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门市华侨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门市华侨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B.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D.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乙烯
B. 吲哚乙酸
C. 脱落酸
D. 2,4﹣D
3.一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 )
A.食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葡萄糖酸钙溶液
D.青霉素
4.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B.同一株植物中,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C.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D.北方多小麦在冬季自由水比例逐渐降低,结合水比例逐渐上升,以适应低温变化
5.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垃圾经过分解者处理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解者在物质循环方面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某研究人员利用分解者处理一些生活垃圾时发现效果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3)2019年澳洲发生大火,其所过之处的环境和生态都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要恢复到大火之前的状态将花费很长时间,这中间要用到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6.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Ⅱ、Ⅱ)(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8.下列关于实验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自变量
B.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9.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求将其彻底水解得到的赖氨酸数和天门冬氨酸数()
A.Z-13,(W-12)/2
B.Z-12,(W-13)/2
C.W-13,(Z-12)/2
D.W-12,(Z-13)/2
10.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 a
B. b
C. c
D. d
1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有些是组成某些酶的基本单位
B.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
D.ATP是细胞中连接C3还原等放能反应和蛋白质合成等吸能反应的纽带
12.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B. 预实验能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减小实验误差
C. 用32P标记的磷酸可以验证线粒体内能进行ATP的合成
D.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设置了有氧的对照组和无氧的实验组
13.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不都小于10-8(mol/L)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相同数量的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1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 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
B. 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15.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图如下,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

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时,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
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D.将处于a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清水中,则该萝卜条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 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不属于神经递质
C. 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 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相矛盾
18.人体肝细胞中葡萄糖可以()
A.合成肝糖原
B.转化成脂肪
C.水解
D.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19.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定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相同
B.环境温度越低冷觉感受器越敏感
C.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20.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B.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消耗ATP
C.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或开关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其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如图1为科学家在某一水域中开展的轻度、中度、重度水葫芦入侵区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1)该水域中距离河岸远近不同地段植被的种类不同,这属于群落的_____。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_____,其随外来物种的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目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

(2)在轻度入侵区,水葫芦大量繁殖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减少,这是在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在重度入侵区,水葫芦每4天增加50%且呈“J”形增长,若初始数量为30棵,则60天后,种群数量N t=_____棵(只写表达式,不计算)。

(3)若该水域由于上游水库的建立,河水干涸,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_____(填字母)阶段开始。

(4)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____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2.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亲核蛋白从细胞质输入细胞核的过程如图所示,GTP是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的另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式和ATP类似。

(1)亲核蛋白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代谢越旺盛的细胞该结构数量越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亲核蛋白进入核内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NLS是一种能够和亲核蛋白结合的特殊短肽,NLS中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就会导致亲核蛋白在细胞质内不正常积累。

据图分析,NL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核孔和细胞膜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

(4)GTP中的G代表_________。

GTP分解形成的GDP通过核孔又运输到细胞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

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时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2)神经纤维兴奋时,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

(3)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

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

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

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
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25.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 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

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4)流经该果园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所固定的;在上述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
6.C
7.B
8.B
9.B
10.D
11.D
12.C
13.C
14.B
15.C
16.ABCD
17.BD
18.ABD
19.CD
20.AD
21. (1).水平结构(2).物种丰富度(3).减少(4).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或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5).群落(6).30×(1+50%)15 (7).次生(8).D (9).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2. (1).核孔(核孔复合体)(2).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越频繁,而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主动运输(4).转运时既需要载体蛋白,又消耗GTP分解释放的能量(5).与核孔复合体特异性结合,使亲核蛋白被运进细胞核(6).选择透过性(7).鸟苷(8).在细胞质内经呼吸作用用于重新合成GTP
23. (1).静息(2).由负电位转变为正电位(3).向右偏转(4).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5).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4. (1).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2).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3).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4).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6).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25. (1).果树→A→C (2). C (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4).化学信息(5).性别比例(6).种群密度(7).太阳能(8).果树(生产者)(9).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