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诗歌语言之语言风格(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庄重与诙谐
多为叙事角度
➢ 庄重:话题较为庄重严肃。 ➢ 诙谐: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语言幽默轻松,用语贴近生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青沉沉的大海, 波涛汹涌着, 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的, 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 郭沫若《太阳礼赞 》
别了,春水 感谢你潺潺的细流, 带去我许多意愁 向你挥手了 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 我要坐到泉源边 静听回响。
——冰心《繁星·春水》
1.3豪放与婉柔
多为意境角度
➢ 豪放(奔放、雄奇):词语道劲,音调高亢,气势浩荡,意境雄浑。 ➢ 婉柔(婉约、细腻):笔墨纤细、格调柔和、语调舒缓、情意绵绵。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 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 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 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 风格。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 特征析。
3.真题巩固
【2013·湖北卷】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 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16.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 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 作简要阐释。(6分)
➢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 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 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 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 “虎啸龙吟”之感; ➢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 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 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 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 缓”。
多为用词角度
➢ 朴实(朴素、平淡、自然):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地描写、议论、说明。 ➢ 藻丽(华丽、绚丽、奇丽):它讲究词藻美,多用修辞想象,叙事议论铺张渲染。
那边的墙角有一只柳条箱,三个衣包, 大概就是三位先生带来的,仅仅这些,房 里已没有空地了,电灯的光本来很弱,又 蒙上一层灰尘,照得房里的人都昏暗模糊。
问:该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设问与作答
用一两个词概括语言特色,如:雄浑 豪放、悲壮慷慨等。
1.明特色
可从手法、意象、意境等方面展开分 析。
2. 列例证
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情感;可点明这一 特点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析效果
①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②“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 者呆坐思亲的神态,“影半身” 更显形影相吊孤单寂寞的情状, 给人极大的孤独感和真实感。三 四句又想象家人深夜静坐,谈论 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③从而自然流畅地表达了诗人真 挚动人的思乡之情。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 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 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 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
1.5繁丰与简洁
多为描写角度
➢ 繁丰:力求酣畅淋漓、详尽丰满地表现事物。多用长句、排比、细节描写。 ➢ 简洁(简约 、简炼 ):文词简洁,言简意丰,力戒冗词赘句。多用成语、短句,白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
1.6清新与悲壮
多为情感色彩
➢ 清新(秀丽、明丽):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语言通俗,比喻新颖,包含着喜悦之情。 ➢ 悲壮(沉郁、悲慨):意境深沉,出语高昂,含思悲壮。
➢ 简洁(简约 、简炼 ):文词简洁,言简意丰,力戒冗词赘句。多用成语、短句,白描。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 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 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 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3.真题巩固
【2018·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 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 君侯,如椽笔。
问:“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 特点?(3分)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 ➢北海、太阳、路茫茫,意 境开阔; ➢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 又刚健的气概。
2.设问与作答
【2005·全国卷II】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 “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 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鲁迅《拿来主义》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真理是一定会胜利的。反动派的无耻,就 是李先生的光荣。反动派的末日,就是我 们的光明。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演讲》
1.4含蓄与明快
多为抒情角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代表诗人:柳永、李清照
1.4含蓄与明快
多为抒情角度
➢ 含蓄(蕴藉):用简约的语言表达丰厚的语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玩味揣摩。 ➢ 明快(简洁):干净利落,一语破的,语意鲜明。
——曹操《短歌行》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1.8 总结
多为叙事角度
朴实
豪放
明快
简洁
清新
庄重
语言风格
用词
意境
抒情
描写
情感
叙事
藻丽
婉柔
含蓄
繁丰
悲壮
诙谐
贰章
——设问与作答
2.设问与作答
➢ 从高考命题来看,对语言风格的考查有两种形式。 ➢ 一是给出语言风格,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如: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语言(三)语言风格
理叁 贰 壹导









故 知










目 录

故 知新
回顾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形 象
人物形象
炼字/炼句
语言

语言风格
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内容
观点态度
炼句题答题步骤
优化整合,而非简单翻译
1.解释句意
句法 章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炼字
结构 内容
2.点明 手法/效果
句中情感,而非全诗情感
3.分析情感
温故知新 结构
分析诗句
内容
句法 章法
倒装
省略
对仗
互文
首句
中间
尾句
表达方式
抒情
议论
描写
记叙
字词
炼字
手法
修辞
表现手法
壹章
——了解语言风格
1.1了解语言风格
➢ 语言风格, 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 语言艺术个性 ,是诗人的个人 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3.真题巩固
【2008·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 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 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2013·天津卷)“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 辛词的豪放特点? 2.(2018·北京卷)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 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 二是直接分析语言风格,如:
(2019·全国卷III)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 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总结
语言风格题答题思路
用一两个词概括语言特色,如:雄浑 豪放、悲壮慷慨等。
1.明特色
可从手法、意象、意境等方面展开分 析。
2. 列例证
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情感;可点明这一 特点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文学是什么?是七色的阳光,喧嚣的 大海,苍茫的丛林,炽热的火焰;是生活 的折光,人生的梦幻,奇异的感觉,苦闷 的象征;或者就是有人说的只是作者与读 者躲避风雨的凄苦的小舟……
1.2朴实和藻丽
多为用词角度
➢ 朴实(朴素、平淡、自然):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地描写、议论、说明。 ➢ 藻丽(华丽、绚丽、奇丽):它讲究词藻美,多用修辞想象,叙事议论铺张渲染。
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 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 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通“阆苑”,“滁州”望 “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 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 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 超逸,挥洒自如。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②“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 者呆坐思亲的神态,“影半身” 更显形影相吊孤单寂寞的情状, 给人极大的孤独感和真实感。三 四句又想象家人深夜静坐,谈论 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③从而自然流畅地表达了诗人真 挚动人的思乡之情。
炼字

炼句

语言风格

1.1了解语言风格
➢ 作家的语言风格虽然干差万别,但有规律可寻。
“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 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 八曰经靡。“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今天我们讲解六组十二类。
1.2朴实和藻丽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 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 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 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 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 含蓄(蕴藉、隽永):用简约的语言表达丰厚的语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玩味揣摩。 ➢ 明快:干净利落,一语破的,语意鲜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5繁丰与简洁
多为描写角度
➢ 繁丰:力求酣畅淋漓、详尽丰满地表现事物。多用长句、排比、细节描写。 ➢ 简洁(简约 、简炼 ):文词简洁,言简意丰,力戒冗词赘句。多用成语、短句,白描。
2.设问与作答
【2013·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 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释】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 门”喻指考试得中。

章 ——真题巩固
3.真题巩固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 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 雅丽平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代表诗人:陶渊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代表诗人:李白、李商隐
1.3豪放与婉柔
多为意境角度
➢ 豪放(奔放、雄奇):词语道劲,音调高亢,气势浩荡,意境雄浑。 ➢ 婉柔(婉约、细腻):笔墨纤细、格调柔和、语调舒缓、情意绵绵。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 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 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 阳就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 望着那里。
——巴金《海上的日出》
1.5繁丰与简洁
多为描写角度
➢ 繁丰:力求酣畅淋漓、详尽丰满地表现事物。多用长句、排比、细节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