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的基础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的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与“答谢中书书”中的“答谢”意义相近的是:
A. 感恩
B. 道歉
C. 拒绝
D. 赞赏
2.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A. 王安石
B. 苏轼
C. 欧阳修
D. 曾巩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二、填空题
1. “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一词体现了作者对中书省
官员的尊敬。
2. 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自比为“_________”,表达了自
己谦逊的态度。
3.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提到自己“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勤学苦读的品质。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阐述“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
2. 请列举“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所提到的几种读书方法。
3. 请分析“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翻译题
五、阅读理解题
余闻之,自唐以来,世之治经者多矣。
其所发明,固已美矣。
然
有二失:繁而寡要,劳而少功。
余欲为其简且易者,删其繁芜,撮其
枢要,以为一书,使学习者一览而尽得之。
1.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2. 作者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部书?
3. 请简要分析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判断题
1. “答谢中书书”是王安石为了感谢中书省官员推荐自己而写的
一篇文章。
()
2. 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主张读书要精读,反对泛泛而读。
()
3.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认为自己的学问成就完全是依靠天赋,与后天努力无关。
()
七、连线题
请将下列作者与其作品进行连线:
A. 王安石 1. 《答苏辙书》
B. 苏轼 2. 《答谢中书书》
C. 欧阳修 3. 《答朱亥书》
八、名词解释
1. 中书省
2. 假借
3. 愚诚
九、古诗文默写题
1. “_________,_________。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2. “_________,_________。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十、作文题
请以“读书与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读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体会。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感恩
2. D. 曾巩
3. C. 元朝
二、填空题
1. 敬畏
2. 蒲柳之姿
3. 刻苦勤奋,夜以继日
三、简答题
1.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主要表达了对中书省官员的感谢之情,
同时阐述了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和读书的方法。
2.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提到的读书方法包括:精读、反复揣摩、记笔记、与他人交流等。
3. 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圣贤的读书经历,突出了自己勤学苦读的形象,以及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四、翻译题
1. 我年幼时喜欢学习,家里贫穷,没有书可读,每次都向有藏书
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录,计算好日期归还。
2. 希望陛下怜悯我的愚诚,满足我微小的心愿,或许我能侥幸保
全余生。
五、阅读理解题
1.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了治经者存在的两个问题:繁杂而缺乏
要点,劳累而功效少。
2. 作者编写这样一部书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学习内容,去除繁杂,
提炼要点,使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
3. 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编写一部简明扼要的书籍,以便学习者
能够高效地学习。
六、判断题
1. ×
2. √
3. ×
七、连线题
A. 王安石 2. 《答谢中书书》
B. 苏轼 1. 《答苏辙书》
C. 欧阳修 3. 《答朱亥书》
八、名词解释
1.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负责起草诏令、管理文书等政务。
2. 假借:借用他人的书籍或物品,特指借用书籍进行学习。
3. 愚诚:谦辞,指自己的忠诚或诚心。
九、古诗文默写题
1.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十、作文题
(此题答案因涉及个人体会,故不提供标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