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2(19份)-苏教版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父》知识点梳理
备课:胡秀霞审核:时珠峰
一、通假字。

渔父见而问之曰“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二、古今异义。

()颜色
..枯槁。

古义:脸色今义:颜色、色彩..憔悴,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圣人不凝滞
..于物。

古义:拘泥、执着今义:停止流动不灵活;凝聚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古义:行为高出于世俗今义:高高地举起
()可以
..濯吾足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够..濯吾缨、可以
三、词类活用。

()乃歌.曰名作动,唱歌
()鼓.枻而去名作动,敲打
()安能以皓皓之白.形作名,纯洁的品德
四、一词多义。

之:
()渔父见而问之曰。

代词,代指屈原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后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结构助词,的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而:
()渔父莞尔而笑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表递进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表顺承(表递进)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表并列
()鼓枻而去表修饰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表被动
()何故至于斯到
()葬于江鱼之腹中在
以:
()是以见放因为(是以:因此)
()安能以身之察察拿、用(意译为“让”)
()安能以皓皓之白用(意译为“让”)
()可以濯吾缨用来
举:
()举世皆浊我独清全,整个
()何故深思高举行为
()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游: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走
()游刃有余自由移动
()秦时与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交往,交游
与:
()子非三闾大夫与助词,表示疑问语气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咸与维新参与
见:
()是以见放被,表被动
()未得与项羽相见会见
()图穷而匕见同“现”,显露
五、特殊句式。

()子非三闾大夫与(判断)()安能以身之察察(定后)()自令放为(宾前、被动)()游于江潭(状后)()是以见放(宾前、被动)()屈原既放(被动)()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行吟泽畔(省略)()遂去,不复与言(省略)
六、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边游荡(徘徊)。

他在水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消瘦。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的人全都混浊,唯独我清白,众人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不被客观事物拘泥,而能随着世道变化不断改变自己。

既然世上的人都混浊,您为什么不搅浑那泥水而推波助澜呢?既然众人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薄酒呢?为什么您偏要思虑深远(忧国忧民),行为高出于世俗,让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灰尘。

怎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去受到外物的玷污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里、鱼的腹中,怎能让自己纯洁的品德去沾染世俗尘埃的污垢呢?”
渔父微微一笑,敲打着船舷离去。

唱道:“汉水清又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汉水浑又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于是(渔父)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