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认读并书写文中的生字词,如“揠、苗、助、长、筋、疲、力、尽”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不可
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揠苗助长的错误做法。

2、教学难点
(1)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类似揠苗助长的错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小时青青腹
中空,长大头发蓬蓬松,姐姐撑船不离它,哥哥钓鱼拿手中。

”(谜底:竹子)
2、竹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可是呀,有一个人却想让
禾苗快快长大,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结果却事与愿违。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讲解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
理解。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和注意事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3、逐段分析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理解“巴望”一词的意思,体会那个人急切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那个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那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如何?
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那个人的劳累。

(4)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引导学生明白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会带来不良后果。

(四)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那个人为什么会做出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情?
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揠苗助长的事情,应该如何避免?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寓言故事,并简单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2、教师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书籍,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六)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明白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2、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吸取教训,不要做揠苗助长的傻事。

(七)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3、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急于求成的经历,写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揠苗助长》这一课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时,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同时,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可以更加细致,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故事的寓意。

以上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划,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