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11-24T08:47:04.568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9期10月中作者:何双喜[导读] 水资源和农业发展及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源,加大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对提高农业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需要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实施的意义,分析了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落实途径。
汉滨区月河灌区管理处何双喜陕西省安康市 725021
摘要:水资源和农业发展及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源,加大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对提高农业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需要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实施的意义,分析了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落实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管理;问题;优化对策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田灌溉用水和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大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的落实工作,才能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良性发展。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对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进行探究。
一.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实施的意义
目前,加大农田灌溉管理工作,能有效地提高人员灌溉用水的调度力度,充分发挥基层部门的职能,帮助基层群众,更好地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才能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实现增收,形成良好的农业灌溉机制。
能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强化群众对农田灌溉用水的意识在整体上调整灌溉机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实现农田灌溉用水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灌溉效率不高
一直以来,农民群众在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使用的水都是周边水库、堰塘、河流的水资源,然而大多数的农民缺乏节约用水意识。
他们错误的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大部分都会存在农田灌溉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浪费严重现象,就算是基层政府介入管理,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1]。
2.管理模式落后
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但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水利灌溉管理部门在思想观念束缚的情况下,在水利灌溉管理中仍然以防汛、抗旱、工程管理、征收水费等作为主要职能工作,没有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对水利灌溉模式进行创新。
同时,在具体管理中水利灌溉管理部门仍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
在促进农业用地节水灌溉和节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投资。
特别是推广各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灌溉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我国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显然不足,特别是农业灌溉用地的维护和农业节水项目的建设资金。
在发展过程中,在许多领域,先进的灌溉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使用,缺乏设备维护所需的资金。
水资源保护项目的建设也非常缓慢,这无助于农业用地灌溉和节水。
4.管控对策不全面
灌溉工作在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种植户还是以传统的灌溉形式开展工作,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率较低,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影响到农业灌溉工作的有效开展,没有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
5.农民节约用水意识不足
目前很多区域在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形、地质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农田在分布过程中并不科学,在无形中提高了灌溉的难度,在实际灌溉作业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水资源浪费现象,使得整个灌溉用水的效率较低。
不仅有地形因素,还包括灌溉所使用的设备、人员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使得水资源利用系数大大降低,针对山区丘陵等区域,由于经济和设备落后,无法提高现有的灌溉效率。
三.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落实的途径
1.完善水价体系
在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用水体系。
针对当前的经济环境,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用水评价体系,才能使得水价制定更加的科学合理,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
在改革过程中要实现灌溉用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用水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当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水费计收制度,提高农民的用水意识。
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灌溉用水管理方法。
一方面,需要帮助当地的群众居民全面了解灌溉用水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灌溉用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流动性,这和封闭水资源管理模式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水权利益制衡机制,实现农民群众也能参与到灌溉用水管理过程中。
另一方面,在进行水价体系完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任何事物的管理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进行农田灌溉用水落实过程中,应该通过充裕的资金,确保管理政策和水价体系的顺利落实[2]。
2.打造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在水利工程灌溉管理中需要相关人员转变以往的灌溉管理模式,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通过优化水利灌溉管理模式来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一方面,提升相关部门和农民的灌溉意识,引导其深刻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科学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制度,不断优化灌溉管理模式。
3.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对于老化失修的节水设备,及时更新,加大农用地节水设备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在建设的初始阶段,有必要完成计划并划分连续的建设区域。
首先,要先建立重要的大规模粮食生产基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其次,要对灾区进行合理调整。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的灌溉制度,确保每个地区都能达到收获标准,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季节。
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影响生态环境。
有必要将区域水资源条件结合起来。
同时,要在相关生产报告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发展新的灌区[3]。
4.优化农田灌溉的整体管理机制
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水价机制,确保用水合理性。
在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水务公司改革和水资源分配使用的一致性。
此外,政府也应针对当地水资源情况积极制定水费计收制度和要求,强化全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水资源的管控效果。
对农田灌溉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优化,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发挥效果。
5.实现水利灌溉管理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是解决水利灌溉管理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让农田水利灌溉发展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加快农村灌溉设施建设,将政府投资、专业经营和农民投资结合在一起,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水利灌溉管理领域形成以政府部门投资为主、农民用水者协会和会员投资共同辅助的多元化水利灌溉管理投资机制。
同时,强化水费的征收管理,对于拖欠水费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相应处罚。
6.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灌溉项目管理效率,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有必要为农业生产发展不同阶段的企业选择灌溉模式,如一般的“以人为本”模式。
其次,要提高农民对科学灌溉的认同意识,将农业节水项目和节水灌溉工程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土地灌溉管理模式。
此外,应在每个地区采取节水措施,以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
最后,要建立示范节水灌溉基地,以促进节水设备的广泛使用。
结束语:
灌溉农业用地是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用地灌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大,与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
然而,在许多地区,灌溉土地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水管理意识太低。
这些问题无助于灌溉农地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水资源保护的发展。
因此,应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以节约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多数农民对节水和保护环境的认识,同时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孔德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9,(10).
[2]冯效霞.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5).
[3]张培甜.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
作者简介:何双喜,1969.10.20,男,汉族,陕西安康人,大专。
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