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读书笔记
阅读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阅读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a2a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1.png)
阅读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阅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篇1司马迁的《史记》,贯通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年璀璨的礼貌,生动的描述了三千年大大小小的一些史事。
读过这本书,让我深深得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伟大,令我心存敬意。
史记的生动描述一向鼓励我们的写作,以及我们祖国的发展,史记一出来,可谓是洛阳纸贵啊。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会有辉煌的成就。
《史记》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祖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
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
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境也在为之而改变。
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简便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历史旅行,读者像是穿越了时空,成了一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仿佛在和司马迁应对面的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细细阅读的经典!是一本既生动趣味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阅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篇2《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
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
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
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
史记读书笔记10篇
![史记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3cca60f8c75fbfc77db2aa.png)
史记读书笔记10篇导读:《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下面我们来看看史记读书笔记10篇,欢迎阅读借鉴。
史记读书笔记1 《史记》这本书不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传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南闯北,呕心沥血完成的旷世巨作。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那敢于和君主斗智斗勇的苏秦。
苏秦原先穷困,所有人都嘲笑他,最后,他却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勇气,用那三寸不烂之舌,让燕王将整个国家托付给他。
联系生活,再想一想我,我虽然有足够的勇气,可是,我的毅力,在吗?我不知如何判断,便想起了往事。
以前,我总是一件事没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可不知怎么了,我却很想看书!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书看了起来!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
我应该把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把每一件事做得完整快速,还要保质保量。
才能进步更快,超越自我。
不仅学习是这样,日常生活也要这样做。
《史记》告诉我很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史记读书笔记2 今天,我终于把《史记》这本书看完了。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汉朝,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个性,生动语言,优美文让我们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之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讲话,深深地被他语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长了知识丰富了头脑,它是一本既生动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我爱这本书。
史记读书笔记3 《史记》是我国历史名著,文化瑰宝。
史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史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5bbbc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e.png)
史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史记读书笔记1在许多本教师规定的海量阅读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史记》,因为它的里面有一个个能改变人心灵的历史故事。
《史记》中有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平原君列传》中的《赵胜惜才》,表达了平原君赵胜的知错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为他能博览群书,归纳出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
其次是因为他能在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后,加上那几句振奋人心的话,真是让人无法挑剔,赞叹不已呀!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之后,太史公写道:假使韩信可以谦恭让步,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韩信是一个英雄,原来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从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经显现出了自己的光辉,就不要太骄傲,不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记》里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这本书振奋了我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启发了我的人生,还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心灵!史记读书笔记2《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
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
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拟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创始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仁慈,肯为别人付出。
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表达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
《史记》读书笔记10篇
![《史记》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bd71a5901020207409c64.png)
《史记》读书笔记10篇《史记》讲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到西汉武帝年间共三千年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那么,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史记》读书笔记,供大家阅读参考。
《史记》读书笔记1 今天我读了《史记》里的大禹的故事。
尧在位期间,洪水泛滥,尧任命大禹的父亲鲧担任治水的领导工作。
后来鲧因为治水不力,被虞舜流放到羽山。
虞舜听说大禹贤明能干,又令大禹负责治水。
大禹到任后,他吸取父亲的治水教训,努力实践,他认为父亲用堵的方法治水是行不通的,必须用疏通的方法才能根治洪水。
他不辞辛劳,日夜苦干。
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大禹不避风霜雨雪,总是在奔波劳碌,忙于治水。
他的儿子生下来后,他也没回家去看一眼。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他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
那个做父亲的不爱自己的子女啊?他多么想进家门去看一看,科室治水的工程在等着他,天下的黎民百姓在看着他,他不能因私废公。
于是他毅然转过身,带着治水的人顶风冒雨上路了。
在治水期间,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去看一下。
后来,洪水终于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向大湖、大海。
大禹这种为了黎民百姓不辞辛劳治水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史记》读书笔记2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十分悠久,文明的传承归功于历史书籍的记载,在数不清的历史书籍中《史记》功劳最大,最近我读了《史记》,感受颇深。
《史记》是我国西汉时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里面详细记录了从五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读《史记》,我知道了“大舜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禅让”、“刘邦约法三章”等历史故事的真实情况。
我还知道了“指鹿为马”、“完璧归赵”等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都源于《史记》的记载。
读完《史记》,一个个历史事件好像在我的眼前发生过,历历在目,让我惊叹不已,好像穿越千年。
读《史记》让我感动的还有司马迁的精神,他为了完成《史记》,在监狱中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写下了五十二万字的辉煌巨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宝库。
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
![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db6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篇1在许多本教师规定的海量阅读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史记》,因为它的里面有一个个能改变人心灵的历史故事。
《史记》中有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平原君列传》中的《赵胜惜才》,体现了平原君赵胜的知错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为他能博览群书,归纳出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
其次是因为他能在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后,加上那几句振奋人心的话,真是让人无法挑剔,赞叹不已呀!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之后,太史公写道: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我的功劳,不自恃自我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我以前一向以为韩信是一个英雄,原先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从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经显现出了自我的光芒,就不要太骄傲,不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记》里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这本书振奋了我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启发了我的人生,还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心灵!读《史记》的读书笔记篇2《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并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
以前,我认为刺客可是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明白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并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我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
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更有那之后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350字优秀范文5篇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350字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107be81711cc7931b71692.png)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350字优秀范文5篇《史记故事》原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上面记载和考查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故事》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以及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领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
那么史记故事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史记故事读书笔记35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一当我看完这本书时,爸爸就告诉我这本书是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提炼出来的《史记故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它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故事》的原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从十岁就学习古文,经过多年积累,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根据电脑资料显示:《史记》原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上面记载和考查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故事》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以及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领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
有《周公治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字千金》、《少年项羽》、《破釜沉舟》、《约法三章》、《指鹿为马》······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每个字里都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浩荡于天地之间的禀然正气。
《史记故事》既是对先秦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后人了解西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本历史巨著十分好看,读了一遍还想再读一遍。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二受了酷刑后的司马迁身上伤痕累累,数不胜数,手指头被夹的和胡萝卜一样粗,一样红。
司马迁坐在狱里,忍着剧痛,有时在伤心的哭泣,有时在深沉的叹息,有时在心底充满了倔强的呐喊。
司马迁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几次想撞墙而了此残生,可是司马迁转念又想:父亲在临终时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史记》读后感(精彩6篇)
![《史记》读后感(精彩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c52fc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8.png)
《史记》读后感(精彩6篇)《史记》读书笔记篇一我读的《史记》,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的白话本。
这本书只节选了30篇史记中的故事。
古人说过“一叶而知秋”,读《史记》我完全可以领略《史记》的历史、文化的精深。
仰望夜晚的苍穹幽深而遥远,繁星闪烁,又使多少人沉醉其中,迷恋、憧憬,感慨万千。
《史记》犹如这深邃的夜空一样给人思考、哲理,前车之鉴的警醒。
走进《史记》一个个帝王将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谈笑风生跃然纸上。
跟随他们的脚步,我目睹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留下的串串印记。
有的人圣德,有的残暴,有的英武,有的昏庸,······帝尧禅让开启圣德,商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无不揭露其有多残暴,周厉王防民之口,让百姓道路以目的暴虐无道,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昏庸,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的风起云涌的治国策的较量,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成为古今文学典范。
这也许就是母亲说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文化树的根基。
只有这如此丰厚的根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一点也不假。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让我们这些后辈明白:身处绝境拼死一搏的能量有多么巨大!我们要多思考、多实践。
每一个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都是一种启迪;每一个故事我们领会之后,都将变成我们的一种智慧!我读了至少五遍《史记》才敢拿起笔写这篇读后感,因为他的厚重、智慧、仁德,不容许我亵渎!《史记》读书笔记篇二前不久看了王立群老师的读史记,其中就说到了项羽的故事,项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可以这么说项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重要的功劳,中国历史上许多成语与他有关系,我们熟知的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都是与他有关系的。
项羽的祖父是楚国著名的大将军项燕,项羽的父亲没有在史记中记载,项羽是由他的伯父项伯养大的,项羽小时候对读书没有兴趣。
史记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史记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f4563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b.png)
史记读书笔记(精选10篇)史记读书笔记(精选10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读书笔记(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记读书笔记1《史记》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人誉为史家之绝唱。
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它,我就觉得在和一个活人谈话。
司马迁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
司马迁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他忍辱负重的精神被后人传诵,《史记》和其他史书不同,他把黄帝到汉武帝这几千年间的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而不仅仅是罗列帝王将相。
史记这本书很伟大,作者更伟大。
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人”,就一定要读《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很重要,以为只有读这篇文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和名师传授。
如果说《太史公自序》是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
因为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比如说为国着想的蔺相如,南征北战的廉颇,性情暴躁的秦始皇等等。
优美的语言使我彷佛进入了那个时代,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位置改变,主人公喜则喜,主人公忧则忧。
紧张刺激的情节让我身临其境,我一会儿变成了攻城拔寨的大将,一会儿变成运筹帷幄的军师,一会又变成伶牙俐齿的说客。
我陶醉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名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种规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智慧。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请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历史中洞察规律,通晓过去,把握现在,主宰未来。
史记读书笔记2《史记》读后感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史记》的故事,从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记》见面,《史记》读后感作文。
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
![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3367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史记的读书笔记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史记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的读书笔记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先谈《史记》。
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
司马迁,好人。
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就这样,史记塑造了一个一个的经典人物。
比如始皇帝嬴政,汉高祖刘邦,春秋首霸齐桓公还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后汉书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这是我最喜欢的故事,卧薪尝胆,这是卧薪尝胆的节选,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这个意思是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劳累地思索着,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
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
他降低身份对待下面有贤能的人,对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摘抄10篇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摘抄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280c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9.png)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摘抄10篇1. "刘邦躲过陈胜吴广,其后成为汉朝的开国君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充满变数,有时候接受失败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它会带来新的机遇和转机。
"2. "项羽最后被刘邦打败,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虽然实力强大,但过度自信和骄傲会导致败局。
谦逊和谨慎才是成功的关键。
"3. "曹操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的个人品德却备受质疑。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才华和能力只是成功的一部分,道德和正直同样重要。
"4. "孔子一生求学不辍,为了传承和弘扬礼乐教育,他四处行走讲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持之以恒和不断学习是成为卓越人物的关键。
"5. "韩信野心勃勃,但却无法得到刘邦的信任,最终被废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信任是建立成功合作关系的基石。
"6. "秦始皇绞杀知识分子,焚书坑儒,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保护和尊重知识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
"7. "孟子提出仁义道德的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德和人伦关系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8. "陆贾为了拯救秦国,四处奔波,去寻找合适的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识人和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的重要品质,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9.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书编纂工作,遭受各种困难和苦难,却没有放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和坚守原则是作为学者和研究者的必备素质。
"10. "项羽败给了刘邦后,被关押在剑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力量和背后的支持是脆弱的,要保持警惕和明智的判断力。
"。
《史记》读书笔记15篇
![《史记》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0f18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5.png)
《史记》读书笔记15篇《史记》读书笔记1《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倾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故事》中所选的故事都是《史记》中的'精华,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
通过这本厚厚的书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统治天下的秦始皇、勇猛的项羽、聪明的晏子、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计的孙武等等。
但是,让我最喜欢的是勾践的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
勾践忍辱负重,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
勾践在躺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每天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
就这样勾践经过了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
他告诉我们:失败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
《史记故事》是一本好书。
它让我们从小就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
这本书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退缩,都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我们美好的梦想!《史记》读书笔记2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
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
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
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五篇
![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92e7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1.png)
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五篇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五篇《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五篇,欢迎查阅!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1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中有这样一本书,它记载着宏大祖国的复兴,记载着中华民族艰辛的历程,记载着从征讨蚩尤到舜传晓位,记载着本纪、世家、列传。
这本永不腐朽的经典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贯穿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喜爱的英雄是项羽和勾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
我观赏的刺客是专诸、聂政、还有荆轲等人,对君王赤胆忠心,一心为君。
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旧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我印象最深的谋士是韩信,从小忍辱负重,念念不忘曾经关心过自己的人。
在他的第一场战役里,就以胜利告终。
他的一生中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四周楚歌等战役,无一失败。
关于韩信的一生有一副极佳的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前半句讲的是萧何和韩信的故事,萧何是韩信一生中的贵人,也可以说断送了韩信的的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后半句中的两妇人,讲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就是韩信小时候,给他一饭之恩的老婆婆,吕后就是刘邦的妻子,后来杀害了韩信……《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细细阅读的经典!是一本既生动好玩又能增长学问的值得一看的好书!史记中国历史故事读书笔记2我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最终读完了《史记》。
《史记》读书笔记5篇
![《史记》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b3114e0912a21615792942.png)
《史记》读书笔记5篇史记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之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小学生史记读书笔记五篇,快来看看吧。
小学生史记读书笔记一翻开历史的鸿章《史记》,颤抖的双手暴露了我此时此刻的感动。
在那个崇尚武力的年代,知识被搁置。
司马迁仍背负着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
经过多次转师,在熟读万卷书的同时,又开始行万里路——一次两年的全国漫游,为《史记》得到许多第一手资料。
但他可谓是命运多舛,因为为李陵说情,身陷囹圄,遭受宫刑。
但这也阻止不了他的脚步,尽管屡遭坎坷,但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最终完成了这一鸿篇巨着,中国纪传体之典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一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我不得不感动,无法不感动于他的坚持,以当时的条件,没有电脑可以查资料,没有书籍可以参考。
我可以想象,一个二十岁的书生背着一个沉重的书箱,一个一个人的拜访,一个一个地点的考察,一个一个字的记录的场面。
想想如今,在发展的如此进步的今天,还有部分同学一听见写作文头痛,闹心。
再想一想一个五十多万字的文章,这份坚持值不值得你去动容,去感动?细细的咀嚼着精神食粮《史记》,精神的充实体现了我此时此刻的感动。
“士为知己者死”,书便是司马迁的知己吧!他的一生都贡献在了写作上。
都说文人之不幸乃文学之大幸,他多舛的命运使他拥有着常人没有的经历。
使《史记》刚开始的深广宏富,醇厚典雅,自然过渡到后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
他没有因荆棘刺身而后退,没有因侮辱和误解而颓废。
这份坚持怎能不让我感动?闭眼静静的回味着《史记》的余韵,内心的悸动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感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不畏强权,敢于发表意见。
尽管受尽欺辱,但仍没忘自己的夙愿。
他坚持揭露当朝王权好恶,这种正义的坚持,怎能不让我感动?缓缓合上《史记》,慢慢的消化着,消化着,但仍无法平息我此时此刻的感动。
史记故事简短读书笔记5篇
![史记故事简短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67897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b.png)
史记故事简短读书笔记5篇史记故事简短读书笔记篇1在你眼里,英雄应该是怎样的?有人说:“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个人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岂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师说过,有人主张成败论英雄,有人主张君王草寇论英雄。
在我眼里,《史记》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英雄传——命运不济的英雄,成就霸业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春秋战国是货真价实的乱世,又是人才英雄辈出的大时代。
有一群人不想在乱世浮生,成为了《史记》里叱咤风云的辩士英雄。
而苏秦便可以称为其中的超级辩士了。
他主张合纵,游说六国联盟抗秦,从而挂六国相印,名震于下。
虽然《战国策》里对苏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确,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学,苏秦更没有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等等。
但这些并不重要,《苏秦列传》依然很有文学价值,因为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像苏秦一样的纵横家们,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推销自己的独特见解,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君王、赢天下的。
纵横捭阖的即使不是苏秦,也一定会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来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说,苏秦的智慧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他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各国和平共处了十五年,没有了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他游说时,立论之前先铺垫,否定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并警示;一个赞颂,一个类比,一语点明实行合纵之策;然后,正反论述如何实行合纵之策。
最终成就了六国军事联盟。
他可真是气势磅礴、雄辩方法多变的超级英雄!然而,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纵横家都能成为英雄。
大时代的纵横家亦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无品行之人。
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的辩士提出的见解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学习辩士们“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权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帮助我们看清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
有关史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
![有关史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81ff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6.png)
有关史记的读书笔记(优秀5篇)有关史记的读书笔记篇1这一篇顾名思义,写了两个人,屈原和贾谊。
两个的早年经历和个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学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诬陷抵毁,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罗江自杀身亡,贾谊流放长沙抑郁而死。
简单的说这一篇就是这样。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记述屈原和贾谊的*诗词,大抵都是悲愤喊冤之辞,“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总之,是这个世界错了,我没错,世既不容我,我将离世而去。
这两人都是饱学有才之人,但在人格上都有缺陷,早年太得志,没经过挫折,一旦失意,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嗯,不要骂我,我的确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痛,不过学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客观分析,容不得半点姑息。
屈原所受的不公平际遇有伍子胥惨吗?有范雎惨吗?他们都可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为什么他不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的确是极其不完善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怀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诬陷抵毁从此失意的39;有识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诗词引发古今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屈原的不如意的际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个性,当然还有他的文学造诣成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成就,所谓忧愁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有关史记的读书笔记篇2《史记》读书笔记《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读书笔记《史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有被人民深深爱戴的英雄,如屈原、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等;也有以强凌弱,窃取战果的奸雄,如项羽、刘邦、赵高、董卓、吕不韦等;还有各朝各代统治者。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蔺相如。
在赵国强大的势力下,秦国不得不与赵王会晤。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10篇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75a381b52acfc788ebc936.png)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10篇史记故事读书笔记1我看过一本书——《史记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没听说过这本书吧,不过《史记》总听说过吧。
其实《史记故事》就是由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历史,包含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小故事的《史记》,在后人的改编下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故事》。
史记故事》中包含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有着不同品质,其中我最喜欢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发生的故事,它说的是:蔺相如当了赵国的相国职位超过了廉颇,廉颇不服当众说:”我是赵国的大将多年来出生入死立过许多战功,而他蔺相如原本是宦官手下的门客,就凭一张嘴皮子竟爬到我头上来了!他要是碰到我我一定要当众出他的丑。
“并处处为难于蔺相如。
蔺相如不但不生气还处处让着他,并对人说:”我所以对廉将军这样忍气吞声,宽容退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危难放在首位,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啊!“当廉颇知道后懊悔不已,马上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去请罪。
从此将军和相国成了生死与共的知心朋友,将相二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心想:古代的大将军都能知错就改,为什么我们犯了错不能勇敢的承认错误,寻求内心的坦然呢?史记故事读书笔记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负重,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此书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包罗广泛,体大思精,全面而客观的叙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面貌。
《史记》读书笔记8篇
![《史记》读书笔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beaf0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e.png)
《史记》读书笔记8篇《史记》读书笔记8篇《史记》是一部明写历史的书籍;是一本体现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书籍。
下面给大家分享《史记》读书笔记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史记》读书笔记1始而苍荣的历史,映照着盛世的余晖。
大江东去,卷席着千年的尘浪。
落木潇潇,黄河滚滚,风呼啸,马蹄急,五千年的风尘无法将她湮没,她就在这里。
轻启扉页,此书,名曰《史记》。
人文初祖,公孙轩辕,血战蚩尤。
中华文明自此发端,炎黄子孙从此傲立于世。
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天下为家,大夏王朝四百年的光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六百年殷商,成汤兴起,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几经兴衰却终了于武王伐纣,大周又揭开了另一页属于它的历史。
西周末年,幽王无道,为博美人一笑,点烽火,戏诸侯。
青铜编钟敲响了大周王权的丧钟,诸侯争霸,几百年春秋,又是几百年战国。
一杆杆旗帜的倒塌,一座座城墙化为灰烬,一个个马革裹尸的生命,无数个家庭的妻离子散,无数次边境国界的推移,王侯势力的此消彼长。
尊王攘夷,问鼎中原,齐晋秦宋楚。
三家分晋,时代的更迭换来了另一种局面,七雄争霸,合纵连横。
春秋战国的更迭终于结束了一个龙腾万里的时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咸阳秦皇两千年哉!长剑舞当空,绘江山壮阔诗篇。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其谁夸!灭六国而并天下,千里铜铸城墙,帝王万世基业,谁人能奈我何?设郡立县,同轨同文,小篆隶书,圆形方孔,前无古人的功绩最终成就了始皇,成就了一个朝代的辉煌。
秦末农民起义踏碎了泥泞的道路,也踏碎了秦帝国的统治。
项羽三年灭秦,划天下而封诸侯,成为掌握着秦王汉兴国家命运的西楚霸王。
楚汉相争又带来了四年的战火与硝烟。
汉祖刘邦,最终成为天下共主。
汉,又是一个繁盛的时代。
在《史记》中,我寻觅到了古贤人的踪迹。
感慨着当时的惊心动魄,思量着曾经的纷纷扰扰,也真切的感受到历史的豪迈,悲壮与心酸,更体会到了华夏民族不屈服的勇气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故事读书笔记
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
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
一、认识生字词。
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
在查字典时
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
(初读)
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
三、画出精彩词句。
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
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
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
(细读)
四、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
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
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
(精读)
五、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
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
(精读)
六、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
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
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
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精读) 注意事项:
批注的字体不要太大,字数不宜太多,内容要精炼,但语句一定要通顺,意思要完整。
批
注的位置有眉批(题目旁边)、旁批(正文旁边)、尾批(文章结尾处)。
班级:国二乙座号:5号姓名:吕维祥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由西汉司马迁所撰写.作者根据「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做实地采访并收集资料而写成.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故事分本纪年表书世家及列传五类.记事从中华民族始祖炎黄二帝开始到汉武帝末共有三千年的历史.
由於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史官所以自小司马迁在耳濡目染下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一旦遇到问题司马迁总会追根究底.如果书本上找不到答案他便会求教他人或亲自实地考察以辨真假.当司马谈罹患重病时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再三叮咛他继承父业.也因此司马迁痛下决心要完成父亲的遗志编写史记.
在人物描写上司马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赞美或生气或同情不一而足使东方朔晏婴等历史人物个性分明栩栩如
生.而这也是史记的特色之一.此外在史记的故事中我发现君主常误信谗言杀害忠良.看来所谓的「忠言逆耳」对任何人都适用的.阅读史记除始我们了解朝代的兴替外更可以让我们汲取教训未来做人处事可千万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题目:老年感怀
班级:国二乙.
座号:5号
姓名:吕维祥
老师姓名:孟凤梧
随著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在步入老年后行动都会变得迟缓身体健康也会大不如前了.既然衰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常轨也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所以临老时心态的调整就变得很重要了.与其生命以风烛残年的姿态结束不如加添一些色彩使生活变得更多彩多姿.
年青时的生活态度决定了老年时的生活品质.怎麼说呢有些人仗著年轻身体好常吸菸喝酒吃槟榔结果老年时百病丛生苦不堪言.也有人年轻时无所事事虚掷光阴;结果退休养老时既无怡情养性的兴趣也无自给自足的老本.
既然人都有年老之时因此就应该未雨绸缪.平时不但多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