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诠释企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故事诠释企业文化
能够帮助同事的员工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
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处有一个战士还站在那儿。
他顾不上多想,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
上尉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在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应该记住: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同事即是帮助自己。
善于合作的人
一天,三只饥饿的小狗遇到了一匹大斑马。
但聪明的小狗还是想出了合作制服斑马的办法。
第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鼻子,第二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屁股,第三只小狗则咬住斑马的腿,持续攻击一段时间后,斑马终于倒下了。
三条小狗能够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
分工明确,使人各专责成,提高效率;善于合作,能产生巨大威力,使任务更容易完成。
所以,老板一定要在公司中创造一种合作的气氛。
善于适应环境的人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照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强壮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公平”只有在不违反效率的情况下才可以作为企业的原则。
竞争使人类进步,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
虚心学习的人
有位年轻人在河边钓鱼,邻旁坐着位老人,也在钓鱼。
奇怪的是,老人不停地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
老人从容对年轻人道:“我钓鱼时,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平静得没有跳动;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心有急躁,又怎会钓到鱼呢?”
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胜券才多把握;只看到别人的成就,而不知人家背后成功的原因,已输了一半;若此时不知检讨,只是嫉妒或自怨自艾,那就输定了。
每个老板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办公室里的明星
老鹰和鸭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
老鹰在高空盘旋注视四面八方,而鸭子除了只会嘎嘎叫以外,什么都不会做。
这是一个处理事情时很不好的方法,因为光说不练,缺乏执行力,
于事无补。
在一个公司里,老板是在不断地辨识老鹰和鸭子。
只会嘎嘎叫的鸭子,通常都会找一些理由及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及无能。
老鹰可就不同了,不仅会主动去发掘问题,而且还会主动去寻求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对公司的贡献度也很大。
拥有一只老鹰远胜过拥有十只甚至百只以上的鸭子。
自我期望值高的人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看到三个石匠正在忙碌。
于是,他问道:“师傅,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卖力挣钱,养家糊口。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大厦,”后来,第一、第二个石匠仍在工地上忙碌,而第三个则成为著名的建筑师。
自我期望值高,而且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的人,一定会把工作做得很完美,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也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这些人是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
善于自我调节的人
威廉有个生命平衡法则,用来制衡工作与生活。
他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四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
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映到工作中的态度与情绪,就比较平和,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
长期处在平衡中,就能积极正向思考。
积极思考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清楚不必要的情绪垃圾。
上班族多亲近正向思考的人,能减少倦怠感,获得不断进步,超越自我的动力。
任何工作干长了,都可能会觉得乏味,做一个善于自我调节,积极思考的人吧。
心有定性,能远离诱惑的员工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
主考官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
”第一位说。
“半公尺。
”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
”第三位说。
结果第三位被公司录取。
有些人自恃技高,常与危险为伍,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常在河边站,必定要湿鞋。
”最完全的做法,就是离危险越远越好,也就是与诱惑离得越远越好。
知道感恩的员工
一家日本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公司,每年招聘新员工,筛选最后一关请他回去洗妈妈的手脚,3天后再来面试。
小伙子回家就端来热水为妈妈洗手洗脚,这次洗脚之后,他对母亲的爱、无私奉献有了深刻的体会与认识,3天后他向社长一五一十地报告。
结果他被录取了。
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
知道感恩的人是最好用的人,是最了解大自然
本质的人,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人。
有创新精神的人
因决策失误,某公司生产的呼啦圈积压在仓库里。
最后厂方采纳了一位普通员工提出的创新方案;将呼啦圈切成两半,售往农村做蔬菜薄膜覆盖用的顶棚支架。
结果,积压的呼啦圈一下就卖个精光!
只要有创新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即使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也能从中发现乐趣,并干出引人注目的业绩来。
一个小小的创新会给你的公司带来利润,也会增加你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
敢于面对失败的员工
1954年,巴西人都认为巴西队一定能获本次世界杯赛的冠军,然而,在半决赛中巴西却意外地败给了对手。
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迎接球迷的嘲笑。
可是,总统和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上,共举一大横幅: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四年后,巴西队捧回了世界杯。
失败并不可怕,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失败的时候,但可怕的是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
从失败的阴影中迅速走出来,投入到下一个奋斗的目标,才是值得称赞的好员工。
办公桌整洁明快的员工
著名演说家卡尔森有一个被命名为“快乐总部”的办公室,他在办公室室里放了一缸热带鱼,妻子与孩子的照片和几幅别人特别为他画的画。
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心情当然是快乐的,去拜访他的人都会爱上他的办公室,而且在离去时都觉得心情好多了。
桌面整洁、心情愉快是个人的私事,但可以说明一种工作态度。
试着挂一些画,换张明亮的地毯,放些心灵成长的书籍、新鲜的花束、充满自然趣味的东西。
你会惊讶地发现,这样明亮有趣的办公室能带来惊人的提神效果,这会让你的心情也不知不觉快乐起来。
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他还未见到大海,便饿死在路上。
一个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得到的只能是短暂的欢愉;一个想着长远利益而不顾及眼前的人,会遇到现实的窘迫和困难。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成功。
跟随老板去成功,公司的成功,也会有你的成功。
办事拖拖拉拉的员工
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卧着一块大石头。
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被打坏之后,终于下决心弄走巨石。
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道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清出地里。
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清理,决不可拖延,只要行动起来,你就会在行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拖延是存在于每个人潜意识中的,不要让它成为习惯。
嫉妒别人的人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追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此即所谓“螃蟹文化。
”
企业里常有一些员工,不喜欢别人有成绩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办法破坏与打击。
久而久之,组织里就会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你强,我比你更强;你行,我比你更行。
而不是:我不行,你也别行。
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人
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狐狸,紧急向樵夫求救,樵夫便让它躲在自己的小矛屋里。
不久,猎人追到,问樵夫有没有看到一只狐狸经过。
樵夫口头上虽然说没有看到,但手却指向狐狸躲藏的地方。
狐狸看到猎人走了,没有向樵夫道谢就要离开。
樵夫责备它不知感恩,狐狸回答说:“如果你表里如一,我就会向你道谢了。
”
口蜜腹剑、耍两面派的人不可不防,很多事端都是由他们而起。
企业里也有许多这种两面人在大家的面前假装讲义气、够朋友,但在私底下却揭人隐私到处造谣。
私心自用、爱占便宜的员工
在一次隆重的庆典里,村长要求各户人家都捐出一瓶酒,并且倒在一个大酒桶里。
在庆典高潮时,村长拔掉了木塞子,并且将酒倒入每个人的杯中,当大伙一饮而尽时,才发现喝下去的都是清水。
原来,人人都以为在那么多的酒中,自己的一瓶清水一定不会被察觉。
拔河时,少了你的一份力量,就可能造成团体的失败。
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集众人之力,如果一个人私心自用,就可能毁掉整个团队的成果。
一味模仿的员工
鹰从悬崖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一只乌鸦见到后,也想仿效。
于是,它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被羊毛缠住了,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
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
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乌鸦,可硬要充当老鹰。
”
一个成功的人,懂得发挥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模仿别人。
依效别人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背后搞小动作的员工
有个人饲养着山羊和驴子。
主人总是给驴子喂充足的饲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对驴子说,你不如装病,便可以得到休息了。
驴子听了山羊的劝告,故意摔得遍体鳞伤。
主人请来医生,为他治疗,医生说要将山羊的心肺熬汤作药给他喝,才可以治好。
于是,主人马上杀掉山羊去为驴子治病。
一个团队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背后搞小动作、破坏同事关系的人,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这种人往往自作聪明,或者即使是真聪明,也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怕吃苦的员工
现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以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为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
有怕吃苦心理的人,选择职业的面很窄,也增加了他们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
吃苦耐劳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员工完成其本职工作的需要。
要克服怕苦心理,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以吃苦为底色,才能显示出成功的风采。
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
有两只画眉鸟,一只在森林里自由自在,一只在笼子里养尊处优。
它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于是互换了位置。
可惜好景不长,最后两只画眉鸟都死了。
走进笼子的画眉鸟困在狭小的空间,因心境消沉忧郁而死;走出笼子的画眉鸟没有捕食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最后因饥饿而死。
人们总以为别人碗里的是好东西,自己碗里的就不如人家。
其实在有些时候,别人的天堂正是自己的坟墓。
所以,老板喜欢那种脚踏实地工作的人,而讨厌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员工。
不知道挖掘自身潜力的人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悲观地认为新加坡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后,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第3位。
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你会惊喜地发现上帝的馈赠是多么的丰厚。
老板欣赏那种能从有限的资源中看到并挖掘自身潜力的员工。
贪得无厌的人
一位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他想从部落首领那儿要块土地。
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人生在世,最易为物欲所蔽,而贪心即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说:“贪心不足蛇吞象”。
但是,用贪心为自己铺路的人,永远也达不到幸福的目的地。
不善于思考的人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
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做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
”“下午呢?”“做实验。
”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致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左顾右盼、犹豫不决的人
一头小毛驴,在干枯的茫茫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堆草,但是不知道吃哪一堆更好,一再迟疑反复,下不了决心,结果在无限的选择中活活地饿死了。
人的期望值不可太高。
绝对美好的事物、理想的选择是没有的,只能相对而言。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中要抓住时机,痛下决心,决不能左顾右盼而坐失良机。
对工作牢骚满腹总以为怀才不遇的员工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
每天,奎尔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奎尔一同进厂的三名员工,各自凭着自己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奎尔,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的修理工。
千万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否则会阻碍你走向成功,摧毁你的理想,还会压抑你智能的火花,让你内在的潜力难以得到发挥。
遵守“豪猪法则”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
但是他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
可是寒冷有把他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发生了。
经过几番聚散,最后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复杂。
老板运用好“豪猪”法则,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既可以保持与下属的亲密关系,又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
设立激励制度
渔夫在船上看见一条蛇口中叼着一只青蛙,青蛙正痛苦地挣扎。
渔夫非常同情青蛙的处境,就把青蛙从蛇口中救出来放了生。
但渔夫又觉得对不起饥饿的蛇,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酒给蛇喝了几口,蛇愉快地游走了。
渔夫正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高兴,突然听到船头有拍打的声音,渔夫探头一看,大吃一惊,他发现那条蛇抬头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嘴里叼着两只青蛙。
只要你给予他人所没有的,就会产生激励效果,而且这种激励会使人加倍努力。
不要根据外表来判断人
有一群昆虫聚集在草堆里一起聚餐联谊。
不多久,它们就把准备的饮料喝了个精光。
在没有饮料的情况下,大家口渴难耐,所以就商量要推派一个代表跑腿帮大家买饮料,而卖饮料的地方离这里有一段颇长的路程,一定要找到一位跑得特别快的代表,才能胜任这样的任务。
最后一致推选蜈蚣为代表,因为它们认为蜈蚣的脚特别多,跑起路来一定很快。
过了很久,大家东张西望,焦急地想蜈蚣怎么还没回来。
情急之下,螳螂自告奋勇跑去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它一推开门,才发现蜈蚣还蹲在门口辛苦地穿着鞋子呢!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个人的能力或人品是无法单凭外表来评判的,但人们常常根据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去判断一个人,所以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作为公司老板要有识人的本领,有用人长处的能力,千万不可以貌取人。
善于倾听,了解真相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罗马帝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可是这小国使者在进贡的同时,出了一道题目: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分辨不出来。
最后,有一位卸任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上,老臣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点头称是。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
我们被赋予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的。
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
春秋时期,一次宋国与郑国交战。
大战之前,宋国主帅华元为联络感情、鼓舞士气,杀羊犒赏部下。
众人吃上了羊羹,惟独华元的车夫羊斟没有份。
羊斟觉得不公,却无从发作,待到两军对垒、兵戎相见之时,憋了一肚子气的羊斟终于找到了机会。
把华元乘坐的战车一直赶到了敌方阵营之中,让华元当了郑军的俘虏。
主帅被俘,宋军命运可想而知。
“能拉一屯,不拉一人”,这是中国的古训。
公司一定要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否
则,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负面力量。
懂得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
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
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
”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人的能力是情绪、智力、体力等的综合体,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懂得如何激励员工。
培养员工的使命感
美国家庭用品公司把它的销售人员称为“同仁”,而在其他机构,这只不过是种空洞的称呼。
公司认为,“同仁”意味着平等,与挣工资的打工仔不同。
商店的销售人员的意见同地区经理的意见一样受到重视,有时基层的意见更加受到重视,因为销售人员与顾客有更多的接触。
公司的股票购买计划也力图使所有雇员都成为真正的“同仁”。
一个企业,如果从管理阶层到普通员工都有共同的使命感与目标,劳资双方的团结力就会很强,就会产生无穷的威力。
建立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
先进国家有许多企业在员工待遇方面采取“史堪农计划”的做法,这种方法简单说就是,一家公司先订下员工对附加价值的劳动分配率,如果员工的努力造成附加价值提高的话,便提取超出部分的40%到50%来分配给员工。
在上述的劳动分配率之下,公司保证员工的固定薪水,一旦由于工作努力造成盈余的话,就把部分盈余还给员工。
公司应该建立一种机制,激发员工“为公司努力就是为自己效力”的意识。
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保证员工能够参与公司的赢利分配当中。
关心下属的老板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温暖胜于严寒。
老板在管理中要学会运用“南风”法则:尊重、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一个有人情味的老板,一定是受员工欢迎的人。
能抓住薄弱环节、提高整体工作效益的老板
“木桶”原理: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
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法则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有透明度的老板
玻璃做的鱼缸,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一清二楚。
“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管理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机制。
善于管理的人,一定要明白哪些是需要保密的,哪些是需要透明的。
需要透明的地方,管理者一定要让公司的员工知道。
老板正己则可正他人。
善于抓住问题本质的老板
一座破旧的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
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幸运的是,两只蜘蛛没有受伤,它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编织蜘蛛网。
没过几天,佛龛上的蜘蛛发现自己的网总是被搞破。
它去问屋檐下的蜘蛛:“我们的丝没有区别,工作的地方也没有改变。
为什么我的网总是会破?而你的网却没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着说:“你难道没有发现我们头上的屋顶已经没有了吗?”
修网自然很重要,但了解网破的原因更重要。
不思考问题根源的管理者,会成为忙碌的救火队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是不想当救火队员,就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系统地解决问题。
面带微笑的老板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靠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
丹尼尔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
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大增,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而且赢利丰厚。
领导脸上的微笑是员工心中晴朗的天空。
微笑可以让领导与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别以为微笑是小节,其实,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人们的快乐程度并没有随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减少了。
所以,微笑是公司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测评指标。
能让人看到希望、让人心情愉快的老板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