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滚滚和蹦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案《滚滚和蹦蹦》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我们的朋友》,详细内容围绕“滚滚和蹦蹦”两个小动物展开。

通过介绍滚滚(熊猫)和蹦蹦(袋鼠)的特点、生活习性,让孩子们了解这两种动物,并引导他们学习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认识滚滚和蹦蹦这两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3. 教育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滚滚和蹦蹦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滚滚(熊猫)和蹦蹦(袋鼠)的图片、视频、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出示滚滚和蹦蹦的玩偶,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引导孩子们描述滚滚和蹦蹦的外貌特征,如滚滚的黑白毛色、圆滚滚的身材,蹦蹦的强壮后腿、长尾巴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滚滚和蹦蹦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让孩子们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制作滚滚和蹦蹦的手工。

(2)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
心得体会。

4. 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滚滚和蹦蹦》
2. 板书内容:
(1)滚滚(熊猫)的特点:黑白毛色、圆滚滚的身材、喜欢
吃竹子等。

(2)蹦蹦(袋鼠)的特点:强壮后腿、长尾巴、善于跳跃等。

(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画一画滚滚和蹦蹦,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特点。

(2)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将想法写下来。

2. 答案:
(1)滚滚和蹦蹦的绘画作品。

(2)例如:不乱扔垃圾,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参加植树活动,为动物提供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滚滚和蹦蹦的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
(1)组织孩子们参观动物园,观察滚滚和蹦蹦的真实生活。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以实际行动关爱动物,保
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和描述活动。

2. 例题讲解中对滚滚和蹦蹦生活习性的详细阐述。

3. 随堂练习中的手工制作和分享环节。

4. 课堂小结中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

5.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和答案。

一、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和描述活动
1. 教师应引导孩子们观察玩偶的细节,如滚滚的毛色、体型,蹦
蹦的后腿、尾巴等。

2. 教师可以提出具体问题,如:“滚滚的毛色是什么颜色的?它
有什么特点?”“蹦蹦为什么能跳得那么高?”等,以激发孩子们的
思考。

3.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特点,同时倾听其他小朋
友的描述,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二、例题讲解中对滚滚和蹦蹦生活习性的详细阐述
1. 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滚滚和蹦蹦的生活习性,
如滚滚吃竹子的场景,蹦蹦跳跃的情景等。

2. 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滚滚和蹦蹦的生活习性,如它们的食物、生活地点、繁殖方式等。

3. 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增进孩子们对滚滚和蹦蹦的
了解。

三、随堂练习中的手工制作和分享环节
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手工材料,并确
保孩子们能够安全使用。

2. 教师可以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滚滚和蹦蹦的手工。

3. 鼓励孩子们在完成作品后,与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四、课堂小结中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
1. 教师应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认识到人
与自然的关系。

2.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如不乱扔垃圾、
参加环保活动等。

3.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理念,从
小事做起。

五、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和答案
1. 作业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孩子们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如描述滚滚和蹦蹦的特点、思考如何关爱动物等。

3. 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针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滚滚和蹦蹦的特点,吸引孩子们
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环节约10分钟,详细讲解滚滚和蹦蹦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环节约10分钟,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手工,分享心得。

4. 课堂小结环节约5分钟,强调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玩偶、图片等教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迅速
进入学习状态。

2.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滚滚和蹦蹦的特点。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本节课围绕滚滚和蹦蹦的特点、生活习性进行教学,内容丰富,符合孩子们的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
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

3. 课堂互动: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
们的观察、表达、动手能力。

4. 情感教育: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
意识,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5. 不足之处:在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随堂练习环节的时间,让孩子们更充分地参与手工制作和分享。

6. 改进措施:针对课堂提问环节,可以设计更多开放性问题,引
导孩子们深入思考。

同时,注重观察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
个性化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