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武汉南湖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武汉南湖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语言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语言产品为主的行业,可分为语言教育、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艺术、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创意、语文能力测评等。

上述行业都是将语言作为加工对象,以提高消费者语言文字能力为最终目的。

语言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具有低耗能、无污染、科技附加值高等优点。

语言产业不但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服务语言生活的社会效益,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科技产业。

我国语言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国家扶持,正迎头赶上,发展迅速。

不过,总体上看,我国语言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阶段,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较弱。

虽然我国已经出现了如科大讯飞等领头语言企业,但发展不均衡,缺乏核心技术,存在经营规模小、盈利程度低、产业化落后等弊端。

(摘编自《语言产业,你了解多少》,《光明日报)2019 年12 月21 日第12 版)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语言的基础性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以及市场地位日益突显,各方面的语言需求被激发出来,中国规模化的语言产业才得以呈现。

社会的开放与流动激发语言需求。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的加强,语言在社会交往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开放、流动的社会对个人和团体的语言交往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促使汉语的国际化需求迅速增长。

汉语的文化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外国企业的重视。

上面的因素聚合起来,加上国内的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中国语言产业的兴起和持续增长就成了必然。

其中,全球化(多语需求)和信息化(语言技术进步)是两个最重要的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视野看,并非先有一个全球的语言产业,然后中国的语言产业才在它的刺激和影响下兴起。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国外语言产业和语言服务业对中国语言产业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当代中国语言产业发展的三次浪潮》,《语言战略研究》2017 年第5 期)材料三: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在新一轮的智能产业浪潮中,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语言企业转型升级当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促进语言产业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信息科技正在孕育、孵化新的语言产业。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正在为语言产业带来无限机遇和挑战,改变了竞争格局。

信息科技为语言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信息科技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对语言产品形态产生革命性影响,提高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产业化水平,乃至促使语言产品更新换代。

信息科技培育新的语言产业模式。

信息技术对传统语言产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和迭代,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信息科技为语言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生态。

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教育产业的生态系统,带来产品形态、盈利模式、产业链条、教育模式的全面升级。

(摘编自《信息科技,推动语言产业加速发展》)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语言服务行业逐渐呈现出全球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要实现健康发展艮仍然任重道远。

首先,国内语言人才培养水平远远不能适成语言服务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

国内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很多,但专业设置主要国绕英语、日语、德语和法语等几大语种,而小语种的专业开设和招生情况不容乐观,成为语言产业发展的盲点之一。

其次,中国语言服务市场的准入机制和评价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语言服务是一个市场行为,行业准入门槛低、尚无客观标准认证等难题,导致国内语言服务市场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

由于没有权威认证和客观标准,企业在选择语言服务供应商时带有较大的随机性,试错成本较高。

再次,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扶持。

目前,相关部门针对语言服务行业缺乏明确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办法。

摘编自张思楠《我国语言服务产业迎来发展良机》(中国财经报2017 年年11 月9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语言企业不断涌现,但发展不均衡,缺乏核心技术,存在诸多弊端。

B. 语言的基础性地位、社会文化地位及市场地位的日益突显刺激了各方面的语言需求。

C. 信息科技孕育、孵化新的语言产业,正在为语言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创造生态。

D. 近年来,国内语言服务市场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是因为没有权威认证和客观标准。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语言服务业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准人机制和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B. 中国语言产业发展受到国外语言产业的积极影响,也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影响国外的语言产业。

C. 提高国内语言人才特别是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水平,将有助于适应语言服务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

D. 语言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附加值高,应当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发展。

3. 综合以上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发展语言(服务)产业,相关各方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

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

晩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

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

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

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

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蓄说。

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认为谢灵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

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

崇尚深情绵邈、含蓄蘊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至今不衰。

(摘编自陈友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显隐》)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B.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许,《文心雕龙》中《隐秀》篇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C.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
追求之一。

D.明清时期,以含蓄评论诗文成为习惯准则。

王士祯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唐人五言绝句“有得意忘言之妙”。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

B.作者引用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的在有限的“象”“景”之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

D.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谓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清代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蓄说,可见司空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霍乱之乱
池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

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

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

被值班人员敷衍。

我很生气,回来抱怨。

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
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

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

我们防患于未然。

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秦静冷笑,走掉了。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只剩下主任闻达。

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

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

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

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

现在,闻达主任已经追踪流行性感冒二十年了,同时还不断地增加着追踪研究的项目,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等。

总之闻达主任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工作量极大的报告写作使他每天都要推迟约一个小时下班。

霍乱来了,在这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

正在值班的我和秦静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傻了眼。

我接连打通我们站张书记和祈站长家里的电话,向他们报告了霍乱疫情。

他们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

我提醒他们说闻达主任不够安装电话的级别,没有办法通知他。

张书记大声说:“你赶快去医院的车库带车,把闻主任立刻接到站里来。


我赶到闻达主任家时,他正在拖地板。

听着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他的愁眉苦脸渐渐云开日出。

闻达扔开拖把,用命令的口气让妻子给他收拾两件换洗衣服。

他妻子说:“住单位不回来了,有这么严重?”闻达说:“霍乱为什么又叫二号病?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号烈性传染病,问题还在于,他们没有谁了解霍乱,只有我,我一直在研究它。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马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

八大科室的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

相互打听情况,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吧”响。

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在防疫站的大厅里,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说:“霍乱疫情,如洪水猛兽。

我要赶快讲讲具体方案。


闻达异常的简洁、异常的有条理使大家统统折服了,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
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孤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

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

……
市领导来了,卫生局领导来了,与我们挂钩的这所大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也来了。

我们很快在郊区找到了感染霍乱的人。

并把他所在的村子封锁。

……
封锁区隔离了总共十四天。

在最后一例带菌者连续三次粪检阴性之后,我们才鸣锣收兵。

第二年夏天,我放弃了流行病医生这一职业,彻底转行。

秦静还在坚持。

十几年后,闻达与秦静合作的关于那场霍乱的论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上宣读。

说真的,我这个人实在是没有勇气为了消灭什么而遭遇什么,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

但是,在十几年之后,我懂了有一些事情是值得你去这么做的。

闲暇的时候,发生霍乱的那一天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我在回忆中为自己寻找生活的道理。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简洁生动,既交代了疫情发生前恶劣的天气,也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

B. “我”领设备被“敷行”以及秦静听闻达讲述后“冷笑,走掉”,由此隐约可见当时防疫工作不受重视的社会背景。

C. 张书记和祈站长与闻达“紧紧地握手”,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二人对专家急切期盼又不免推诿责任的心理。

D.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事自然,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

8. 文中闻达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9. 霍乱之“乱”表现在哪些方面?给了我们什么警示?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10.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尊以相属举:全,都
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 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1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②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2.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 本段倩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的感触。

C. 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

D. 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13.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

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律赋”。

《赤壁赋》即属文赋。

B. 苏轼,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

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C. 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

“既望”是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D.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

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1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 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

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 “槛外长江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D. 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以景结情,引得读者回肠荡气。

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

16.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传说王勃写到最后一句有意在处留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

在座的人看了,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有人认为是个“空”字,有人认为是个“枉”字,也有人猜测是“云”字。

王勃为什么用个“空”字?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4)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6)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8)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列语段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②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

③雨后,韭菜叶子上往往还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④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

⑤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是足以招来蜂蝶呀!
⑥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⑦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A. ②⑤⑥⑦③①④
B. ④②⑤⑥③⑦①
C. ④⑤②①⑥③⑦
D. ⑤②①⑥⑦③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学校社团新年联欢,烹饪社团出一上联,向戏剧社、相声社、书法社、武术社、天文社、文学社等六个社团发出挑战,请他们依据本社团特点对一下联。

请你任选其中三个社团,各对一联,回应挑战。

烹饪社上联:煎炒烹炸烧成舌尖美味
①戏剧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②相声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③书法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④武术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⑤天文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⑥文学社下联: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0.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愚”,有人努力摆脱“愚”,有人执着坚守“愚”。

请以“跟‘愚’说”为题,在横
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或他人关于“愚”的故事。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国内语言服务市场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是因为没有权威认证和客观标准”错,因果错乱,原文是“语言服务是一个市场行为,行业准入门槛低、尚无客观标准认证等难题,导致国内语言服务市场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

由于没有权威认证和客观标准,企业在选择语言服务供应商时带有较大的随机性,试错成本较高。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D项,把语言产业“放在最优先位置”于文无据,国家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很多。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

根据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我国发展语言(服务)产业,相关各方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考生结合材料可从国家层面、职能部门、行业这三个主体角度来回答,答题时回到原文,找到与三个主体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加以概括。

①国家层面:材料一提到,“我国语言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国家扶持”,可见国家扶持对语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材料三中提到,我国出台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国家语言(服务)业发展方略;材料四强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扶持”,所以国家层面主要是要充分认识语言(服务)业的战略地位,统筹规划国家语言(服务)业发展方略。

②职能部门:材料四中,“近年来,中国语言服务行业逐渐呈现出全球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但要实现健康发展良仍然任重道远”,指出了中国语言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相关部门针对语言服务行业缺乏明确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办法”,可见要促进语言产业的发展,职能部门需要要认真研究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