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_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ok 3 Module5 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哲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不易把握,但学生在语文课和历史课中都对相关内容有所涉猎,因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如查找细节信息,获取主要信息,抓住要点等,因此对文章整体及细节理解问题不大。

但学生可能对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单独理解,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可能对把握三者学说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困难。

3.课文中出现了较多的新词汇,有一部分词汇,例如bring up等,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

4.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到预习策略、搜集分析信息策略及高效复习策略等。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遵循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原则,将课文阅读与听说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全方面的提高。

阅读过程从整体感知到细节理解,再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环环深入,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达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在情感教育方面,学生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能够从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Self-evaluation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为话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哲学家、他们的学说以及五项重要的古代发明。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话题有关的词汇、句型及语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及观点。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阅读训练课,课文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三位思想家及其学说。

孔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本文的学习,详细了解孔子,孟子和墨子三位哲学家的生平及学说,培养文化意识并在生活中践行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

此外学会对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具体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语言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及运用以下单词:stress,order, principle, position, resign, influential, love 2)学生掌握下列词组的意思并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at
war with, a time, bring sb.up, follow one’s advice, from state to state 3)能注意以下句式:a time when…, the reason why…is that…
2.语言技能目标:1)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微技能,训练通过阅读题目,浏览图片等方式快速并准确地确定文章主旨大意。

2)能在阅读中识别新学的词汇、短语并推断出其意思;能读懂课文,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3)能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能根据所读材料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简短的交流。

3.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向学生展示伟大哲学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能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哲学观。

课后评测练习
学校英语角,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外哲学家对比分析的演讲比赛,请根据下列表格,写一篇
苏格拉底:Socrates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在授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1视频导入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由于文件中插入的视频无法直接播放,只能单独播放,影响了教学效果。

2 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把握不是很准确,因此前两位哲学家的相关任务完成较好,但墨子环节,任务难度较高,学生遇到一定困难。

及时调整了活动方式,由自主探究改为小组合作,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3 讨论环节,由于话题太大,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有所困难,因此在设计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并提供了关键词,为学生搭建了较好的输出平台。

但是学生活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问题:提供的场景中有部分“生词”,如queue up, quarrel , World War I 等,这是教学设计时没预料到的,因为这部分词汇,是初中课本所学单词。

尽管发现问题时,有对学生进行解释与指导,但小组活动效果仍未能达到预期。

4. 板书设计可以更科学合理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描述如下: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原则中也强调,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此外,每一门课程都应尽可能结合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感情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本节课以语言习得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核心理念为依据,设计思想体现如下:一、任务设计符合课标要求, 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根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等理
念,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来设计本节阅读课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观在英语学科当中就是要整合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问答题,填空题,小组讨论题等任务的设置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英语课
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水平,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三、个人活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
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环环相扣,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任务的设置保证处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