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调查表目录.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调查表一、报表目录
(一)基层调查表目录
1.重点调查表
2.典型调查表
二、基层调查表
(一)重点调查表表式及填报说明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表号:投111表单位名称: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登记注册类型:□□□文号:国统字[2012]75号行业类别:□□□□有效期至:2013年8月基层表编码:□□□□□□□□□□□□□□□□□2012 年计量单位:万元(保留整数)
单位负责人:电话: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范围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范围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1亿元以上项目(包括跨地区项目)全部调查,1亿元以下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每个大类随机抽取2个项目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调查内容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价值构成。
三、主要指标解释
(一)表头指标。
包括单位名称、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和基层表编码四项。
1.单位名称:新建项目填报建设项目的全称。
在原有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进行的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填报本企业、事业单位的全称,不要填简称,也不要随意更改。
2.登记注册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国统办字[1999]2(国统字[2011]86号)和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
号)填报。
3.行业类别:单纯购置单位根据购置单位的性质填报行业类别。
除单纯购置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种类来划分,不能根据项目单位本身的行业类别来划分。
如果项目投产后有几种产品,应根据主要产品来确定行业类别。
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
在现有企、事业单位中,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而全厂性转产,改变原有主要产品种类或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如军工转民用)的,则可根据转产后的主产品种类或主要经济活动性质来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种类。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GB/T4754-2011)分类标准填写。
调查单位在填报代码时,要按最后一级分类小类填写。
4.基层表编码:基层表编码共十七位,其代表的意义同H101-1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即前12位为报送单位编码,13、14位为开工年份,15-17为项目顺序码。
(二)主栏指标。
包括“总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五项。
1.总计: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部分组成。
这四项指标与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相一致,不同的是要把“设备工器具购置”中购进及自制的新的设备、工具、器具按其性质进行部门分类,归类时按照附件《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工具、器具分类目录》的规定进行;同时将“其他费用”里的“旧建筑物购置费”、“土地购置费”、“办公和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和“包干节余”作为其中项分别列出。
2.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
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工程包括:
(1)各种房屋如厂房、仓库、办公室、住宅、商店、学校、医院、俱乐部、食堂、招待所等工程。
包括房屋的土建工程;列入房屋工程预算内的暖气、卫生、通风、照明、煤气等设备的价值及装设油饰工程;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管道(如蒸汽、压缩空气、石油、给排水等管道)、电力、电讯电缆导线等的敷设工程。
(2)设备基础、支柱、操作平台、梯子、烟囱、凉水塔、水池、灰塔等建筑工程;炼焦炉、裂解炉、蒸汽炉等各种窖炉的砌筑工程及金属结构工程。
(3)为施工而进行的建筑场地的布置、工程地质勘探,原有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拆除,平整场地、施工临时用水、电、汽、道路工程,以及完工后建筑场地的清理、环境绿化美化工作等。
(4)矿井的开凿,井巷掘进延伸,露天矿的剥离,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和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工程。
(5)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灌溉以及河道整治等工程。
(6)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及其他建筑工程。
3.安装工程:是指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又称安装工作量。
安装工程包括:
(1)生产、动力、起重、运输、传动和医疗、实验等各种需要安装设备的装配和安装,与设备相连的工作台、梯子、栏杆等装设工程,附属于被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被安装设备的绝缘、防腐、保温、油漆等工作。
(2)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单个设备、系统设备进行单机试运、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工作(投料试运工作不包括在内)。
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4.设备工器具购置:是指建设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
器具的价值。
新建单位及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或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器具购置”中。
(1)设备:指各种生产设备、传导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等。
分为需要安装的设备和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两种。
需要安装的设备(简称“需安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
如轧钢机、发电机、蒸汽锅炉、变压器、塔、换热器、各种泵、机床等。
有的设备虽不要基础,但必须进行组装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如生产用电铲、塔吊、门吊、皮带运输机等也作为需要安装的设备统计。
不需要安装的设备(简称“不需安设备”):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各种设备,如电焊机、叉车、汽车、机车、飞机、船舶以及生产上流动使用的空压机、泵等。
(2)工具、器具:是指具有独立用途的各种生产用具、工作工具和仪器。
如生产和维修用的切削工具、压延工具、铆焊工具、模压器、铸型、风镐等,检验、实验测量用的各种计量、分析、化验仪器,以及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包装容器等。
其中,购置旧设备是指从外单位购入的,已经使用过的各种设备,不包括从国外购进的旧设备。
旧设备一般是指在国内其他单位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过的设备。
(单纯购置旧设备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5.其他费用:是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几项内容以外的各种应分摊计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其中:
旧建筑物购置费:是指购置已使用过的各种旧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费用(单纯购置房屋建筑物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土地购置费:是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方式或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各项费用。
包括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及土地征收管理费等(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以及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出让金(不计入新增固定资产)。
有些项目中的土地购置费,在做预算时费用比较高,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政府给予了特殊政策,以优惠价出让土地,在统计中应按实际发生额进行统计。
办公和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指为保证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投产初期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须购置的办公和生活用家具、器具的费用。
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档案室、阅览室、文娱室、食堂、浴室、理发室、单身宿舍和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卫生所、招待所、中小学校等的家具、器具。
包干结余:指实行基本建设包干责任制的建设单位实现全部包干结余。
(三)宾栏指标。
包括“本年完成投资”,其下设“省外购进”指标。
1.本年完成投资:指从本年1月1日起至本年最后一天止完成的全部投资额。
要与上报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中的数字一致。
2.省外购进: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购进外省及国外生产的设备、工具、器具。
四、填报方法
本调查表主要依据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财会、物资等部门的有关报表和原始凭证填报。
(一)本年完成投资
直接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中取得,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中的“本年完成投资”。
(二)建筑工程
直接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中取得,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中的“本年完成投资的建筑工程”。
(三)安装工程
直接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中取得,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中的“本年完成投资的安装工程”。
(四)设备工器具购置
当年购置的设备工器具总额,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中取得。
对于各种具体的设备工器具。
首先,确定购置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名称和购置费。
其次,按照《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工具、器具分类目录》的规定,把购置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分别划入相应的类别中并加总填报。
最后根据每种设备、工器具的购买地(或生产地),确定是否属于“省外购进产品”。
如果属于“省外购进产品”,再加总填报到相应的其中项。
(五)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根据以下步骤填写:
1.计算其他费用总计。
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费用=本年完成投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
2.将其他费用中的“旧建筑物购置费”、“土地购置费”、“办公和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费”和“包干节余”四项分别列出。
五、逻辑关系
1.总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
2.设备工器具购置=办公生活用家具+生产用金属制品+…+文化、办公用机械+其他+购置旧设备
3.其他费用≥旧建筑物购置费+土地购置费+办公和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费+包干节余
4.本年完成投资≥省外购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
组织机构代码:□□□□□□□□-□表号:投112表单位详细名称: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登记注册类型:□□□文号:国统字[2012] 75号行业小类:□□□□有效期至:2013年8月单位规模:□2012年计量单位:千元(保留整数)
单位负责人:电话: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的调查范围为辖区内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
二、调查内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的调查内容为被调查单位2012年工业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分行业小类产品的制造成本构成情况。
三、填报方法
(一)填报思路
首先根据企业资料,填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制造成本及其构成,其中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只需填报合计数。
然后,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的有关详细资料,填报企业各行业小类的工业总产值和制造成本及其构成。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跨多个(4个及以上)行业小类,只需填报产值比重前3位的行业小类的工业总产值和制造成本及其构成。
制造成本及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消耗中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填报。
(二)填报原则
1. “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2.
“不重不漏”。
即按照各被调查单位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
例如,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可不填列,而在本表的“制造费用”中“机物料消耗”指标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
(三)填报步骤
1. 工业总产值
根据企业统计报表资料,把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划归到不同的行业小类,填报各行业小类的名称及代码,再分别填报企业产值和分行业小类产值。
2. 制造成本及构成
对于采用ERP(即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系统,下同)的企业,首先建立本企业材料分类与《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的对应关系,然后汇总填报企业及分行业小类产品的制造成本及构成。
如果某项原材料或外购半成品无法在《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中归类,可以使用《产品查询表》(电子版)查询。
对于未采用ERP的企业,根据企业财会部门、物资供应部门、车间的生产台账及报表等资料,确定企业及分行业小类产品的制造成本及构成。
(1)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
首先建立本企业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消耗目录与《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本小类产品的“基本生产台账”填报。
如果某项原材料或外购半成品无法在《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中归类,可以使用《产品查询表》(电子版)查询。
如果某种材料由属于不同行业小类的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且未核算各种产品具体负担多少,应采用合理分配方法将该种材料消耗在各种产品之间加以分配,然后再计入各产品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中。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产品重量(体积、产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析法等。
关于废品废料。
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废品及废料,按其性质或计入《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中的“金属废料和碎屑”或计入“非金属废料和碎屑”项。
对于企业出售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并冲减制造成本的废品废料,其销售收入以负值填入《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中的“废品废料”项。
关于《石化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
在《工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和《中国石化物料分类与代码》的基础上,编制了《石化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适用于执行《中国石化物料分类与代码》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重点调查单位等。
(2)其他制造成本项目。
根据企业(分厂、车间)的“基本生产台账”、“制造费用明细表”或制造费用明细核算资料,结合调查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填报企业和分行业小类产品的相应数据。
“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指标,如果可以分清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可以直接填写。
如果未核算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应采取合理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常用的方法有: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按产量比例分配以及按固定分配率分配等。
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确定。
3. 补充指标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应付职工薪酬,根据企业会计资料和统计资料直接填报。
四、逻辑审核关系
1.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各种一级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消耗之和
2. 燃料和动力=各种燃料和动力分项之和
3. 直接材料消耗=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燃料和动力+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其他直接材料
4. 其他直接费用≥支付给个人+上交给政府
5. 制造费用=各种一级制造费用项目之和
6. 经营租赁费≥房屋租赁费
7. 劳动保护费≥保健补贴、洗理费
8. 研发、试验检验费≥对外支付试验检验费
9. 水电费≥水费
10. 劳务费=劳务派遣费+劳务工资
11. 劳务派遣费=工资、社会保险费+劳务管理费
12. 邮政通信费≥邮政费+上网费
13.其他制造费用≥支付给个人+上交给政府
14.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表号:投113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字[2012] 75号
有效期至:2013年8月组织机构代码:□□□□□□□□-□2012年计量单位:千元(保留整数)
单位负责人:电话: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的调查范围为辖区内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
二、调查内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的调查内容为被调查单位2012年工业生产活动中购进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和燃料的来源地情况。
三、填报方法
本调查表调查的购进材料是指为满足本企业生产活动而购进的各种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和燃料。
原材料等可通过多种渠道购买,有的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可以直接从国外购进;有的企业则通过外贸部门代理,间接地从国外购进;有的企业从省内或外省的市场上直接购进。
无论企业从何处购进,只要是用于或准备用于本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材料,都应填报本调查表。
填报本表时,企业根据材料供应部门、进口管理部门等相关管理台账,按照“产地原则”列出各种购进材料的名称、价值以及生产地区。
对于从商业部门购进的材料,应根据材料包装物标注的产地填报;如果实在难以区分时,按照商业部门属地填报。
四、逻辑审核关系
1. 材料购进小计=各种分类材料购进之和
2. 购进额≥国内省外购进+进口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单位负责人: 电话:
统计负责人: 电话:
填 表 人: 电话: 报出日期:20 年 月 日
表 号 : 投 114 表 制定机关 :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 : 国统字[2012] 75号 有效期至 : 2013年8月
计量单位 : 千元(保留整数)
组织机构代码:□□□□□□□□-□
2012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的调查范围为辖区内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
二、调查内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的调查内容为被调查单位2012年生产产品的销售初次去向情况。
三、填报方法
本调查表调查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去向,不包括企业购进用于销售的产品。
填报本表时,企业根据销售部门的管理台账,首先列出本企业生产并销售的产品的名称、销售额、销往国内其他省和国外的销售额,然后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小类进行汇总填报。
如果无法确定产品所属的行业小类,可以利用《产品查询表》(电子版)查询填报。
对于销售到商业部门的产品,如果很难区分产品最终销售去向,可以根据商业部门属地填报。
四、逻辑审核关系
1. 产品销售小计=各种类产品销售之和
2. 销售额≥国内省外销售+出口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成本费用
2012年
一、企业基本情况
表 号 : 投 115 表 制定机关 :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 : 国统字[2012] 75号 有效期至 : 2013年8月 计量单位 : 千元(保留整数)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由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组织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和陕西调查总队负责调查,调查方法和填报说明另行下发。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表号:投116表组织机构代码:□□□□□□□□-□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单位详细名称:文号:国统字[2012]75号登记注册类型:□□□ 有效期至:2013年8月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的调查范围为辖区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重点调查单位。
二、调查内容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的调查内容为被调查单位2012年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及其构成情况。
三、填报方法
(一)填报原则
1. 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指调查表中所调查的成本为报告期内与利润表中的成本口径相一致(即与当期收入相对应)的实际成本,而不是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等其他形式的成本。
2. “不重不漏”原则
调查表中各成本指标是根据建筑业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
设置的各成本指标可能与企业会计实际采用的成本核算项目有一定差异,因此,企业在填报时,如果企业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成本项目与《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指标设置有差异,应按照“不重不漏”原则将会计核算中的成本项目进行必要加工填入《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
同样,“不重不漏”原则还适用于各调查表之间的指标。
例如:间接成本中的“物料消耗”与管理费用中的“物料消耗”虽然名称相同,但核算的对象却不相同。
间接成本中的“物料消耗”指施工中发生的物料消耗,而管理费用中的“物料消耗”则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物料消耗,所以填报时应分别填报。
若企业某成本费用项目是在间接成本中核算,但调查表间接成本未对该成本费用项目单独设立指标,就归入调查表间接成本项下的“其他费用”中;若某成本费用项目不是在调查表间接成本中核算的,即使调查表间接成本中列出了相应的指标名称,也不应在此填写。
(二)填报方法
1. 企业金额。
根据企业统计和会计核算等资料,分别填报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成本。
其中材料费只需填报小计数。
2. 企业所属行业大类的项目金额。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大类的项目有关详细资料,填报企业所属行业大类项目的建筑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成本及构成。
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1)如果被调查建筑业企业下设两个以上属于企业所属行业大类的施工项目,该建筑业企业可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的“建筑业企业过录表”。
过录表的基本结构为:主栏指标与《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的主栏一致,宾栏由“合计”、“项目1”、“项目2”、“…”组成。
设计过录表的目的是对各施工项目的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成本及其构成进行汇总,获得满足调查表填报要求的基础数据。
另外,为了使下设施工单位能够把握其消耗的材料与《建筑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的关系,建筑业企业应编制下设施工单位消耗的每种材料与《建筑业企业材料消
耗分类目录》的对照表。
如果某种材料无法在《建筑业企业材料消耗分类目录》中归类,可以使用《产品查询表》(电子版)查询。
(2)为了能够提供符合“建筑业企业过录表”需要的各施工项目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资料,企业所属行业大类的每个施工项目,需要设计两张过录表。
①过录表1:描述施工项目的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成本及其构成情况。
过录表1的基本结构与“建筑业企业过录表”基本相似,不同的是,主栏的“材料费”指标不设细项,宾栏只有“金额”一项指标。
表头指标的“填报对象”为施工项目的名称,与“建筑业企业过录表”宾栏所设“项目”的名称一致。
过录表1
过录表1的填报方法为,施工项目可以直接根据施工单位(或项目)《成本费用核算表》及其明细核算资料中的“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等项目填报。
②过录表2:描述过录表1中“直接成本”项下的“材料费”的详细消耗结构。
过录表2的基本结构:主栏为施工单位(或项目)消耗的各种材料,宾栏为各种材料的价值量、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