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实验诊断研究进展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丙型肝炎流行情况
•一般人群抗流行率: •估计感染人数: 万
目前经过血源的管理,丙肝发病率应当有所下降, 但有大量病人未被发现和治疗
(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抗体 流行率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甘肃
辽宁
北京 河北 天津
青海
西藏
>( 省) ~( 省) <( 省)
(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陕西 河南
四川 贵州
湖北
上海
浙江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广西
台湾
海南
我国基因型调查
、 型是主要的基因型,其检出率达%。 、 型检出率低,占%;其余为、、型的混合型。 、 检出率在<岁、~岁、>岁组分别为%、%、%。 、 在女性感染的比率较高(%),男性为%,差异
有极显著的统计意义(<)。 、 型在感染时间>年和<年病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感染的自然史
位 急性感染
痊愈
持续感染
稳定,慢性,无进展
有不同程度进展
呈严重进展
肝脏疾病终末期,肝细 胞癌,肝脏移植,死亡
,.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害性不容忽视
• 全球性流行 • 慢性化的危险性 • 临床诊断病例 • 肝硬化的危险性
• 肝硬化患者中肝细胞癌 的发生率
• 失代偿肝硬化年存活率 • 肝硬化相关性病死率
问题与挑战
美国: 在年以前, 临床诊断的 成人病例数 增加倍
高感染率、低诊断率
挑战!!
高慢性化率
中国: 挑战?!
无有效疫苗预防
认识不足
:
我 们 如 何 应 对 挑 战?
、制定中国丙肝防治指南:规范丙肝的筛查, 诊断和治疗。
、加强丙肝疾病和诊疗对基层医生的教育。 、重视临床一线对丙肝的筛查。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公众对丙肝的防范意识:
时间
■ ■ ■ ()
总 核心抗原
“总”抗原 抗

()
检验原理
通过对血清或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解离抗 原抗体复合物并释放出所有核心抗原,经固相 包被特异性抗体捕获后,再与酶标记抗体形成 双抗体夹心复合物,最后加入酶底物显色,以 产品规定的可见光波长临界值判断抗原检测结 果。
抗原基本原理
HR P
抗M体oA b
和检测的比较
样本储存的条件要求 样本的前处理试剂 特殊仪器要求 实验人员的训练 实验费用
普通 不需要
无 普通 低
特殊 需要 有 专业 高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 检测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可 以为血液安全,临床诊断提供廉价,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补充方 案
.检测丙肝抗原 .检测丙肝病毒 .联合检测:
、丙肝抗原的检测是抗窗口期及假阴性的补充,丙肝抗原 的定量检测是抗病毒治疗的评价指标。
、丙肝无疫苗预防,起病隐匿,丙肝抗原、抗体的联合检 测应成为常规临床检查项目,及早发现潜在病人。
、分型、检测是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确定疗 程,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杂交法、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核酸序列分析 法、酶切分型法、基因芯片等
感染丙肝病毒后各指标检测时间表
100 80 60 40 20 0
清学分型
Anti- HCV HCV- RNA HCV- Ag
Time
HCV RNA Window = approximately 11~13 days
HCV Ag Window = 12~14 days
—— ( 亿)
—— –
—— < —— 在感染后年内达 在感染后年内达
—— –年 (美国) (日本、台湾) —— % —— –年
. . .. . , , , , ()
的感染人数 临床病例?
发病隐匿 基层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丙肝检测没有纳入常规查体项目 确诊比较难,费用高 抗体的窗口期,的假阴性** ——临床诊断病例少
丙肝抗原检测
、丙型肝炎早期感染诊断指标 、丙型肝炎确诊指标 、丙型肝炎治疗评价指标 、丙型肝炎筛查指标
核心抗原的检测
感染过程
诊断用
早期检测 “筛查”

“总”抗原 “总”抗原 (抗体结合)
“游离”抗原


日年
时间
总 核心抗原
感染丙肝病毒后各指标检测时间表
灵 敏 度 早期检测
“筛查” “游离”抗原
和%(<) 。
感染:中国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HCV基因型在中国的分布以1b型为主,2a型为辅助
6a
II/1b
II/III
III/2a
H哈am密i
佳Jia木mu斯si Sh沈eny阳ang B北ei京jing
La兰nzh州ou
Ch成en都gdu Na南nn宁ing
N南anj京ing 长●沙
Wang Y, et al. J Med Viral, 1993,40:254-260 庄辉,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22:99-101
如媒体等。
近年来丙肝研究进展
丙肝分型、病毒复制、病毒变异等 慢性化机制、脂肪变性、癌变机理等 抗病毒治疗:型应答率;型应答率 特异性靶向抗病毒治疗(期临床)
实验室诊断进展
多抗原包被的抗体检测(第代抗) 的检测(第代)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筛查) 的基因分型 的检测 ——总之,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免疫学方法免疫印迹法
重组免疫印迹法( , )是批准的抗补充试验.主要是 解决试验中的假阳性问题。
目前广泛使用的一非特异性反应明显减少,敏感度显著提高(.)。 缺点是在操作上较困难,费时、成本
高,因此限制了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使用。
目前检测方法
抗 的检测 ——不能满足临床早期、准确、可靠的
要求。 实验操作复杂、费用较高、推广难
实验室检测流程
报告
阴性
阳性 > >
阳性比值< <

阴性
阳性
阴性
可疑
阳性
报告
报告
报告
其他结果评价 (如、)
报告 报告
丙肝确诊后的实验室检测
基因分型——选择抗病毒治疗防案、疗 效评价、确定疗程,预后判断
定量的检测——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丙肝抗原定量检测——即将上市,评价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
1. . . .
2.
...
3.
. ..
4.
, . ..
、有包膜,属黄病毒科,丙型肝 炎属。
、单股正链 ( ) 、½: 小时 、每日复制量: 兆 ()
病毒颗粒
的病毒命名
✓ 从非甲非乙型肝炎到丙型肝炎:
➢ 年间、诊断方法相继建立,人们发现还有一种引起输血 后肝炎的致病因子.
➢ 年纽约的对例术后病人随访个月人()发生了输血后肝炎 ,仅人与有关显然不是输血后肝炎的原因.
HCV Ag Window = 12~14 days
Anti-HCV Window = 70 days(3rd Gen) = 82 days(2nd Gen)
抗体检测应用的不足
目前国内主要应用抗检测抗体,经抗体筛选后 ,临床上仍有少量的输血后丙肝的发生。
主要原因
窗口期
丙肝抗体假阴性问题
.窗口期 .静默感染
实验室诊断方法
血清学试验 检测抗原
血清学试验 检测抗
定性试验、
诊断、监测 方法
肝纤维化非损伤试验
:
定量试验、 基因分型 肝活检
常用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心抗原检测 免疫学方法免疫印迹法() 免疫学方法血清学分型 分子生物学方法定量、定性 分子生物学基因分型方法型特异分型法、型特异探针
() ()
() ()

量பைடு நூலகம்高 低



持续 ()
持续 ()
持续 ()
支持自身清除 ()
支持发展慢性丙肝 ()
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分析
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肝病患者: ()
() 慢性丙型肝炎
抗 ()
对免疫健全的 ()患者,其中抗原、抗 () 阳性率 >
对某些透析或严重免疫缺陷患者, 尽管存在 复制, 但抗 (), 可诊断为感染者或慢性丙肝患者
M酶icr联ow板ell
抗HR抗P C体AonntjiuHgCatVedcAornetibody
样本处理
H抗CV A原ntigen Ant抗i H体CV core Antibody
不同亚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序列分析
四株单抗亚型检定
号()
号()
号()
号()
() .试剂质量 .其它
抗体检测应用的不足
、不能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临床上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抗病毒治疗不一定造成抗阴转,不能用 于抗病毒疗效的检测。
血清的检测
血清的定性检测: 容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产物易产生污染)
血清的定量检测: 缺点:降解容易出现假阴性 优点:可用于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与疗效监测
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分析
献血员或体检群体的筛查
若抗(), (), ()
为慢性丙肝或慢性感染者
若抗(), (), ()
为 “ 窗 口 期 ” (天)
“静默感染” ( )
是引起输血后丙肝的主要原因
总结
、丙肝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人民 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全球丙肝的流行情况
、的资料表明,全世界已有约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急性感染者中%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约%会缓慢进展为肝 硬化。%发展为肝癌。
、主要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至今还没有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问世,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
想。因此,建立一种针对的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 的检测方法,对于防止传播、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Anti-HCV Window = 70 days(3rd Gen) = 82 days(2nd Gen)
感染丙肝病毒后各指标检测时间表
100 80 60 40 20 0
清学分型
Anti- HCV HCV- RNA HCV- Ag
Time
HCV RNA Window = approximately 11~13 days
➢ 年月在东京会议上命名此种病毒为丙型肝炎病毒(),由 此引发的肝炎称之为丙型肝炎().
基因组结构
为单股正链病毒 `区、`区为非编码区 `与`间分结构编码区:区、、;非结构编码区: `区最保守,区较保守,/有高变区()
表 表达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基 因 氨基酸数目 抗 原
功能 核壳蛋白,高度保守 糖膜蛋白,在不同基因中高度变异 糖膜蛋白,在不同基因中高度变异 金属蛋白酶 蛋白酶和螺旋酶 不清楚 不清楚 复制酶 依赖的聚合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