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 2O 。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 并还原CuO 。
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 ,后加热CuO ,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 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 中CO 与CuO 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 ,防止空气污染(5)CO+CuO △Cu+CO 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 ,后加热CuO ,目的是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 的现象是①B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 ,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 中CO 与CuO 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 △Cu+CO 2 考点∶考查制取CO 并还原CuO 。
2.活性氧化锌(ZnO )粒径介于1~100nm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
某科研小组利用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 和ZnO ,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回收铜,并制备活性氧化锌。
(查阅资料)()()4324422Z ZnSO +n +2NH H O
OH NH SO ⋅↓;
()4323424ZnSO +4NH H O
Zn NH SO +4H O ⎡⎣⎦
⋅⎤;()22Zn OH ZnO+H O △
常温下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氢氧化物 ()3Fe OH
()2Fe OH
()2Zn OH
()2Cu OH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6.0
4.7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9.0 8.0 6.7
(实验设计)设计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__。
(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不选用高锰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_____。
(5)完成操作2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②_______;③灼烧。
(交流反思)(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锌外,还可以获取的有用副产品是(写出化学式,并指明其用途)________。
【答案】过滤 24
42CuO+H SO CuSO +H O ;2442ZnO+H SO ZnSO +H O 置换
反应 Cu 、Fe 将4FeSO (2Fe +)氧化成()243Fe SO (3Fe +),以便在后续操作中将溶液中的铁元素除去 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加入适量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 至8.0 过滤、洗涤、干燥 23Fe O 作颜料、()442NH SO 作化肥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验设计:
(1)操作1是使不溶性物质氢氧化铁和其他可溶性物质分离的过程,为过滤;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目的是使氧化铜和氧化锌完全反应进入溶液,主要
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42=CuO+H SO CuSO +H O 、
2442=ZnO+H SO ZnSO +H O ;
(3)由于加入铁粉前是硫酸铜、硫酸锌以及剩余的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反应的反应分别为:44Fe+CuSO =Cu+FeSO 和2442=F Fe+H SO SO +H e ↑,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置换反应。
反应后,由于加入的铁过量,所以滤渣含有剩余的Fe ,同时还有生成的Cu 。
(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 4FeSO (2Fe +)氧化成()243Fe SO (3Fe +),以便在后续操作中将溶液中的铁元素除去;不选用高锰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5)()2Zn OH 沉淀完全时的pH 为8.0,故操作2的实验步骤为:①加入适量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 至8.0;②过滤、洗涤、干燥;③灼烧。
交流反思:
(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锌外,
()3Fe OH 受热可得到23Fe O ,可作颜料,以及()442NH SO 可作化肥,故还可以获取的有用
副产品是:23Fe O 作颜料、()442NH SO 作化肥。
3.“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 2、Fe 2O 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 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请你从化学视角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1)据了解,发射前8h 开始加注火箭第三级使用的燃料液氢和液氧.其中液氧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液氢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液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写出液氢燃烧方程式________.
(2)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________(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________.
(3)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A中CO还原Ti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________.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________.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小勇同学进一步探究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10g钛铁矿样品进行实验,待完全反应后,用磁铁吸引铁粉,并称得铁粉的质量为5.6g,试求算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
【答案】助燃作燃料密度小2H2+O22H2O不易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2CO+TiO2Ti+2CO2CO有毒,对空气有污染CO与容器内空气混合,点燃后可能会发生爆炸先通一段时间CO,同时点燃C处的酒精灯,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A 处的酒精灯(或先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氧气具有助燃性,火箭中的液氧起助燃作用,液氢是燃料;氢气的密度小,质量轻,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液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2)月球上没有氧气和水,故不易生锈。
(3)①CO与TiO2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钛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2CO+TiO2Ti+2CO2;②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A装置中应该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在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的燃烧而引起爆炸;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和A装置中爆炸,应该先通一段时间CO,同时点燃C处的酒精灯,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或先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x=8g
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8
10
g
g
×100%=80%
答: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
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
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蜜饯葡萄酒食糖水果干巧克力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0.35g/kg0.25g/L0.1g/kg0.1g/kg0.1g/kg0.05g/kg
SO2与硫酸工业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是SO2的获取和转化。
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
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
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
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
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_________g/kg。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有S、________和H2SO4。
(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________。
(5)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 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答案】0.1 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SO2、SO3氨水 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表格可知,食糖中SO2的最大残留量为0.1g/kg。
(2)文章中第三段第二行说明了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SO2的原因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3)由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示意可知,含硫元素的物质有:S、SO2、SO3、
H2SO4。
(4)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
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故工业制硫酸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处理方法,用氨水吸收。
(5)A、煤块粉碎并不能改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
B、对燃煤进行脱硫显然可以降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故B正确;
C、煤改气或改电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故C正确;
D、合理的循环使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BCD。
5.(1)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
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N2O4)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和水蒸气组成。
试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酸,这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为
_________。
【答案】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可燃性苯+氧
气u u u u u u u u u r
点燃
二氧化碳+水联氨+四氧化二氮
u u u u u u u u u r
点燃
氮气+水乙醇+氧气
u u u u u u r
酶
醋酸+
水
【解析】
【详解】
苯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
苯的化学性质有: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可燃性;
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
..表达式:苯+氧气u u u u u u u u u r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在四氧化二氮中燃烧反应氮气和水蒸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联
氨+四氧化二氮u u u u u u u u u r
点燃
氮气+水;
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酸,酒精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
成了醋酸和水的文字
..表达式为:乙醇+氧气u u u u u u r
酶
醋酸+水。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菠菜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近年来,有关“菠菜豆腐”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钙吸收率方面。
菠菜中富含易溶于水的草酸,若单独吃菠菜,其中的草酸会结合胃内食糜中的部分铁和锌,还能够进入血液,沉淀血液中所含的钙。
而将豆腐与菠菜同食,豆腐中的可溶性钙与菠菜中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CaC2O4)沉淀,既能够保护食物中的铁和锌等元素,还能保证人体内的钙不被草酸结合。
因此,豆腐与菠菜同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搭配。
研究人员以新鲜菠菜和新鲜豆腐为材料,进行了“菠菜豆腐”烹调方法的研究。
(实验1)探究菠菜质量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2)探究菠菜焯水时间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用100g豆腐和250g菠菜(焯水时间不同)制成菜肴,测定每100g“菠菜豆腐”中可溶性钙的
质量,结果见下图。
以上研究表明,烹调“菠菜豆腐”时,如能适当减少菠菜的比例,并预先将菠菜焯水,则豆腐中钙的吸收率将会显著提高。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_________(“钙单质”或“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A .维生素
B .糖类
C .蛋白质
D .油脂
(3)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钙元素 C 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 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 CaC 2O 4 CaO + CO↑+ CO 2↑
【解析】
(1)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蛋白质。
(3)根据题给信息,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 2O 4 高温
CaO
+ CO↑+ CO 2↑
7.阅读下列科普知识: 家庭燃料的变迁史
家庭燃料的变迁印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柴,80年代烧蜂窝煤,90年代大多数家庭用上了罐装燃气,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燃气。
家庭燃料经过了一次次的变革,体现了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材料1:木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基本元素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和微量的矿质元素。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各种木材成分不一样,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着火点也不固定,范围为200℃-290℃。
材料2:蜂窝煤是一名叫王月山的伙夫发明的,他观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烧不旺时、只要拿
根铁棍一拔,火苗就会从拨开的洞眼窜出,火一下就旺起来了。
后来,他用煤粉做煤球、煤饼时,有意在上面均匀地戳几个通孔,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
材料3:灌装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经加压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
使用时气态液化石油气经减压器减压后送至燃具。
材料4:省城太原最早使用的管道燃气为煤气。
水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水煤气是由水蒸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而获得的。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天然气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2004年以后我省大部分地区陆续使用上了天然气。
家庭天然气的使用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从燃烧条件分析,生火时木材比煤容易点燃的原因是____。
(2)蜂窝煤相比于煤球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是因为_____。
(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
(4)气态液化石油气加压能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_____。
(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写出一条家庭燃料天然气取代煤或水煤气的优点____。
(6)氢能源作为理想燃料的突出优点是资源丰富、发热量极高、无污染,但氢能源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_____。
【答案】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蜂窝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加充分甲烷其原因
是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C+H2O 高温
CO+H2使用方便、安全,无污染生产成
本较大
【解析】
【详解】
(1)从燃烧条件分析,生火时木材比煤容易点燃的原因是: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各种木材成分不一样,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着火点也不固定,范围为200℃-290℃;
(2)蜂窝煤相比于煤球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是因为:蜂窝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加充分;
(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4)气态液化石油气加压能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分子间间隔大,容易被压缩;
(5)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
CO+H2。
写出一条家庭燃料天然气取
代煤或水煤气的优点:使用方便、安全,无污染;
(6)氢能源作为理想燃料的突出优点是资源丰富、发热量极高、无污染,但氢能源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是:生产成本较大。
8.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
[Cu(H2O)4]SO4·H2O或CuSO4·5H2O],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蓝色晶体,即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胆矾或蓝矾,它并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逐渐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硫酸铜粉末,给硫酸铜粉末继续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如图为胆矾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硫酸铜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上可用于电镀、定氨催化剂,无水硫酸铜用作脱水剂和气体干燥剂;农业上可与熟石灰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用于杀菌剂;医疗上可用于检测贫血及作催吐剂。
硫酸铜可以通过不同种方法制得,比如,下面的方法便可以制取硫酸铜。
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对于人和动物都可因误食一定量而导致死亡,所以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
(1)硫酸铜溶液呈现为蓝色的原因是___。
(2)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存在的颜色变化是___。
(3)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在制备硫酸铜流程中,过滤后的溶液是___硫酸铜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5)关于硫酸铜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五水合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50
B 胆矾受热至102℃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C 无水硫酸铜可作气体干燥剂
D 硫酸铜的水溶液也称作为波尔多液
【答案】其水溶液存在水合铜离子白色变为蓝色 2CuSO4650℃2CuO+2SO2↑+O2↑饱和 AC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可知,蓝色硫酸铜溶液呈现为蓝色的原因是其水溶液存在水合铜离子;
(2)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可知,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存在的颜色变化是白色变为蓝色;
(3)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给硫酸铜粉末继续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可知,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650℃2CuO+2SO2↑+O2↑;
(4)在制备硫酸铜流程中,得到结晶后剩余的溶液时饱和的,所以过滤后的溶液是饱和硫酸铜溶液;
(5)A 五水合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32+16×4+5×(1×2+16)=250,故A正确;
B 根据“胆矾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胆矾受热至102℃时质量不变,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即没有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故B错误;
C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可知,无水硫酸铜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气体干燥剂,故C正确;
D 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的,硫酸铜的水溶液不能称作为波尔多液,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本题通过硫酸铜性质、制法、用途的介绍,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信息。
9.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钢”“火法炼钢”。
“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
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的是_____(填标号)
A 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 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 锡石(主要成分SnO2)
D 黄铜矿(玉要成分CuFeS2)
(2)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____(填“强”或“弱”)。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火法炼铜”产生的能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
Fe+CuSO=Cu+FeSO SO2
【答案】BC 强44
【解析】
【详解】
(1)
A FeC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 Sn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 CuFeS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根据“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可知,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强;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Fe+CuSO=Cu+FeSO,根据“‘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程式是44
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硫(SO2)。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10.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为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以下途径。
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NH2)2]、甲醇(CH3OH)等资源。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