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15课 论厄运 直面苦难(节选)落实应用板块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5课论厄运直面苦难(节
选)落实应用板块苏教版必修5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映.衬ìnɡ纯粹.cuì炫.耀uán噩.耗è
B.汲.取í 净.化ìnɡ 骄横.hènɡ 苍穹.qiónɡ
C.慰藉.iè 瘟.疫wēn 芸.芸ún众生旋.涡uàn
D.焚.烧fén 厄.运è 荒谬.miù 症.结hènɡ
解析:A项,“炫”读uàn;C项,“旋”读uán;D项,“症”读hēnɡ。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羡慕惋如横渡无所畏惧
B.颂歌暗淡浓郁漂洋过海
C.慷概卑微泄愤是非巅倒
D.伸冤领略蔑视旗开得胜
解析:A项,“惋如”的“惋”应为“宛”;C项,“慷概”的“概”应为“慨”,“是非巅倒”的“巅”应为“颠”;D项,“伸冤”的“伸”应为“申”。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________。

2《圣经》的《旧约》________给人们以幸福。

3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______的背景。

4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________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A.坚忍启发暗淡显露
B.坚忍启示暗淡暴露
C.坚韧启示黯淡暴露
D.坚韧启发黯淡显露
解析:“坚忍”是指坚持而不动摇,多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韧”是坚固有韧性。

“启发”是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示”是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暗淡”多指颜色、光线暗;“黯淡”指心情、前途等不光明。

“显露”是显现出;“暴露”多是无意地显露或有意地揭示出来。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致命的灭顶之灾
....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
B.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的志愿者绘声绘色
....地给孩子们普及了有关眼睛、牙齿的医学小常识,把健康知识带进了“太阳村”。

C.中国当代艺术有某种哗众取宠的特征,大量的作品,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成为市场
的热点,形成一段时间的行情,但是从本质上是一文不名
....的。

D.实际上,只要活下去,芸芸众生
....的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

解析:A项,“灭顶之灾”与“致命”重复。

B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C项,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名,占有。

此处可用“一文不值”。

D项,“芸芸众生”,指很多人,不能修饰单数的“我”,故错。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灵魂的追问与思考,为我们的灵魂提供了无穷的精神营养,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B.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

C.不满足于人云亦云,才能在写作实践中提高独到的眼光和独立的品格。

D.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

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

解析:A项,句首“灵魂”前加“对”;B项,“苦难”后缺中心语“的刻画”;C项,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养成”
答案:D
二、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渴望苦难
马丽华
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

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

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

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

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要是雨水不好,又将是满目焦土,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

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

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

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

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我在此采访中听藏族老人讲述得多了。

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

那记载是触目惊心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

半年前的一场大雪,不是一阵一阵下的,
是一层一层铺的。

三天三夜后,雪深达一米。

听说唐古拉一线及藏北地区大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蒙难。

不见人间烟火,更像地球南北极。

听说牧人的牛马大畜四处遣生,群羊啃吃帐篷,十几种名贵的野生动物,除石羊外,非死即逃。

只是乌鸦和狼高兴得发昏,它们叼啄牲畜的眼睛,争食群羊的尸体……
山那边的重灾多玛区,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

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洁白无瑕的冰雪如同美丽的尸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
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

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

但没能除绝祸害。

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进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

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由此,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中国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尽皆“哀民生之多艰”;中国之外的伯特兰·罗素也说过,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

他说,那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他说,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

爱情和痛苦的呼喊在他们中反响、回荡。

因为无助于人类,他说他感到痛苦。

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

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这或许正是对于苦难所具特殊魅力的注解。

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就是——渴望苦难。

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袂而至,病痛蜂拥而来,渴望历尽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艰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

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有删节
6 第1段从哪些方面展现了藏北高原的苦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荒滩戈壁多,牧草矮小瘦弱。

②冬春风季黄尘铺天盖地。

③小草裸露,甚至被
席卷而去。

④若雨水少,便是满目焦土。

⑤草场青绿短暂。

⑥夏季时有雹灾光临。

⑦冬季雪灾人死畜亡。

如何理解第5段“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罗素认为对爱情和知识的追求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幸福感,但对人世间苦难的怜悯又使人从美好理想中回到苦痛的现实。

8.根据文中作者对苦难的描写和渴望,结合自身的理解,分析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苦难,那生命的光彩将会全部剥落,更无幸福可言,因为,苦难让人清醒,给人以使命感,只有战胜了苦难,人生才会熠熠生辉,幸福才会飘然而至。

9.作者感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联系文章谈谈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精彩和幸福。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哲理是“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只有战胜苦难,才能获得人生的精彩与幸福。

三、语言表达15分
10.在下列语段中横线处补写上句子,使语意连贯通畅。

4分
苦难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

对于梵·高,苦难是一种创作灵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苦难是他们最大的苦难。

答案:对于颜回,苦难是一种治学乐趣;对于苦行僧,苦难是一种修行信仰。

11.请补充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对“生活”消极和积极两面的意思。

要求:各句不超过30字。

6分
1表达消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积极的意思:
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为生活所束缚。

2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在结尾处写出自己的感悟。

5分
一头体格高大壮实的骆驼,在无边的荒漠中走着,不小心脚被坚硬的石头划破了,血顺着脚往下流。

非洲的荒原上住着成群的野兽猛禽,还有把蚁巢筑得高高的红蚂蚁、黑蚂蚁,大家忙着寻找食物。

当带着血腥味的骆驼窜进荒野时,鬣狗扑向了它,大鹫也飞下来啄食它的身体。

不一会儿,骆驼就被咬得鲜血淋漓。

骆驼东奔西窜,想甩掉鬣狗和大鹫,可它又撞到了几尺高的蚁巢。

几十万、几百万只蚂蚁立刻爬上它的身子,疼痛使它倒地乱滚。

远方的蚂蚁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又浩浩荡荡地赶来,每一只都从骆驼身上咬去一点皮肉。

可怜的骆驼无论怎样打滚也摆脱不掉成群的蚂蚁,一会儿,骆驼便没有力气了,一只只蚂蚁在骆驼身上撕咬着。

两天过去了,非洲荒原上躺着一副完整的骆驼骸骨。

骆驼怎么也没想到,一块石头划破了脚,竟使自己变成了一副骨架。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强大的敌手打败,而是败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

人生中,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酿成灭顶之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