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1edca8915f804d2a16c158.png)
第四课《藏戏》一、作者简介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二、多音字藏:zàng(宝藏)cáng(隐藏)传:chuán(传说)zhuàn(自传)三、理解词语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
吞食。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知识点1.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1—3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课文开头先用三个排比句,以连续三个问句开篇,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也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样的开头总结全文,也激起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4—7)藏戏的起源—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8—17)具体介绍藏戏的主要特色。
重点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3.课文描述详略有当。
前三段,三个连续的问句是对藏戏的总体提示,中间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细展开介绍,同时也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回答,自然呼应。
7藏戏1_PPT
![7藏戏1_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c2f812c5da50e2524d7fa4.png)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 具演出的呢?
这个是什么句?
反问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 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 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 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 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 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 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 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炼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 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 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 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 要而产生。
安徽的( 黄梅戏 ) 河南的( 豫 剧 )
浙江的( 越 剧 ) 四川:
从内容看, 《北京的春节》介绍的(节日风俗 ), 而本文侧重介绍的是( 藏戏的形成和艺术特色 ); 从表达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 时间 )为 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 )为序; 从表达方法看, 《北京的春节》运用( 打比方 ) ( 举例子 )(作比较 )( 列数字 )等方法,而本文 主要采用了( 反问 )( 比喻 )( 象征 )( 夸张 ) 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 自然 ) ( 平实 )( 准确 )( 精炼 )、京味浓郁,耐人寻 味,而本文的语言( 丰富多样 )(生动传神 ),颇 具文学色彩。
开头连用三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呢?
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总括藏戏的三个 特点。
戴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 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个词起到了转折的作用? 还是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 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精品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34ec2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8.png)
第18自然段总结
全文,点明藏戏这一
讲
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
课
身授的形式来传承和
文
发展。
回归整体
总 (第1~3自然段)
总写藏戏的三 个主要特点
分 (第4~17自然段)
第4~7 第8~14 第15~17 自然段 自然段 自然段
总 (第18自然段)
总结全文,点明藏戏 的传承和 表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
讲
15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含义。
课 文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
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
这体现出藏戏的什么特点?
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
为什么只要有观众就行?
讲
众就行。
课 文
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
戴着面 具演出。
演出没 有舞台。
演出没 有明确 的时间 限制。
详细写唐东 杰布开创藏 戏,成为藏 戏开山鼻祖 的故事。
详细介 绍藏戏 面具的 特点及 作用。
简略地 介绍藏 戏的其 他艺术 特色。
点明藏戏这一 民族戏剧艺术 靠师传身授的 形式来传承和 发展。
3 参考素材
·片段欣赏
京剧
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因为京剧的唱腔主 要有“二黄”和“ 西 皮 ” , 所 以 从 前 人 们 也 叫 它 “ 二 黄”“皮黄”。
课文开篇用反问的
文
形式先声夺人,新颖独
特,点明了藏戏戴着面
具演出的特点。同时,
也为本文在后文描述面
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
埋下伏笔。
阅读课文第4~7自然段, 了解藏戏的形成,感受唐东 杰布的伟大。
4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e6b93e40508763230121202.png)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作家: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金融时报》记者。
文章写作背景:援藏两年,写下《西藏采访笔记》一书。
相关背景资料:(来自人教社)1、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
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
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
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唐东杰布亲身感受到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于是,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广泛地向民众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许多多的人信赖和政府官员的支持。
终于于1430年在雅鲁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铁索桥。
以后,唐东杰布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他亲自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装扮在这些美丽的姑娘身上,随处表演。
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
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
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过渡。
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
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464年,唐东杰布逝世,享年79岁。
唐东杰布一生为西藏交通的开拓,为藏戏的创立、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人们用各种形式歌颂他,纪念他。
藏戏 (1)
![藏戏 (1)](https://img.taocdn.com/s3/m/42118937b4daa58da0114a4e.png)
藏戏的特色之三——演出时间
长
藏戏演出的三个部分
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 者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 “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者登场, 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 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 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是藏戏开场的序幕。
藏戏的特色之一——
面具
面具运用( 剧中的人物(
、
)的手法,使戏
、 )。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
剧中的人物
形象突出、性格鲜
明。
白色面具
表示人物性格纯 洁、善良、温和, 无害人之心,意 味老者长寿。
黄色面具
表示容光焕发、 功德广大、知识渊 博,系活佛、仙翁 所戴。
蓝色面具
表示正义、勇 敢,为勇士相。
绿色面具
象征贤良智慧; 美貌端庄,属于 示足智多谋、智勇双 全。凡扮演国王、大 臣者均戴红色面具。 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 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状 也常用红色。
黑色面具
表示凶恶,为凶怒相。
半白半黑面具
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 刀,专门挑拨离间者。
藏戏剧种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 )的激 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 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 吞噬。
藏戏的特色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演出三五天还没有 结束的呢?
5.传说故事剧目
《白玛文巴》 《卓娃桑姆》
《顿月顿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60d5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a.png)
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速度。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 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 3.思考:这篇文章写了藏戏哪些方面的内容。
读一读
sēnɡ
僧人
jiānɡ qiónɡ
chè
脱缰 琼 响彻
liáo
青面獠牙
yì
演绎
zāi
悠哉
lái
任其拖延 随意发挥 再三重复
吃喝玩耍中看戏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课文在介绍藏戏的过程中,以哪些方面 的内容为主?为什么选择这些方面介绍藏戏?
藏戏的起源
藏戏的特点
最具代表性,最能突显藏戏特色。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 形成 及 艺术特色 ,围 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 起源 、面具、舞台 形式、 演出方式 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 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 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蕴的 艺术魅力 。
了解藏戏的起源
自由读第4—7自然段,交流讨论藏戏是怎 样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谁?关于他又有怎样的 传奇故事呢?
➢ 课文描写藏戏,为什么要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
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而且,藏戏之所以能 够传承下来,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精神和感人 故事是分不开的。
_壤__肥__沃__的__山__坡__,__不__要__替__它__们__整__枝__施__肥__的__种__树__人__,__只__要__有__一__抔__黄 —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课后作业
搜集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藏族的文化,体会藏 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部编版】《藏戏》PPT课件-六年级下册第4课(含视频共109页)
![【部编版】《藏戏》PPT课件-六年级下册第4课(含视频共109页)](https://img.taocdn.com/s3/m/13fed25c0b1c59eef9c7b417.png)
唐东杰布(1385—1464)
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
祖。藏民历来把他看成是创造藏戏的
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
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
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
生。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 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
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 后来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 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 上的国王”)。
14:50
21
chuán 传奇
传 zhuàn 传记
根据他生平传( chuán )说,后人编写了这部 《名人传.( zhuàn )记》。
.
14:50
22
剧种
戏剧的种类,如京剧、评剧、川 剧等。
14:50
23
咆哮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 怒喊叫。
14:50
24
吞噬
吞食。
14:50
25
哄堂大笑
14:50
46
你来评一评:文中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反问句,更加突出了 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流露出民族自豪感。
14:50
47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 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过渡段的作上启下。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 这段话引出下文,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 藏戏的形成过程。
唐东杰布用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 金,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 “铁桥活佛”。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 之苦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 过渡。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 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 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78700b14e852459fb57bf.png)
教学要求1.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
2. 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重点难点1.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
2.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多媒体。
一揭题谈话,引入新课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随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跟沈从文品尝了美味的腊八粥,还从三首古诗里了解了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
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中华民族历史久远的戏剧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历史悠久,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吧。
(板书题目:藏戏)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读一读。
剧种激流吞噬发誓招来旷野柔顺压抑两面三刀别无所求优哉游哉哄堂大笑随心所欲(2)解释词语。
(多媒体出示)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
优哉游哉:悠闲的样子。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3.读后交流、梳理:第4~7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第8~17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第4~7自然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课文,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第4课《藏戏》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4课《藏戏》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6286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c.png)
4.《藏戏》学习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
2.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要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学习课文开头形象地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1.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要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习课文开头形象地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整体了解,引入新课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杨光老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
在第一单元之前的学习中,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的春节,随作家沈从文一起品尝了美味的腊八粥,还从三首古诗里了解了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
其实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各具特色的艺术样式。
戏曲就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像名扬中外的国粹京剧,令人连连叫好的川剧变脸,富有生活气息的安徽黄梅戏,这些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戏曲剧种。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剧种,说到藏戏,经过课前的预学,你都有哪些了解?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生:我在课前查找了一些有关于藏戏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知道藏戏是一种戏曲的剧种,藏语中叫阿基拉姆,霍拉姆是仙女或仙女姐妹的意思,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藏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学习生字词师: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对藏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的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去读一读,相信通过预学,同学们一定能和下面这位同学一起把这些词语读好,试试看。
剧种咆哮吞噬发誓撒遍两颊哄堂大笑开山鼻祖两面三刀青面獠牙朴实敦厚悠哉游哉(生读一遍)三、学习课文,了解藏戏特点和形成过程师:词语都读好了,下面这几个名称你知道分别指什么吗?钹,我通过图片我们就能看出,这是我们常说的钹,它可是藏戏演出里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
赞皇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藏戏》教案1(含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赞皇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藏戏》教案1(含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a589c4ee06eff9aff80753.png)
感受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还有排比句吗?(找到文章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读一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2)捋出思路:
①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书:震撼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壶、吕、涛、骇、啸、禹、铿、锵、窑、浊”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③同学交流:
字音:浊浪(zhuó)混浊、污浊
字形:
最容易写错的是:
窑:易与窖混。窑(穴字头。表洞穴)
形近字组词:
骇()啸()壶()窑()
咳()萧()壹()窖()
词义: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解疑)
虎啸龙吟:
你能说出几个用动物打头的词语吗?
藏戏的资料
![藏戏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8a81a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b.png)
藏戏的资料藏戏是中国民族戏曲中的一支重要分支,也是西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形式之一。
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剧目内容,使得藏戏在西藏地区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艺术影响力。
本文将从藏戏的起源、特点、发展和现状等方面介绍藏戏的相关资料。
一、起源与发展藏戏起源于西藏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左右。
据史书记载,当时西藏地区的贵族和宫廷里有一种类似于朝鲜的舞蹈表演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藏戏。
最初的藏戏可能只是一种宗教仪式或宫廷娱乐活动,而且在起初的阶段没有固定的剧本,演员主要通过即兴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才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剧目内容。
它结合了藏族的音乐、舞蹈、戏剧和杂技等元素,展现了西藏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尤其是在17世纪后期,随着喇嘛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藏戏逐渐成为了宗教仪式和民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点与表现形式藏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剧目内容。
首先,藏戏的表演语言主要是藏语,演员通过唱、念、诵、读、吼等多种方式展示剧情。
其次,藏戏的音乐和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舞者的动作和音乐的旋律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另外,藏戏还注重色彩的运用,演员的服装和舞台背景都以鲜艳而华丽的色彩为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在剧目内容上,藏戏涵盖了西藏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包括宫廷史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题材。
其中,最著名的剧目包括《格萨尔王》、《色拉日巴》、《木船》等,它们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展示了藏族民众的英勇、智慧和乐观精神。
三、现状与保护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藏戏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尤其是受到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西藏青年对藏戏失去了兴趣,传统的戏曲文化逐渐衰落。
因此,保护和传承藏戏的任务变得尤为迫切。
为了更好地保护藏戏,西藏自治区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藏戏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提高演员和剧目的质量。
《藏戏》拼音版
![《藏戏》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7d4ce6011ca300a6c390db.png)
《藏z àn ɡ戏x ì》拼p īn 音y īn 版b ǎn世sh ì 界ji è 上sh àn ɡ 还h ái 有y ǒu 几j ǐ 个ɡè 剧j ù 种zh ǒn ɡ 是sh ì 戴d ài 着zhe 面mi àn具j ù 演y ǎn 出ch ū 的de 呢ne ?世sh ì 界ji è 上sh àn ɡ 还h ái 有y ǒu 几j ǐ 个ɡè 剧j ù 种zh ǒn ɡ 在z ài 演y ǎn 出ch ū 时sh í是sh ì 没m éi 有y ǒu 舞w ǔ 台t ái 的de 呢ne ?世sh ì 界ji è 上sh àn ɡ 还h ái 有y ǒu 几j ǐ 个ɡè 剧j ù 种zh ǒn ɡ 一y í 部b ù 戏x ì 可k é以y ǐ 演y ǎn 出ch ū 三s ān 五w ǔ 天ti ān 还h ái 没m éi 有y ǒu 结ji é 束sh ù 的de 呢ne ?还h ái 是sh ì 从c ón ɡ 西x ī 藏z àn ɡ 那n à 个ɡè 僧s ēn ɡ 人r én 唐t án ɡ 东d ōn ɡ 杰ji é 布b ù 的de 传chu án 奇q í 故ɡù 事shi 讲ji ǎn ɡ 起q ǐ 吧b ɑ 。
那n à 时sh í 候hou ,雅y ǎ 鲁l ǔ 藏c án ɡ 布b ù 江ji ān ɡ 上sh àn ɡ 没m éi 有y ǒu 一y í 座zu ò桥qi áo ,数sh ǔ 不b ù 清q īn ɡ 的de 牛ni ú 皮p í 船chu án ,被b èi 掀xi ān 翻f ān 在z ài 野y ě 马m ǎ 脱tu ō 缰ji ān ɡ 般b ān 的de 激j ī 流li ú 中zh ōn ɡ ,许x ǔ 多du ō 涉sh è 水shu ǐ 过ɡu ò 江ji ān ɡ 的de 百b ǎi 姓x ìn ɡ ,被b èi 咆p áo 哮xi āo 的de 江ji ān ɡ 水shu ǐ 吞t ūn 噬sh ì 。
《藏戏》PPT—人教部编版藏戏精品课件1
![《藏戏》PPT—人教部编版藏戏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e8e66e14b35eefdc9d33321.png)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第三节
深入探究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内容理解
新课课导导入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整体感知—— 我会读
sēnɡ
僧人
jiānɡ
脱缰
shì
吞噬
qiónɡ
琼结
fēi liáo
dūn
王妃 獠牙 墩厚
bó
一钹
yì
演绎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内容解析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P PT—人 教部编 版藏戏 精品课 件1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
藏戏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点出藏戏的主要特点,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 第4-17自然段 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 第18自然段
藏戏课文精讲
![藏戏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e0f2b9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0.png)
藏戏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藏戏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2. 第二部分(4\~7):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3. 第三部分(8\~17):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4.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藏戏演出分为开场戏、中间戏(正戏)、尾戏三大部。
二、文章赏析《藏戏》是一篇极具魅力的文章,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藏戏的形成、特点以及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整篇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不仅展示了藏戏的艺术魅力,也传递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通过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即“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这种简洁明了的介绍方式,既突出了藏戏的独特性,也激发了读者对藏戏的好奇心。
文章详细叙述了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唐东杰布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藏戏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
文章详细描述了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面具在藏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角色的性格和身份,还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
作者通过对面具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藏戏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章还简略地介绍了藏戏的其他特色,如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这些特色的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文章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这句话不仅强调了藏戏的传承方式,也表达了对藏戏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藏戏》是一篇极具魅力和感染力的文章。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藏戏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文章也传递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欣赏到藏戏的艺术之美,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之心。
藏戏(南木特藏戏)
![藏戏(南木特藏戏)](https://img.taocdn.com/s3/m/028838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1.png)
舞台美术
南木特藏戏南木特藏戏的舞台美术比较先进,由于它一开始就在舞台演出,故而注重舞美设计与创造。其艺 术造型体现了雕塑、绘画、剌绣、酥油花等藏传佛教文化,既塑造了人物、景物形象,又充满了神秘宗教色彩。 南木特藏戏没有固定的穿戴规制,一般是根据不同剧目、角色的演出需要,由演出单位自行设计、制作或购置。 在实际演出中,汉族人物多穿汉族戏曲的行头,藏族人物多用美化的藏民生活服装,无论男女色,均采用面部化 妆,男性还需画胡须或挂髯口,国王等显贵人物则戴墨境。舞台装置也颇有独到之处,如布景的运用,一般台后 挂有彩绘布景,类似汉族戏曲中的“守旧”,布景随剧情变化而不断转换,有时一部戏可用四、五幅,在《松赞 干布》一剧中,就先后运用了布达拉宫、唐朝长安、尼泊尔皇宫等景片。
早期拉卜楞九个南木特戏剧目及相关情况如下:
拉卜楞九个南木特戏剧目及相关情况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传承价值
保护措施
传承价值
文化始终是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的演进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藏族拥有历史悠 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蕴藏丰富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藏戏这一藏民族传统的戏剧大系统就是这样的底蕴下发 展和丰富起来的,而南木特藏戏更是不同时期人们对藏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杰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单元第4课《藏戏》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单元第4课《藏戏》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ebf063a300a6c30d229f06.png)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64分)1.按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tūn shìtuō jiāngē nuóbí zǔchéng f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施________ 缰________ 杞________ 幕________ 券________拖________ 疆________ 妃________ 慕________ 卷________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___,它的读音是________。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________种解释:①身体健康②不出事故,没有危险③稳定④装置,组合。
用第2种意思组一个词:________4.在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__的激流 ________的江水 ________的歌声________的容貌 ________的舞姿 ________的唱腔5.选词填空。
宽广因此排列树立如果……就……与其……不如……宽敞因为陈列建立宁可……也不……________你走进为民商店的大门,________会看见________的售货大厅里一排排货架上,________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售货员们________了一心为顾客服务的好思想,他们________自己麻烦千遍,________不让顾客一时为难,________顾客们都称赞这里是购物的乐园。
6.按要求做题。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②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③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藏戏(1)
![藏戏(1)](https://img.taocdn.com/s3/m/5a7074aaf524ccbff1218471.png)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 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 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 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 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 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 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 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 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7、藏戏
新军屯小学:张春香
安徽的黄梅戏 河南的豫剧 浙江的越剧 四川的川剧 北京的京剧 湖北的楚剧 广东的粤剧 河北唐山的评剧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
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
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 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 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
化的“活化石”。
字词检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 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 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 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 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所到之处 ,人们为姑娘们俊俏 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 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 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 舞了吧!
自主研读8-20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 术魅力: 1.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 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 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 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 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在吃喝玩乐中看戏,一出戏
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 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 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在演出时是 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 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作业: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藏戏1 六年级
![藏戏1 六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58f938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c.png)
第18自然段
概括藏戏的特点。 写藏戏的形成过程。 详细介绍藏戏的特点。 总结全文,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课文精讲
读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
没有结束的呢?
课文精讲
课文连用了三个独立成段的反 问句进行开篇,形成强烈的气势, 突出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充分表达 了作者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课文精讲
藏戏的特点
①戴着面具演出; ②没有舞台; ③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课文精讲
自由读第4—7段,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小 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课文精讲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 本相同。
红色 威严 国王
绿色 柔顺 王妃
课文精讲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巫女
青面獠牙
压抑恐怖
妖魔
课文精讲
②没有舞台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 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 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课文精讲
③表演方式、唱腔、舞蹈动作:
戴着面具 演三五天
没有舞台
藏 戏
形成过程——
发誓架桥 创立藏戏
募捐架桥
艺术特色——
面具 动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舞台 时长
剧情
唱腔
艺民 术族 魅特 力色
传承方式—— 师传身授
课文精讲
唐东杰布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人们出钱 出力,帮助架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 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 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 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藏戏的三个突出特点:
(1)戴着面具演出 (2)没有舞台
(3)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二、默读课文4—7自然段,看看藏
戏是怎样形成的?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地方?
三、读课文第三部分(第8至20自然 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提示:第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 面具演出的特点;第17—18自然段写的是 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9-20自然段 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
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 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 藏戏的文化影响:中原文化 印度文化
• 藏戏的特点:面具戏 仪式戏曲剧
宗教色彩 广场戏
藏戏的主要来源
• 民间歌舞 • 民间说唱艺术
• 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 的地方有哪些?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
相关语句)
提示:戴着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 五天还没有结束。
精读课文
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独
特的表演艺术,形成了藏戏艺术的雏形。 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 山鼻祖。
相关知识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 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 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 拉姆”, “阿吉”是大姐 或女性的意思, “拉姆” 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 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字词学习
叹不已”等词语。(重点)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藏戏独特 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重点)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 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难点)
人物简介
作品人物:唐东杰布(1385—1464), 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他一生中 共建成58座铁索桥,被藏民誉为“铁桥活 佛”。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 培根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 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 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中带点的词, 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 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 勇敢的传奇。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 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 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 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 天的传奇色彩。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 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 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走进写法
开篇用反问的手法概括地写藏戏的 特色,中间写藏戏的形成,最后又对藏 戏的特色做了生动的描写,以总—— 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又运用了比 喻、反问、排比、象征、夸张手法。
近义词
柔顺—( 温顺 )
雄浑—( 雄壮 )
敦厚—( 忠厚 )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
反义词
雄浑—( 纤巧 ) 柔顺—( 暴躁 ) 敦厚—( 刁滑 ) 随心所欲—( 身不由己)
整体感知
面具戏
你们知道 藏戏的来源和 特点吗?
宗 教 色 彩
仪 式 戏 曲 剧
广场戏
藏戏
藏戏概况
• 藏戏的文化根基:巫文化 苯教文化 佛教文化
脱缰 咆哮 吞噬 宏愿
布施
巫女
招徕
朴实敦厚
两面三刀
俊俏婀娜
青面獠牙
赞叹不已
哄堂大笑 毫无倦意
不一而足
能歌善舞 师传身授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以用 来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演绎:文中指展现;表现。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优哉游哉:优,美好,舒服。游,各处 从容的行走;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第7课
藏戏
R 六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说它简单,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 仅有一鼓、一钹伴奏;说它复杂,复杂到每个角 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演出三五天„„它就 是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藏戏。今 天,让我们走近藏戏,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目标导学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能歌善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