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初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模)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 16 Na 23Mg 24 S 32 CCa 40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H)2
B.干冰的化学式是CO2
C.酒精的化学式是C6H12O6
D.铁红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Fe2O3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3.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等量液态水变成等量的水蒸气分子数量不变,化学性质相同
4.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某某是()
A.CO(NH2)2 B.K Cl C.Ca(H2PO4)2 D.KNO3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A.氢气能燃烧---理想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
C.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作干燥剂 D.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气割、气焊
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O2 B.N2C.CH4 D.CO2
7.“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C.回收废旧的易拉罐剩余的锌粒直接扔入垃圾桶
8.陶瓷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
9.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中滴加盐酸:CaOH + HCl= CaCl + H2O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CO2+2NaOH═Na2CO3+H2O
D.纯碱溶液中加入大量盐酸:Na2CO3 + 2HCl=2 NaCl + H2O + CO2↑
10.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小明同学用下表对物质进行分类(甲与
乙、丙是包含关系),其中不正确
...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碳单质构成物质微粒有机化合物常见的碱
乙、丙石墨、C60分子、原子醋酸、葡萄糖烧碱、纯碱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CO 通入O2点燃
B NaOH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KNO3溶液KOH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1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13.海水中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

下图为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易燃烧,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铝的强;②金属铁比金属铝易生锈,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铝的强;③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的强;④金属锌与碳酸铜不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锌的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
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6.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3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30%
C.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7.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试管②中的液体A滴在固体B上。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有气泡产生,
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
...是 (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稀硫酸和锌
C.水和硝酸铵
D.盐酸和碳酸钠
18.工业上可利用下列反应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3 + NO 2N2 + 3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1种单质
B.NH3的水溶液pH大于7
C.反应中有2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2种氧化物
19.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稀的Ba(OH)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
见下图(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 )
20.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
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B.c>a>bC.c>b>aD.a>b>c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必须用黑色钢笔答题,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10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例你生活中常食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各1种)。

(2)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填序号)。

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②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5价③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瓜果中
(3) 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

①不锈钢炊具②合成橡胶手套③纯棉饰品④塑料外壳
(4)潍坊许多公共金属设施使用了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氟碳漆,这种漆可以使设施的抗腐蚀能力提高3到5倍,其防锈的原理是(根据生锈条件说明)________。

(5)服装的面料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方法,如何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22.(10分)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能使红磷的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其化学方程式是。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23. (10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右上图是水电解的示意图。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电解水18g,则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
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树木上常涂石灰浆防止害虫生卵。

写出用生石灰制得石灰浆的化学
方程式。

(5)某地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

烧水时,Ca(HCO3)2
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和气体。

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8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图是某化学小组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试回答:
(1)用上述图示的序号
..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2)图③中玻璃杯的作用是。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填写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指出图中的错误操作。

这样实际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克。

25.(12分)某化学活动小组中的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瓶壁上粘附着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你认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化学活动小组对白色物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l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样品全部
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
样品全部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
沉淀白色物质
是__________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试液
溶液显红色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6.(10分)科学家研究利用海水处理、回收废气中二氧化硫,其流程如下(序号表示化学反应):
(1)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时除生成NaHSO3外还可能生成(写化学式)。

(3) 反应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是。

(4)现有含二氧化硫的废气 a g,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后得到亚硫酸氢钠,消耗氢氧化钠b g,通过计算求二氧化硫在废气中百分含量。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
(1)鱼(肉、蛋、奶)、黄瓜(韭菜、菠菜)(2分)(2)①③(2分)
(3)②④(2分)(4)隔绝空气和水蒸气(2分)
(5)取少许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灼烧,能燃烧成灰末的是天然纤维,燃烧是不能成粉末的是合成纤维。

(2分)
22.(10分)
(1)硫和红磷(1分,写化学式也得分)催化作用(1分)
(2)4P+ 5O2点燃2P2O5 2KClO3 2KCl +3O2↑(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4分)(3)S+ O2点燃 SO2(2分)(4)CO2H2O(2分)
23. (10分)(1)A、D (2分) (2)2H2O 通电
===2H2↑+ O2↑(2分) 16(2分) (3)吸附(1分)(4)CaO +H2O =Ca(OH)2(1分)
(5) Ca(HCO3)2△
CaCO3↓+ CO2↑+ H2O (2分)
24.(8分)
(1) ④②①⑤③ (2分) (2)搅拌促进溶解 (1分) (3) 100 (1分)
(4)图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图④瓶盖没有倒放 (2分) 11.5 (2分)25.(12分)
【进行猜想】炭(或C) (1分) Na2CO3或Na2O和Na2CO3(2分)
不正确(1分)反应物中无氢元素,不能生成氢氧化钠 (1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得分) 【实验探究】红(1分) Na2O和Na2CO3(2分)
【反思评价】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色(2分)
【得出结论】4Na+CO2点燃
2Na2O+C (1分) Na2O +CO2==Na2CO3(1分)(合并一个化学
方程式得2分)
26.(10分)
(1)2NaCl+2H2O 2NaOH+Cl2↑+H2↑(1分)
(2) Na2SO3( 1分)
(3) HSO3-和H+(2分)
通电
(4)设废气中含二氧化硫x g
SO2 + NaOH == NaHSO3 (1分)
64 40
x bg
64 x
=
40 bg
x=1.6b g (3分)
二氧化硫在废气中的百分含量为
×100% (2分)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