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雷雨》剧情的矛盾冲突是这样构成的:周朴园与要求个性解放的妻子蘩漪的冲突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矛盾则是条暗线,还有周朴园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

这三条线索同时并存,互为影响,引人入胜。

B . 《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

阿Q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前他对画押的圈画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C .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D . 陆蠡的《囚绿记》通过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描写,再现出作者“永不屈服于命运”的追求精神;而戈埃罗的《炼金术士》则通过做梦、解梦、弃梦、促梦、寻梦、破梦、圆梦的过程叙写,生动地表达要曲从于命运安排的主题。

2. (2分) (2019高一上·虹口竞赛) 《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
A . 秦赵燕
B . 齐楚魏
C . 魏蜀吴
D . 吴越楚
3. (2分)下面对《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他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思考。

B . 在高鹗所续的后40回中,由于家长们的周密安排,宝玉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与宝钗成亲,黛玉则在忧伤中死去。

C . 《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此外,作者还描写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和外部种种矛盾。

D .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也自有艰难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受赵姨娘的暗算,还要受婆婆王夫人的气。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借咏昭君的事迹,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也表现了他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勇气。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时期,其中,以八句完篇的律诗,要求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必须都是对仗句。

C . 海明威的作品,得力于他多年新闻记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散文文体,人称“电报式风格”。

D .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向我们揭示了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
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 . 词,起于隋唐,盛于宋。

又叫诗余、曲子词。

词牌只与曲调格式有关,规定了字数、押韵、平仄、结构等。

按照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B .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

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代表作,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沉沦》是我国第一部短篇白话小说。

C . 杨子,本名杨选堂,台湾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季》,入选课文的《十八岁和其他》以杂文漫谈的行文方式,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娓娓而谈,给了孩子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

D .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这与作者高傲的志趣相互映照,象征了他特立不屈的人格。

6.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

B . 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也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与雨果、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C .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他的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D .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

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7. (11分)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

”季布许之。

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 .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 .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 .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 . 单于本是匈奴人对其首领的专称,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统称。

C . 吕后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惠帝时被尊为呈太后,在惠帝去世后临朝称制,
D . 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髙祖赦免。

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卨祖进言赦免了他。

B . 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

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 . 季布被召入京,终未获得提拔。

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入京,欲任用他为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 . 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

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豳译成现代汉语。

①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②窦长君曰:“广李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8. (11分) (2017高三上·滕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面题目。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

少时,日记书数千言。

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

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

狷直忤物,十年不调。

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

”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

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缙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

酒酣以往,笔墨横飞。

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
花弄》。

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

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

”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

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

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

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

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
(1)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B .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C .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D .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2)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 . 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 . “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 . 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

B . 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

C . 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

维桢因此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

D .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②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5高一上·夷陵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

午睡觉来愁似织。

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

鸿雁自南人自北。

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 (2016高一下·德化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自己面对伸手可及的星辰,只能抚胸空叹息。

②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③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⑤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

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1. (12分) (2018高二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
罗捷媚
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

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

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

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

淡紫、深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

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

阳光照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

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

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
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耀眼的野菊花。

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

那时
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

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

山上的野菊花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笑归笑,手脚却都不停下来,手脚麻利的一天能采到十来斤。

尽管晒干的野菊花只卖五分钱一斤,可是一个秋天下来,也能为家里挣到几块钱。

几块钱拿到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离开家乡快四十年了,我一直没再见过野菊花。

眼前的野菊花,和儿时家乡的野菊花一模一样,花朵虽小,却清香四溢,“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

寒露成霜,无损其清香,它甘于寂寞,乐观生存,给这个寒秋平添了几多的温暖和妩媚。

长期以来我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惑着。

小时候,我们虽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困扰,却能乐观向上,快乐地生活,如野菊一样独立寒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委屈,相反却为给家里挣回几块钱而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劳作了,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这究竟是怎么了?
如今,在这都市的一角,在这喧闹城市的夹缝中,多年不见的野菊花竟顽强地生长了起来,它虽远不如紫荷那般耀眼繁盛,却像一位老朋友,在时隔四十年之后与我重逢,让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些郁结在心中的困惑不觉间消逝了。

野菊花绽放出的暖意和清香,悄悄地融入了我的心里,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人的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段写作者以为紫荷苑“没什么好看的”是欲扬先抑,目的是为突出野菊花之美。

B . 第二,三段写睡莲的娇艳、作者和友人对野菊花出现感到惊喜,是为衬托野菊花的魅力。

C . 文章用大量笔墨写儿时采野菊花的情景,主要是因为它曾给困苦的人们带来了帮助。

D . 作者相信野菊花的暖意和清香会融入更多人心里,是说野菊花的精神定会发扬光大。

(2)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都写野菊花,请分析作者在写作角度上有哪些不同,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3)文中的野菊花有怎样的精神品格?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地表现它?
六、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三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交大附中高2020届18班正在举行以“人生”为主题的班会,气氛活跃。

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典型人物引发热烈讨论。

人物一:刚刚过世的西安交通大学许晋源教授。

他是地道上海人,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高材生。

1957年响应国家号召,随交大“西迁”来到西安,毕生成就卓著,对中国锅炉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他设计改造的锅炉广泛应用于西北褐煤的燃烧,造福西北。

人物二: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

职业是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

她说:“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真的是会从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


人物三:胡士泰,原籍天津,北京大学毕业,原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

2010年3月,涉嫌商业间谍罪被判刑。

力拓的商业间谍“迫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

你身为班长,现在需要做总结发言,请写一份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四、默写 (共1题;共13分)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六、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