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电视浅谈文论
基于数字移动电视新技术新发展的探讨.doc
![基于数字移动电视新技术新发展的探讨.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9cd2a304a1b0717fd5ddcb.png)
基于数字移动电视新技术新发展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电视技术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别的行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数字移动电视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不但实现了电视技术的革命,更加创新了原有的运营模式。
关键词数字移动电视;信息技术;数字化数字移动电视在当今社会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们不必坐在家中,就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到高清、精彩的电视节目。
这是由于移动数字电视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在空中通过无线信号覆盖的方式,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与丰富的电视广播节目传送到数字移动电视的接收机上,所以即使人们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依然能够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到清晰的声音与图像信息。
1 数字移动电视技术的应用特征及优势2数字移动电视的系统组成结构我国当前大多数移动电视系统应用的都是欧洲的DVB-TCOFDM标准,这个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字导频信号,同时以比数据高出3dB的功率将信号发射出去。
由于大量的导频信号散布在数据信息中,能够对信道特性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的估计,从而有效减少多径导致的码间干扰。
[2]除此之外,欧洲系统还采用最新的“保护间隔”技术,以此来抵御多径造成的影响。
由此可见,保护间隔技术与大量导频信号的穿插是其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
而当前数字移动电视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前端系统:这一系统主要负责制作与编辑节目、控制播出、数据协议转换、视频与音频编码以及单频网适配等工作。
[3]对于前端编辑、制作、播出能可以采用原有的电视台设备改造后进行利用,然后再适当增加编码、复用等相关设备。
传输网络:通常说来,系统前端与发射系统并不在同一处,在当前单频网的模式下,还有多个发射系统。
而传输网络系统的任务主要是负责传统数字电视码流至发射系统中,同时还要完成码流的同步与恢复等任务。
发射系统:这一系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同步变频、调制、滤波以及通过馈线传输到天线中,从而实现快速的地面传输。
移动电视多媒体的发展论文
![移动电视多媒体的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ad844c51e79b89690226b5.png)
移动电视多媒体的发展论文摘要: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关键词:编码;复用;DAB-T;传输码流黄河电视台与辽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移动多媒体试验平台的数字全固态发射部分的合作,面向全省整体规划开展移动电视项目,由移动电视的播出前端统一提供节目源,将全省各地市车载移动电视和客运站LED大屏幕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运营,既可以利用移动数字电视的多频道特性分别播出不同的节目给予不同的终端,也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中播出相同的广告,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组合,在很好的减少我们投资的同时,有效提升我们的项目收益率,更好地为全省人民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007年中国黄河电视台在山西晋中等地做了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主要对多媒体的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有了现实的体会,黄河电视台与辽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合作在山西晋中电视台办公楼建立发射塔利用DS-38频道1kW功率搭建并开通了DMB-T实验平台,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山西地面手机电视播出的技术模式:数字大功率单点发射,一次性覆盖晋中地区。
完成节目经编码压缩复用转播省内6套电视和6套广播的发射模式,实现了将原有模拟发射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省级广播电视的覆盖,同时我们还为今后发展数字电视多媒体广播积累了经验。
项目目标为:利用1个8M模拟频点,分期实现上述区域的移动电视单频网覆盖;建立省级播控中心,采用H.264编码方式,利用山西移动公司的传输链路、机房、发射塔等设施,使用户享受到移动电视带来的全新体验。
浅谈数字电视发展所呈现的突出优势与意义
![浅谈数字电视发展所呈现的突出优势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380a00255270722192ef79e.png)
浅谈数字电视发展所呈现的突出优势与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逐步走进这个社会,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显著标志,在信息领域中,广播电视数字必不可少。
数字电视的优势众多,如:清晰度高、高质量、更真实、耗能低、抗干扰、信号多、功能丰富、保密性好等。
因以,数字电视得到广大手中的认可。
因自身的优势,数字电视得以迅速发展,一步步走进人们生活,打开全国市场。
一、改朝换代,数字电视是信息大爆炸的产物历经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几个程序后,我们能看见电视节目,而这一过程,采用的即是数字技术。
1.与传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优势众多:1.1画面清晰,音频良好,有较强的干扰能力。
在接受信号时,数字电视几乎没有干扰,即使是噪声积累效应,也无法影响其信号传播。
信号强度良好,失真度很低,电视画面清晰度很高。
1.2能收到更多信号,观看更多电视节目。
在原有的电视频道下,还能收到更多电视节目,频道涉及广泛,且保质保量。
资源利用率颇高,受众可任意选择电视节目,更具个性化。
1.3功能广泛,业务设计广。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以往模拟方式不能满足的需求,数字电视都可能达成。
电视网站、交互电视、股票行情与分析、视频点播等,都可能实现。
电视互动,数字新业务,也将逐渐发展起来。
2.由此可见,数字电视替代模拟电视,指日可待2.1数字电视的发展迎合了时代的要求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一路走来,模拟电视走过了70个年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模拟电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新技术变革势在必行。
现如今,全球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电视受众将“被动接受”化为“主动接受”,他们需要的是自由,互动和个性,这对数字电视产生了更大的要求。
高清晰度、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节省频率资源、增加电视频道数、降低了传输成本等,都是数字技术需要达到的技术。
数字电视的颇多优势,对我国电视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推动下,我们有成为电视强国的趋势。
可见,数字电视的发展迎合了时代的要求。
浅谈数字电视
![浅谈数字电视](https://img.taocdn.com/s3/m/8495c049f01dc281e53af060.png)
浅谈数字电视摘要:数字电视是时下人们谈论最多的热闹话题之一,但由于缺乏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加之一些相关报道及文章介绍中的报道又是似是而非的概念,诸如“数码电视”、“全数字电视”、“全媒体电视”、“多媒体电视”等,使大众感到困惑,茫然不知所措。
本文就此向大家禅阐释数字电视。
关键词:概念现状方向规划目前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广播电视行业,数字电视以其高质量、高容量、交互性好、增值业务承载能力强等优势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美国、日本和欧盟都针对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广播电视数字化计划。
在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工作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迅速发展。
一、数字电视的概念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
基于DVB技术标准的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用户管理技术能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做得尽善尽美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节目选择和更好的节目质量效果,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l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
按具体的方式可以分为五类:﹙1﹚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DVB-T)、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DVB-C)三类。
﹙2﹚按产品类型分类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3﹚按清晰度分类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
注: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
﹙4﹚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5﹚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
浅谈移动电视的发展现状论文
![浅谈移动电视的发展现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f726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0.png)
浅谈移动电视的发展现状论文浅谈移动电视的发展现状论文一、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分析1.移动电视覆盖面广、移动性强、全程伴随、实时接收。
移动传媒经过迅猛发展,目前已覆盖我国近40个经济发达城市,受众总数近两亿人次,其中,公交移动电视的覆盖率更加突出。
到目前为止,仅CCTV 移动传媒业务就已签约6万辆公交车、安装10万个显示屏、建立300个公交基站。
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进步,覆盖率自然会节节攀升,因此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必将带来巨大变化。
此外,公交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射与接收原理使得移动性极强,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清晰的声像效果。
这种特性在保留广播媒体移动接收的特点的同时,又摆脱了固定接收的缺点,移动性更强。
公交移动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只能“固定”观看的缺点,做到了伴随性传播与接收,乘客一踏入公交车,就能接收来自移动电视的咨讯与信息,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边走边看。
此外,这种实时接收的形式保障了新闻的即时性,使一些重大新闻与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受众。
2.移动电视垄断传播、封闭全效。
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拥有相对的主动性。
何时看、看什么、是否更换频道,都可以自己掌控。
移动电视则具有空间封闭、频道唯一的特点。
受众收看移动传媒的内容是在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因而具有垄断性质,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处于被动状态。
封闭式的传播空间,可以令信息完整传达给每位受众。
通过调查,受众在家看电视,遇到广告播放时,42%的人会换频道,15%的人会去忙别的,而在公交移动上收看广告的比例达到了82.9%。
可见,从广告传播这个角度讲,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避免广告信息流失,也就是说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大大提高,使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佳。
二、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分析对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收视群体移动性,收视时间短暂性。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是那些在乘车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收视群体移动性强且流量巨大,同时收视时间无法保证持续与连贯,易受客观因素干扰。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论文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f52f3e0975f46526d3e136.png)
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论文通信10-2班沈黎1005030218移动电视:移动电视一般主要是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以接受无线信号的形式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或应用。
但是广义上只要以一切可以以移动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这就包括了狭义的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其他狭义上,移动电视是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移动地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或应用。
广义上,只以一切可以以移动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这就包括了狭义的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其他。
移动电视可以采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网(DMB),也可以采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甚至Wi-Fi、WiMax等。
在我国,多采用DMB和蜂窝移动通信网(GPRS或CDMA)。
移动电视还增加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CMMB数字移动电视技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已经提供了相关业务,系统也可以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
该卫星还通过分发信道将信号发送给增补转发器处理,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转发,对卫星覆盖的阴影区域进行增补。
主要特点:采用先进的编码、压缩、调制等数字技术,具有移动接收、高效省电的技术特点。
面向终端广泛、可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
CMMB技术具有图像清晰流畅、组网方便灵活、支持多种业务等特点,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MMB技术组网简单、建网成本低,易于迅速普及。
CMMB系统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等多种服务。
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统一标准、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借助卫星通信,能很好地解决移动终端(手机电视)信号流畅的问题。
CMMB具有丰富的电视内容资源,兼顾国家媒体信息发布功能。
经济实用,收费低廉,CMMB 只向用户收取由CMMB提供的付费类节目服务费,还提供部分公益类免费广播电视节目服务。
CMMB终端都没有增加辐射。
传统电视:传统模拟电视是指从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到接收机的复原,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模拟体制下完成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
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探讨
![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aed6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d.png)
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现在使用的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在广播区域内提供高品质的数字电视节目,并且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观看。
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如需大量资本投资、技术及覆盖面的限制。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促进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中的成功。
关键词: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挑战,解决方案正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数字电视广播成为了用户消费数字娱乐媒介的主要形式之一。
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是支持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的一种技术,为移动用户以及固定设备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数字电视广播服务。
该技术的特点是信号质量高、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音视频同步、互动功能多等等,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也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复杂的技术实现,这使得广播运营商面临着重重的经济和技术压力。
其次,由于信号的传输、设备的性能以及用户的反馈等因素,实际的广播覆盖面有时存在一些限制,这也给广播运营商带来了不少困难。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促进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广播运营商可以加强与技术供应商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的革新和进步。
其次,运营商可以针对不同设备的需求,开发出更加稳定、高效的数字电视广播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和改进。
最后,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和增值服务,吸引更多用户并扩大广播的覆盖面。
总之,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媒体形式,将会对数字娱乐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该技术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只要广播运营商和技术供应商共同协作,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以及增加用户体验和服务,相信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成功。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刍议移动电视节目艺术
![刍议移动电视节目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a2614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7.png)
刍议移动电视节目艺术关键词移动电视节目风格电视文摘新风气美国的In-Stat/MDR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市场已度过一个高速成长的时期,2022年,移动电视服务将制造每年54亿美元的价值。
这样的市场前景对电视业界来说无疑是太迷人了,从CCTV、SMG到凤凰卫视都在倾力打造新的媒体市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占更多的资源市场。
对新媒体电视而言“内容为王”还是不变的黄金法则。
笔者在此对移动电视节目的制播谈点粗浅的熟悉:一、移动电视的优势1 移动传播的收视形态数字移动电视采纳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电视节目经过数字编码。
通过无线放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
它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无线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分,最大的优势就是支持移动接收,通过放射信号的单频网布设,使得数字信号掩盖达90%以上,在此范围内经无线接收,均能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即使当车辆行驶速度高达150km/h时也不影响接收。
也就是说受众在移动的状态可以收看到同传统电视和网络一样的准时信息。
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作为全国第一家、世界其次家最早成立也是最早赢利的移动电视,已在上海的地铁、公交、楼宇、出租车和手机上建立起了上万个视频终端,如今上海市民每天的生活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个户外立体交通播出平台的影响,可以想象一下:早晨吃完早饭出门坐公交车,车里在如火如荼地播放着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这时旁边驶过一辆播放TAXI电视节目的出租车;走进写字楼,电梯口的液晶楼宇电视正在热忱地播放着精彩的广告和节目;下班后去超市购物,超市里也挂上了液晶电视;移动电视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平台,敏捷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既然是新媒体,收视环境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收视习惯的改变,受众对新媒体节目的接受度也大不相同。
依据诸多调查统计显示,移动电视的平台受众收视时间都不长,并且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多。
也就确定了移动电视不行以象传统电视媒体那样播长节目,在节目中也不能象电影等艺术形式一样可以大量运用长镜头、蒙太奇等艺术创作手法,必需是直白的快速的节目形态;从受众收看习惯来看。
移动互联有线电视论文
![移动互联有线电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c824f7a300a6c30d229f8e.png)
移动互联有线电视论文移动互联有线电视论文一、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原因有线电视网络拥抱移动互联是必然的,驱动两者间相互融合的动力有如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移动互联网对增值业务需求量巨大。
仅移动视频业务,据美国全球产业分析公司(GIA)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视频市场将达到300亿美元规模。
2.移动技术的发展随着4G、无线、CMMB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的带宽急剧提升。
仅开展传统业务,会造成移动互联网带宽过剩。
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需拓展移动互联视频业务等增值业务。
3.技术的融合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和4G技术在技术体系上正趋于融合。
具体表现为:(1)标准趋于统一。
在NABshow2014期间,美国数字电视标准组织ATSC 发布消息称,新一代数字电视标准ATSC3.0将与4G广播技术eMBMS融合。
荷兰最大的网络运营商KPN已经与爱立信等电信厂商合作进行4G电视广播场测。
(2)技术趋于兼容。
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信运营商正在考虑部署700MHz频段的移动宽带服务,由于700MHz可以大面积覆盖,容易引起其与有线电视网络的相互干扰问题。
随着认知无线电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实现广播电视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兼容。
4.广播电视业务领域扩张需求电视一直是广播电视业务的承载终端。
随着智能终端的增多,电视这一第二屏的地位正在逐渐被削弱,广播电视业务需要向其他多媒体终端渗透。
5.应对三网融合竞争需求三网融合以来,宽带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三大运营商加大了有线宽带网络的建设与覆盖。
电信运营商借助宽带建设、光纤到户、IPTV业务捆绑销售等政策和商业模式,对有线电视网络传统业务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拥抱移动互联,是实现突围的方式之一。
6.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根据三网融合的政策要求,广播电视行业掌握了手机播控平台。
移动视频业务的开展须依托广电体系的播控平台。
二、融合方式三网融合早期就已经存在有线电视与移动互联融合的情景,如利用移动手机实现反向通道,业务订购等,利用移动通信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实现反向通道。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论文(全文)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论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76cf334028915f814dc23b.png)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论文1引言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广播XX络(包括地面数字电视XX络、卫星通信广播XX络以及具备广播能力的移动通信XX 络),面向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字内容广播(包括音频、视频和数据内容广播)的新型移动多媒体业务。
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与普及,手机将成为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相对应的,手机媒体则将成为XX络媒体的延伸。
2手机电视的个性特征2.1手机电视是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一种补充手机电视是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一种补充,它弥补了社会人群的信息接收结构。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只要身处其中,人就需要信息。
人们可以从多种途径猎取信息,但是有时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我们想要的信息没有及时看到或听到,这种时候手机电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
2.2交互性和娱乐性手机电视的出现将会是电视的一个革命,单纯的广播式将会被互动式所取代,用户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主动的收取和选择,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视频节目的定制和互动操作。
3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3.1电信运营商单独运营模式该种运营模式是国际上普遍采纳的运营模式。
在国际上,很多移动运营商早就认定手机电视将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有可能在将来取代现在的语音服务或者短信服务。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XX络或者重新建设一个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为实现技术的地面广播XX络,并可以利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XX络提供上行的用户治理,鉴权和计费。
在这种运营方式下,广播电视部门不仅提供服务内容,而且还需要向移动运营商提供一定的频段供其建设地面广播XX络。
如果移动运营商仅仅是单纯的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XX络建设下行的手机电视业务,则广播的频率资源需要使用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频率,或者采纳IMT-2000扩展频段,或将来的IMT-dvnced 的频率。
如果移动运营商另外建设新的地面数字广播XX络,除了需要蜂窝的频率外,还需要广电现有的UHF或者VHF频段建设地面的数字广播XX络。
畅谈数字电视_初中初二作文1600字
![畅谈数字电视_初中初二作文1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e117535bed5b9f3f90f1c45.png)
畅谈数字电视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专题提了出来,针对性很强,说明新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小康,更是文化小康、精神小康。
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尤其是提及到新技术条件下文化传播手段的变化,这说明,传统的文化建设模式和传播格局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得到改进和修正。
那么,结合宿迁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给广大农民提供文化产品,我想我们要做一个“战略投资者”,用战略性的眼光,重点发展农民需要的、能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传播载体。
而这个传播载体就是——数字电视。
建市十年来,伴随着我市各项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也迎来了发展史上发展快速度、资金高投入、质量大提升的黄金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城镇与农村、有线与无线、广播与电视相结合的综合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综合覆盖率由建市之初的75%提高到目前的99%。
数字电视的普及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那么,大家知道到什么是数字电视吗?不知道吧,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数字电视的概念吧!数字电视是指包括节目摄制、编辑、发送、传输、存储、接收和显示等环节,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全新电视系统。
也可以说数字电视是在信源、信道、信宿三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数字处理的电视系统。
人们经常说的数字化电视又是什么呢?数字化电视(或者叫数码电视)在现有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电路中采用了多种数字化处理技术,例如:数码100HZ扫描技术、3D/5D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I2C数字总线技术、数字画中画技术、NICAM数字伴音技术等。
采用了这些数字处理技术的彩色电视机,获得了更好的图像、声音质量,增加了电视机的功能。
从本质上讲,数字化的电视仍属于模拟电视的范畴。
我们老百姓会这么喜欢数字电视,一定有它与以往的电视不同点,有什么不同呢?(1)图像传输质量较高,距离远。
以前电视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要受到传输信道特性和噪声干扰等的影响,质量不高,而且经过多次转换传输,通道特性和噪声干扰等影响积累,导致图像质量的进一步下降,而这些影响对于数字电视信号来说,有些是不存在的。
浅析数字电视
![浅析数字电视](https://img.taocdn.com/s3/m/217b6b2f8bd63186bdebbcad.png)
浅析数字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的数字电视系统的研究虽然晚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来加快了数字电视研究的步伐,数字电视系统的标准制定及相关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开发阶段。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数字电视运营商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数字电视术语,使数字电视用户难以分辨和理解;世界上数字电视的标准很多,而我国没有自己的标准,这使得生产企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来执行;数字电视是从模拟电视发展而来的,我国的广大电视用户仍是模拟电视用户,用户配上机顶盒用模拟电视机也能收看数字电视节目,作为电视用户,很想知道什么才叫做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标准和分类主要有哪些?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较到底有哪些优越性?数字电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我国如何规划与发展未来的数字电视?本文就针对电视用户普遍关心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数字电视的含义数字电视是人们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在一些相关报道及文章介绍中我们也看到了似是而非的概念,如“数码电视”、“全数字电视”、“多媒体电视”、“全媒体电视”、“高清电视”、“手机电视”等,造成人们对数字电视的概念混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数字电视并不是单指人们日常使用的终端产品——电视接收机,而是一个从节目摄制、编辑、制作、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都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简称DTV(DigitalTelevision)。
数字电视的分类数字电视按数字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图像清晰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和普通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三类。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其图像质量为演播室(或DVD)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其图像质量只有VCD影碟机的水平。
浅谈对数字电视的理解
![浅谈对数字电视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e4e05fdfab069dc50220122.png)
浅谈对数字电视的理解数字化电视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经济技术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进步,数字化电视就是广播电视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的重大改革。
数字化电视的出现是在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以及模拟电视之后,广播电视行业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为国内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的重要表现,成为广播电视行业以及众多专家学者探索研究的重要主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电视呢?数字电视又能够呈现给广大受众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世界呢?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数字电视进行重点阐释。
一、数字电视是一种全新娱乐工具数字电视随着广播电视转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的条件下,电视频道的数量逐渐增多,并越来越趋向专业化,为了迎合广大受众对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以及电视频道信息获取的新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以及沟通方式为广大电视受众所接受,并且对电视受众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受众只要在电视中装上数字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由并多选择的进行电视节目的收看,这与传统的电视节目收看方式和收看数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收看电视的习惯以及方式会有很大的改善。
作为县级市,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08开始着手数字化平移工作,目前,第一期数字电视推出了115套节目,已发展覆盖市区2万户,乡镇和边远农村5000余户,从平移工作来看,目前数字电视还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想看什么就点什么(视频点播)”。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对网络系统,还是节目提供商的要求很多高,“点”与“播”的传输网络必须是双向和可控的,前端还必须设有存取节目的海量存储器、服务器,用户终端必须有较强的功能的数字机顶盒(例如要增加存储功能)。
还有,网络必须支持众多点对点的大容量影视节目流的传输。
智能化技术数字电视论文
![智能化技术数字电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e334d3eefdc8d377ee32a9.png)
智能化技术数字电视论文1、智能化技术提升了数字电视的体验效果,增强其竞争力当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属性甚至已经发生改变,可以满足用户更多样化的需求,比如访问网络、在线搜索、网络购物、视频点播等。
因此,智能化的数字电视是更具吸引力的电视,也更具“高智商”,而这一切都是智能化技术带给数字电视的改变,也必然在无形中增强数字电视的竞争力。
显然,智能化技术将电视媒介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同时辅以高清的视觉享受,无边界的观赏体验与家庭影院式的立体观感,从而彻底颠覆传统电视的概念,带给消费者、用户最佳的享受和体验。
一旦智能化技术逐步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到数字电视领域,那么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发展也会面临一次重组,其结果是数字电视产业的成熟与市场的稳定,背后蕴藏的经济利益无可估量。
所以,数字电视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是必然趋势,也是改变数字电视产业的需求之所在。
2、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智能电视”产生,引发全新电视市场变革数字电视需要用户购买机顶盒方能管控电视节目,而智能化技术一旦在数字电视上广泛应用,那么电视的运作与技术形态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对数字电视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热度下降的趋势,而众多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出现则进一步冲击着数字电视的堡垒,“智能电视”呼之欲出,引发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例如,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产业发展,这将改变有线数字电视的单一服务模式。
内容格式的多样性、服务种类的多样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将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数字电视新特点。
电视整机正从平板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甚至向目前的智能时代跨越,电视机巨头也一直在酝酿着向技术平台等内容产业链扩张,避免在数字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被智能机顶盒取代。
所以,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领域将推动智能电视的出现,而其间的竞争也将不可避免,这对电视市场而言或许又是一次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新时期智能化技术在数字电视领域的运用一方面改变了数字电视的运作形态,提供了数字电视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数字电视
移动数字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可在移动状态中收看的电视,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延伸。
它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书籍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你可以在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巴士、轮渡、轨道交通等移动载体中收看如DVD般清晰的移动电视画面,当然也能在非移动的情况下收看。
1999年,新加坡率先开展数字移动电视,2001年应用于公交,当初规模2500辆公交车辆。
2002年,上海开始数字移动电视项目建设,2003年1月1日上海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进入了实施阶段,同时开创了传统无线电视的一种全新应用:移动接收。
截止2008年底,全国有60多个城市开展移动电视业务。
到2009年底,计划在全国337个地级城市建成CMMB覆盖网。
我们以公交移动数字电视为例进行移动数字电视分析。
一、移动数字电视出现的意义和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公交移动数字电视具有安装简便、覆盖广泛、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承担着城市应急预警、交通、食品卫生、商品质量等政府安全信息发布的重任。
公交移动数字电
视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的,无需连接有线电视网络,通过机顶盒、接收天线和终端显示器即可收看到电视节目,
它覆盖广泛、反映迅速、移动性强,无论在高速移动还是固定的状态下均能保持
画面的清晰,实现了边走边看、随时随地收看,极大地满足了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公交移动数字电视不仅是传统电视在空间上的延伸,在技术上也是从模拟信号到无线接收,实现了一种变革,从技术角度讲,是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公交移
动数字电视的出现也带动了一个系列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其出现的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006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
它
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主要面向小屏幕手持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广播电
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利用卫星信号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
协同覆盖。
数字移动电视的特点:
在技术方面
1、采用地面数字广播技术,支持移动接收。
传统模拟电视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
(1)在覆盖区不允许同频和邻频信号,造成频谱资源的极大浪费。
导致了在覆
盖区无线频道节目数少,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2)无法解决多径干扰造成的重影问题,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
(3)无法解决多普勒效应,不能支持移动接收。
地面数字电视从技术上解决了以上难题。
这是数字移动电视兴起的基本前提。
2、可构建单频网系统平台
提高频谱利用率,方便实现覆盖盲点填充,有效提高了覆盖区域的覆盖效果。
3、具有点对多点传输特性,传输效率高。
与其他点对点通讯网络相比,不受用户数量的影响,没有通讯网络堵塞现象,不受网络瓶颈的制约。
在覆盖区内传输节目成本低。
4、建网成本低。
在节目内容方面
节目具有“短、频、快”的特点,视觉冲击强,与当今加快的生活节奏相适应,
易被观众接受
传播效果方面
强制性传播,信息覆盖面大,信息到达率高,具有错位收视优势
二、移动数字电视的优势:
数字移动电视和传统的有线电视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支持移动接收,并可在确保电视信号稳定、清晰的前提下,以其即时传送电视信号的能力,为受众提供即时、便捷的新闻、咨询服务类节目和各类重大或突发事件的实时传送。
客观上具备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群对信息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优势1:移动数字有统一的标准—收视率
公交移动数字电视媒体在中国11个经济最活跃的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公
交移动数字电视收视率调查,此前已经在北京发布了青岛、武汉两地的数据,在上海增加发布了深圳、大连、南京三大城市的数据,在广州又增加发布了西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