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 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
越高。
创新思维能力及独立设计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备素养,为了实现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必须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
培养,创新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园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实施工作室教学制与全过程双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文就高职院校艺术设
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创新创业园的具体应用实践,希望可以为艺术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 创新创业教育 ; 研究 ; 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高
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创新创
业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高等院校通过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
学生的创业的主动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教育形式单一目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大多为商业买卖活动,艺
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长得不到体现,难以真正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锻炼,无法
发挥促进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常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但目前
很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课程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
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实践教学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而导致了该专业学生
实践的重复性和表层性,仅仅对岗位技能进行训练无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职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
1.2 师资队伍薄弱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的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工作一般由就业指
导教师及专业教师担任,缺乏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
但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与真实
的企业就业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多数教师对于企业的运作模式、岗位需求等
的了解并不够全面,因而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也比较低。
于此同时由于教
师自身实践能力与企业就职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了艺术专业实践
课程和实训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
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
1.3 教学内容不完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相较于一般高校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比较高。
但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编制及课程方案的设
计大多由校内教师完成,缺乏相关企业的参与,教材中创新创业内容大多集中于
理论层面,对成功或失败创业案例的剖析不够全面、深刻,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
创新理念和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园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构建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
育的重要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等院校通过
创新创业园的建立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创新创业园可以视
作为学生实训和创新创业教育而服务的平台。
创新创业园对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
模式进行了革新,丰富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
以利用创新创业园学习到更多实用技能和职业技巧,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学生的
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创新创业意识也会有所提高。
于此同时学生在创新创业
实训活动中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可以更好地处理
创业中所遇到的挫折,提高了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2 双导师教学模式的实行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双导师制的实行可以切实有效
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即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为学生配备
校内的专业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各一名,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可以通过校外教师的指导对其进行实践,实现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
企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双导师制的实行是培养
学生艺术设计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校内教师指导具有突出的优势。
两位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教学任务,校内导师主要职
责是夯实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和设计操作技巧,校外指导老师则要让学生通过日
常的操作训练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创新
能力。
2.3 采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
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室与学校的教学环境和企
业的职业环境都不同,工作室可以视作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中转站,是学校人才
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工作室制教学可以实现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理
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融合。
为了确保工作室制教学方法试试的有效性,艺术
设计的专业教师需要先明确具体的项目,并组织学生积极进行项目的研发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社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自身的
实践能力也得到的锻炼,创新创业的意识也会更加明确。
此外一个项目的研发需
要学生的长期的相互配合,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这
些也是学生创业中极为重要的精神品质。
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
过程中,将创新创业园与工作室教学进行结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学习
的内容会更加广泛和深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
于学生创业成本的降低和创业成功率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
于艺术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业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
校要积极实现创新创业园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结合,结合艺术设计专业人
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效果,促进学生设计专业能力、创业意识和
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单群 .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现——以人文艺术系艺术专
业为例 [J]. 艺术科技 ,2017(30).
[2] 胡克 . 高职创新创业实践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
( 项目编号: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资助项目 (Hjyjg2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