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昌县多措并举促桃产业稳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41No.042024 China Fruit News
安徽:长丰草莓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长丰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北部,草莓种植起源于1970年,如今,生产规模已经从原先安徽省之首跃居为全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先后荣获“中国草莓之都”“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等荣誉,长丰草莓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3年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
目前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40万hm2,年产量超36万t,草莓品牌价值达102亿元。
长丰县草莓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是靠优质品种支撑。
2018年以来,长丰县每年列支草莓产业提升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的引进与推广。
长丰县草莓种质资源圃收集了全球232个草莓品种,为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草莓品种提供了丰富的种源,而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长丰县联合培育的“长丰红玉”已于2022年强势出道。
二是实现标准化生产。
积极与中科院、农科院等省内外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研发中心15处;依托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开发出全国首个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造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五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三是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以多元化强链条,培育休闲乡村旅游基地,建设畅天果缘、田峰草莓园、青峰岭采摘园、杨庙马郢等从事草莓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培育草莓休闲旅游业发展主体近50家,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近5亿元。
(赵玉山)
湖北:孝昌县多措并举促桃产业稳步发展
孝昌县是湖北省著名的桃产业之乡,2023年全县桃树种植面积达0.57万hm2,桃产业链综合产值16亿元。
近年来孝昌县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桃产业稳步发展。
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味、品牌”战略,以纳入全省“515工程”院士专家科技服务桃产业发展行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和引导桃产业种植大户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依托本地的资源和气候优势,坚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肉桃系列品种。
目前仅七仙红桃产业园就培育出了76个桃新品种(系),先后荣获5项国家级及12项省级发明专利,所制定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省桃产业标准,“孝昌血桃”在湖北省内红肉桃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在全县扎实开展桃种植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向群众传授科学技术,不断提高鲜桃种植水平,为桃产业注入科技力量。
联合省内外食品加工企业,陆续开发出了桃胶、桃木、桃肉、桃艺等系列产品,以及桃胶西米露、桃果脯、桃果汁、黄桃罐头、桃果酱等桃加工制品;协同木艺设计企业,将桃树枝干加工成桃木摆件、桃木剑等桃木工艺品,将桃树“吃干榨净”促增收。
充分发挥桃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双方的积极性,通过订单、股份、托管、务工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模式,让市场主体、农户等广大群众都参与到产业链中来,让农户更多地分享到产业发展收益。
截至目前,全县49个桃产业基地带共动2800户农户发展桃产业,基地农户年人均增收1250元。
(赵玉山)
湖北:科技服务水果产业链“515”行动
灾后恢复暨春管现场培训会在宜昌举办
本刊讯(郑文艳,特约通讯员谢合平)3月8日,湖北省科技服务水果产业链“515”行动灾后恢复暨春管现场培训会在宜昌市夷陵区举办。
2023—2024年度科技服务水果产业链“515”行动柑桔、葡萄团队负责人等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为水果产业灾后恢复和果树春季生产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2024年1—2月,湖北省经历了连续3轮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全省柑桔等水果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北省科技服务水果产业链“515”行动技术牵头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