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其分析
摘要
本次实验我们测定了橘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试验中,通过2,6-二氯酚靛酚对维生素C的滴定从而测定了橘子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我们测得橘子的维C 的含量是20.46mg/100g,相对较低。
经查阅资料,讨论后发现维生素C在空气中易氧化,而且不同成熟程度、品种、新鲜程度、生长地、测定温度等客观因素也会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一、前言
实验目的:
测定橘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从而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
水果中以猕猴桃含量最多,在柠檬、桔子和橙子中含量也非常丰富;蔬菜以辣椒中的含量最丰富,在番茄、甘蓝、萝卜、青菜中含量也十分丰富,野生植物以刺梨中的含量最丰富,每100克中含2800毫克,有“维生素C王”之称。
维生素C为无色晶体,味酸,溶于水及乙醇,不耐热,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日光照射后易被氧化破坏,有微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分解,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
故维生素C制剂应放在干燥、低温和避光处保存;在烹调蔬菜时,不宜烧煮过度并应避免接触碱和铜器。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DCPIP),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所以,当溶液从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如无其它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试剂和器材
○1试剂
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 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g/mL): 准确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
最好临用前配制。
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250mg 2,6-二氯酚靛酚溶于150mL含有52mg NaHCO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25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4℃)约可保存一周。
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2材料
橘子1只
○3器材
锥形瓶100mL(⨯2);移液管10mL(⨯2);容量瓶100mL(⨯1);250mL(⨯1);50mL(⨯5);微量滴定管5mL(⨯1);研钵;漏斗;纱布。
操作方法
○1提取
水洗干净整株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20g,加入20mL 2%草酸,根据实验设计需要处理样品,然后用研钵研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纱布可用少量2%草酸洗几次,合并滤液,滤液总体积定容至50mL。
○2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9mL 1%草酸,用微量滴定管以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不褪色,即达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克抗坏血酸(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3样品滴定
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10mL, 分别放入2个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
另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滴定。
数据记录与处理
1、标准滴定结果
用0.1%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抗坏血酸溶液,得到以下数据(表一):
表一 0.1%2,6-二氯酚靛酚的标准滴定
表二多种蔬果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
数据处理:由结果得
1ml抗坏血酸需要的染料(0.1%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体积为
V*=(5.30+5.45)/2-0.10=5.275ml
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质量为T=1*1/5.275=0.19mg
2、多种水果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本组试验我们选取了橘子作为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维生素C含量测定。
同标准滴定操作相似,用0.1%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对样品进行滴定,得到以下数据(表二,图一),并由公式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100mg/100g样品):
附公式:
(-)100
C mg/100g A B
V V C T
D W
⨯⨯⨯
⨯
维生素含量(样品)=
式中:V A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V A=4.41mL)
V B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V B=0.10mL)
C为样品提取液的总毫升数;(C=50mL)
D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毫升数;(D=10mL)
T为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由操作二计算出);(T=0.19mg)
W为待测样品的重量。
(W=20.012g)
注意事项
(1) 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2) 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
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min。
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变提取液稀释度。
(3)提取的浆状物如不易过滤,亦可离心,留取上清液进行滴定。
五、讨论与误差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我组测得的桔肉维生素C含量为20.46mg/100g,相对偏低,分析其原因为:
1、研磨时,研磨的不完全,过滤使得纱布上有残余;
2、滴定时,滴定管有微小漏液,导致结果数据有误差;
3、可能受到橘子成熟程度、品种、新鲜程度、生长地、测定温度等客观因素;
4、由于操作不熟练,整个操作不够迅速,滴定过程超过了2min,导致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从而测定的结果偏小。
六、思考题
1.为了测得准确的维生素C含量,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为什么?
(1)过滤后纱布尽量用少量2%草酸多洗几次以保证维生素c基本析出;若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2)为了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min。
(3)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变提取液稀释度。
2.试简述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
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众多氧化还原反应。
可促进细胞间质的完整,保持细胞间质的完整,增加毛细血管壁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具有还原性,有保护酶系的巯基以避免被毒物破坏的作用,可用于铅、汞、砷、苯等的慢性中毒和放射线病;大量维生素C有中和细菌内毒素,促进抗体合成,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有影响;维生素C对增强鱼的抗病力有重要作用。
本品蛋白结合率低。
少量贮藏于血浆和细胞,以腺体组织内的浓度为最高。
肝内代谢。
极少数以原形物或代谢物经肾排泄,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维生素C主要用于由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全身淤点,齿龈、肌肉、关节囊及浆膜腔等出血症状的坏血病。
同时可增强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用于结核病、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感染性休克的辅助治疗;缓解应激、解暑热;改善种公畜精液质量;防治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症的治疗以及氨基甙类对第8对脑神经的损害。
此外还可用于各种贫血、肝胆疾病的辅助治疗;促进创伤愈合;缓解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