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曾兴雯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电⼦线路期末复习曾兴雯版
第⼀章
1、⽆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传输媒体
2、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对接收信号的选择放⼤作⽤主要是有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器来完成,当信号频率改变时,只要相应的改变本地振荡信号频率即可
3、⾼频电路的基本内容:⾼频振荡器、放⼤器、混频和变频、调制与解调
4、反馈控制电路:⾃动增益控制、⾃动电平控制电路、⾃动频率控制电路、⾃动相位控制电路
5、⽆线通信系统的类型:A、按照⼯作频段或传输⼿段分类: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B、按照通信⽅式分类:双⼯、半双⼯、单⼯C、调制⽅式的不同分类: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D、传送消息的类型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或话⾳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
6、⾼频电路中要处理的⽆线电信号有三种:消息(基带)信号、⾼频载波信号、已调信号。
前者属于低频信号,后两者属于⾼频信号
7、⽆线电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谱特性、传播特性、调制特性
第⼆章
1、⾼频电路中的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都属于⽆源线性元件
2、⾼频电路中得基本电路:⾼频振荡回路、⾼频变压器、谐振器、滤波器。
实现信号传输、频率选择、阻抗变换等功能
3、⾼频振荡回路:
A、简单振荡回路:只有⼀个回路的振荡电路。
分为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
串联适⽤于电源电源内阻为低内阻的情况或低阻抗电路。
当频率不是⾮常⾼时,并联谐振回路应⽤最⼴。
B、抽头并联振荡回路:激励源或负载与回路电感或电容部分连接的并联振荡回路。
可通过改变抽头位置或电容分压⽐来实现回路与信号源的阻抗匹配或阻抗变换。
与外电路相连的部分电压与回路总电压之⽐为抽头系数:
C、耦合振荡回路:主要指双谐调回路,通常有互感耦合和电容耦合两种。
耦合振荡回路在⾼频电路中的主要功能:⼀是⽤来进⾏阻抗转换以完成⾼频信号的传输,⼀是形成⽐简单振荡回路更好的频率特性
耦合系数:
耦合阻抗:
次级回路对初级回路的反映(射)阻抗:
耦合因⼦:A=kQ,Q为初次级回路相同时的品质因数,A=1为临界耦合,A<1为⽋耦合,A>1为过耦合
初次级回路相同且为临界耦合时,回路带宽:,矩形系数:
4、变压器是靠磁通交连或者靠互感进⾏耦合的
5、⾼频变压器与低频变压器的不同:(1)为了减少损耗,⾼频变压器通常⽤磁导率⾼、⾼频损耗⼩得软磁材料做磁芯(2)⾼频变压器⼀般⽤与⼩信号场合,尺⼨⼩,线圈匝数较少
6、传输线变压器:利⽤绕制在磁环上的传输线构成的⾼频变压器,是⼀种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相结合的组件。
传输线变压器主要⽤于传输⾼频信号的双导线或同轴线扭绞绕制,有传输线和变压器两种⼯作⽅式。
传输线的特点:利⽤两导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形成⼀电磁波的传输系统。
传输线的⼯作⽅式的特点:在传输线的任意⼀点上,两导线上流过的电流⼤⼩相等、⽅向相反。
两导线上电流产⽣的磁通只存
在于两导线间,磁芯中没有磁通和损耗。
第三章
1、⾼频⼩信号放⼤器的功⽤:放⼤各种⽆线电设备中的⾼频⼩信号,以便进⼀步变换和处理。
⾼频⼩信号放⼤器分类:A、按频带宽度:窄带放⼤器、宽带放⼤器B、按有源器件:以分⽴元件为主的⾼频放⼤器和以集成电路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器
对⾼频⼩信号放⼤器的要求:(1)增益要⾼(2)频率选择性要好(3)⼯作稳定可靠(4)噪声系数要⼩
2、性能参数:(1)电压放⼤倍数K:
(2)输⼊导纳:
(3)输出导纳:
(4)通频带与矩形系数:
3、稳定性是放⼤器正常⼯作的前提,影响放⼤器正常⼯作的原因是反向传输导纳,它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端,引起输⼊电流的变化。
当回路谐振时,
若负电导使放⼤器输⼊端的总电导为零或负值时,则即使没有外加信号,放⼤器输⼊端也会有输出信号,即产⽣⾃激
4、提⾼放⼤器稳定性的⽅法:⼀是从晶体管本⾝,减⼩其反向传输导纳,⽽是从电路上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使它单向化,具体⽅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中和法:通过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输⼊端之间引⼊⼀个附加的外部反馈电路来抵消晶体管内部参数传输导纳的反馈作⽤
失配法:通过增⼤负载导纳,进⽽增⼤总回路导纳,使输出电路失配,输出电压相应减⼩,对输⼊端的影响也就减⼩。
常⽤的失配法是⽤两个晶体管按共发—共基⽅式连接成⼀个复合管。
5、电磁⼲扰的耦合途径:(1)电容性耦合(2)电感性耦合(3)公共电阻耦合(4)辐射耦
6、⾼频信号的功率放⼤实质:在输⼊⾼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频功率。
7、⾼频功率放⼤器的主要特点:⼯作在⾼频状态和⼤信号⾮线性状态
8、⾼频放⼤器的⼯作原理:A、为了保证在C类⼯作,基极偏置电压Ubb应使晶体管静态时⼯作在截⾄区,其值⼀般为负。
输⼊激励信号为⼤信号,三极管⼯作在截⽌和导通(线性放⼤)两种状态下,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均为⾼频脉冲信号。
B、为了保证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选⽤谐振回路做负载,滤除⽆⽤的频率成分,使输出电压与输⼊电压波形相同。
选择谐振回路做负载,还具有阻抗匹配的作⽤,使负载上得到较⼤的功率。
第四章
1、反馈性振荡器:有放⼤器和反馈⽹络组成的⼀个闭合回路,放⼤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络做负载,是⼀调谐放⼤器。
反馈⽹络⼀般是由⽆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络。
为了能产⽣⾃激振荡,必须有正反馈,即反馈到输⼊端的信号和放⼤器输⼊端的信号相位相同。
2、⾃激振荡的条件:环路增益为1
3、振荡器要正常⼯作必须满⾜以下条件: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
A、平衡条件:T(jw)=K(jw)F(jw)=1
振幅平衡条件:决定振荡器输出振幅⼤⼩相位平衡条件:决定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B、起振条件:⾃激振荡的起振条件为T(jw)>1
起振的振幅条件:
起振的相位条件:即为正反馈条件
振荡器由增幅振荡过渡到稳幅震荡,是由于放⼤器的⾮线性完成的
C、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稳定条件:
要使振幅稳定,振荡器在其平衡点必须具有阻⽌振幅变化的能⼒
相位稳定条件:相位变化必然引起频率变化
4、回路谐振时回路应呈纯阻性:X1+X2+X3=0
5、振荡器能否振荡的原则——射同余异
(1)X1和X2的电抗性质相同
(2)X3与X2、X1的电抗性质相反
6、电容反馈振荡器:
7、电感反馈振荡器:
电容和电感反馈振荡器的⽐较:
(1)两种线路都简单,容易起振
(2)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输出波形⽐电感的好
(3)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最⾼⼯作频率⼀般⽐电感的⾼
(4)电容反馈振荡器⼀般情况下为点频⼯作,频率变化范围⼩;电感可以波段⼯作,变化范围⼤
8、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由于外界条件变化,引起振荡器的实际⼯作频率偏离标称频率的程度,是振荡器的⼀个很重要的指标。
通常定义为在⼀定时间间隔内,振荡器频率的相对变化
9、频率稳定度在数量上通常⽤频率偏差表⽰,指振荡器的实际与指定频率之间的偏差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10、按时间间隔长短不同,频率稳定度分为:长期稳定度、短期稳定度、瞬时稳定度
11、振荡器的问稳频原理:(1)回路谐振频率的影响(2)
12、提⾼频率稳定度的措施:(1)提⾼振荡回路的标准型(2)减少晶体管的影响(3)提⾼回路的品质因数(4)减少电源、负载等的影响
第五章
1、频谱的搬移电路⼀定是⾮线性电路
2、⾮线性电路的分析法:(1)⾮线性函数的级数展开分析法(2)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3、就⾮线性器件的输出电流和输⼊电压的关系⽽⾔,是线性的;但是他们的系数却是时变的。
第六章
1、调制:⽤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某个参数的过程
2、振幅调制分为:普通的调幅⽅式(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制(SSB—SC)
3、为了使已调波不失真,调制度m应⼩于或等于1
4、频谱的中⼼分量就是载波分量,与调制信号⽆关,不含消息
5、AM调制是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两侧,在搬移过程中频谱结构不变,这类调制⽅式属于频谱线性搬移的调制⽅式。
6、调幅波的功率:
7、DSB信号波形与AM波形⽐较,有以下特点:(1)包络不同(2)DSB信号的⾼频载波相位在调制电压零交点处
8、SSB信号特点:(1)包络与调制信号的包络形状相同,填充频率移动了Wc(2)双⾳调制时,每⼀个调制频率分量产⽣
⼀个对应的单边带信号分量,它们间的关系和单⾳调制时⼀样,振幅之间成正⽐,频率则线性移动。
9、单边带调制从本质上说是幅度和频率都随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式
10、调制分为⾼电平和低电平调制。
⾼电平调制:将功放和调制合⼆为⼀,调制后信号不需要再放⼤就可直接发送出去,主要形成与AM信号。
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集电极—基极组合调幅
基本⼯作原理:利⽤改变某⼀点击的直流电压以控制集电极⾼频电流振幅
低电平:调制与攻放分开,调制后的信号电平较低,还需经功率⽅法后达到⼀定的发射功率再发送出去。
实现⽅法:(1)⼆极管电路(2)利⽤模拟乘法器产⽣普通调幅波
11、DSB信号的产⽣采⽤低电平调制。
DSB调制电路分为:⼆极管调制电路、差分对调制器
12、SSB调制信号是将双边带信号滤除⼀个边带形成的,主要有滤波法和移相法两种
13、振幅解调⽅法分为:包络检波(只适⽤于AM)、同步检波(DSB和SSB必须使⽤)
14、混频:⼜称变频,也是⼀种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使信号⾃某⼀个频率变换成另⼀个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