都发生氧化反应,这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

2.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解析:选Co C项葡萄糖被氧化成CO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 12CH4(g) + C2(g)=== 2CO(g) + HaO(l)△H=- 445.15 kJ/mol3CH(g) + 2Q(g)===CO(g) + 2HbO(l)△ H=- 607.3 kJ/molCH(g) + 2C2(g)===CC2(g) + 2HO(I)△ H=- 890.3 kJ/molCH(g) + 2Q(g)===CQ(g) + 2HO(g)△ H=- 802.3 kJ/mol则CH的燃烧热为()A. 445.15 kJ/mol B . 607.3 kJ/molC. 890.3 kJ/mol D . 802.3 kJ/mol解析:选C o CH燃烧热是指1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

A错,因CH不为1 mol , B错,因燃烧产物不是CQ, D错,HO不是液态。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叙述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2H t OH(l) + 3Q(g)===2CO2(g) + 3H2O(g)△ H= —1367.0 kJ • mol (燃烧热)B. NaOH(aq)+ HCI(aq)===NaCI(aq) + HbO(l)一1△ H= + 57.3 kJ • mol (中和热)C. S(s) + Q(g)===SO2(g)△ H= —296.8 kJ • mol (反应热)D. 2NQ===O+ 2NO一1△ H= + 116.2 kJ • mol (反应热)解析:选C o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2020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

2020年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4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电子题库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C 。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

2.(2020·湖北孝感高二调研)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 .由铝和盐酸制氢气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D .碳酸钙的分解解析:选A 。

该图示为放热反应能量图。

A 为典型放热反应,B 、C 是吸热反应的典型代表;D 项碳酸钙分解时需高温持续加热,说明是吸热反应。

3.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解析:选B 。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反应放热,使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选项中只有生石灰合适。

4.(2020·西安高二检测)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 .碘的升华C .灼热的炭与CO 2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解析:选C 。

A 、D 为放热反应,B 为物理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干冰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B .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 .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 .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解析:选BD 。

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 不正确;酒精之所以能做燃料,是因为它燃烧放热,B 正确;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但反应开始后,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放热,C 不正确;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电子题库专题一第一单元知能演练轻松闯关苏教版选修11.(2012·陕西师大附中高二检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目前,在我国城市环境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A.SO2、NO、CO、烟尘B.CO2、Cl2、N2、酸雨C.HCl、SO2、N2、粉尘 D.CO2、NO、NH3、雾解析:选A。

可以用淘汰法。

N2不是污染气体,淘汰B、C,而NH3一般很少出现,淘汰D。

2.目前北京机动车按照单双号行驶,此举既保障了交通秩序,又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所含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 A.氮气 B.硫化氢C.二氧化硫 D.氮氧化合物解析:选D。

空气中的N2和O2在汽车气缸内高温生成氮氧化合物。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CO2含量剧增。

若欲减缓此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A.优质煤 B.天然气C.汽油 D.氢气解析:选D。

A、B、C中燃料燃烧都能生成CO2,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最理想的燃料。

4.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解析:选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会有更多的汽车使用,耗油量及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均会大量增加。

选项C中潮汐能发电指的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符合节能减排目的。

5.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由图可知( )A.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C.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D.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解析:选D。

由图中反应的转化关系可知过氧化氯在日光下分解,因此并不是很稳定的物质,过氧化氯的结构式应为Cl—O—O—Cl,因此A、B、C选项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6.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每天大约是304人——平均每五分钟死一个人。

以下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污染指数一般不涉及CO2 B.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C.CO、NO均能结合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D .控制城市污染的方法可以采用绿化城市、不使用汽车、开发利用太阳能等解析:选D 。

从源头上治理方为根本。

绿化城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开发利用太阳能是控制城市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7.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有(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解析:选C 。

①尾气除硫可减少SO 2产生;②中少用原煤作燃料减少SO 2;③鼓入空气使煤燃烧充分,不会降低SO 2的量;④能减少SO 2,所以选C 。

8.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 .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 .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C .人口增多——空气中CO 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 .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解析:选C 。

空气中CO 2浓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大量CO 2;②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吸收CO 2的能力下降。

9.“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 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 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 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①6CO 2+6H 2O ――→光合作用C 6H 12O 6 ②CO 2+3H 2――→催化剂△CH 3OH +H 2O ③CO 2+CH 4――→催化剂△CH 3COOH ④2CO 2+6H 2――→催化剂△CH 2===CH 2+4H 2O 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是最节能的,同时原子利用率最高B .反应①是最节能的,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最高C .在反应②中,CO 2作为氧化剂D .反应④得到的产物可以作为生产塑料的原料解析:选A 。

反应①没有写出完整的反应,6CO 2+6H 2O ――→光合作用C 6H 12O 6+6O 2,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但原子利用率没有反应③高,反应③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在反应②中,可能对CH 3OH 中的C 为多少化合价不清楚,但是,能明确地判断H 2从0价升为+1价,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还原剂,根据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于一个反应中,CO 2必发生还原反应,作为氧化剂。

10注:TSP:空气中飘尘;NO x:氮氧化物;SO x:硫的氧化物。

阅读分析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经济特区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__,直辖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________。

(2)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

为防治城市出现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或石灰石和含硫煤混合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含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表中所列城市中目前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有:厦门、深圳、汕头;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形成酸雨的首要污染物是SO2,整个表中只有重庆的首要污染物为SO2。

答案:(1)厦门重庆(2)重庆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11.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300多种化合物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体有害。

为了鉴定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

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无明显现象。

试回答:(1)①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无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④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CO2的同时也可将其除掉,④中又出现浑浊现象说明在③中CO被氧化生成CO2,而③中却未看到CuO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烟雾中必存在O2,借助于CuO,O2把CO氧化生成CO2气体。

答案:(1)该烟雾中含有CO2(2)存在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还原CuO得到的Cu 又被氧化,故看不到CuO变色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其还原产物Mn2+在水溶液中接近无色)发生反应: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Ⅱ.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利用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作定性分析。

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请你参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并发表你的见解:(1)该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方案二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当看到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通空气。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县城不同地区空气中SO 2的含量: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 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厂区SO 2排放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县城空气中SO 2的平均含量。

请你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 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SO 2与高锰酸钾反应,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反应结束,由于气体流速管可以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体积,只需要知道通入空气至酸性KMnO 4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SO 2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1)KMnO 4溶液刚好褪色(2)①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中SO 2含量较高 ②提高脱硫技术(或改用更洁净的能源或提高尾气的处理技术或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等合理答案均可)(3)①下雨时SO 2和水反应降低了雨后空气中SO 2的含量 ②风速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大,空气中SO 2浓度越小13.在环保监测时,有害气体的浓度常用1 L 气体样品中含有害气体的毫克值(mg·L -1)来表示。

如对某居室气体样品所含CO 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①首先将2.00 L 的气体样品通过盛有固体I 2O 5的加热管,反应后生成CO 2和I 2;②用30.00 mL 5.00 ×10-3 mol·L -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所产生的碘,发生的反应为I 2+2S 2O 2-3===2I -+S 4O 2-6;③将②中溶液取出1/5,加入1.00 mL 1.00×10-2 mol·L -1的碘水,正好将所取溶液中过量的硫代硫酸钠完全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