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见学生运动创伤应急处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常见学生运动创伤应急处置方法
运动创伤通俗的来说就是在运动中的创伤,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擦伤、挫伤、肌肉拉伤、关节脱位、扭伤、骨折等,体育教师需要预防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运动损伤,并及时判断与处理,传授学生预防及应急处理运动损伤相关知识。
一、擦伤
擦伤在体育活动中较为常见,多为皮肤表皮损伤。
外力沿体表擦过而引起皮肤层开放性损伤。
1.擦伤的症状
皮肤表面破裂成开放式,受伤部位“辣”疼难忍。
受伤部位及周围软组织红肿流血,伤口暴露有异物。
活动受限,尤其怕触碰,影响关节屈曲。
2.擦伤的处治方法
擦伤通常是运动中因各种不慎摔倒所致的开放性损伤,尤其以快速跑摔倒擦伤最为严重。
若创口浅、面积小,即时条件下,可用凉开水洗净创口,将衣、裤挽起避免摩擦,到医务室进一步用生理盐水、酒精处置伤口,涂抹红、紫药水,不需包扎,过度包扎会导致伤处透气性不足,倒反不利于伤口愈合。
但若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涂抹;关节处擦伤不宜用暴露疗法,免得局部皮肤干裂出血,影响关节运动。
二、挫伤
1.挫伤的症状
人体某部因碰撞或突然压挤而形成该处及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足球、篮球运动最容易导致挫伤。
大腿前面肌肉和小腿是人体最容易挫伤的部位,此外,头部和躯干部的挫伤会导致脑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损伤。
2.挫伤的救治
运动时一旦出现挫伤,应立即停止一切运动。
单纯性挫伤可原地休息,进行局部冷敷,如果没有冰块的话,可以买来冰棒应急。
冷敷后,将药敷在伤处,加压包扎。
躯干部和睾丸挫伤,容易出现休克症状,要首先进行抗休克处理,保温、止痛、止血,立即送医院治疗。
在复杂挫伤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肌肉肌腱断裂的情况,可以在进行固定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切忌自行处理。
三、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比较常见的运动伤害,在运动中肌肉出现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是造成肌肉拉伤的直接原因。
人体有几百块肌肉,其中任何一块肌肉都有可能被拉伤。
比较常见的是四肢肌肉拉伤和背部肌肉拉伤。
1.肌肉拉伤的症状
按压拉伤部位的肌肉时会感觉疼痛,身体虚弱。
拉伤部位的肌肉出现肿胀和僵硬现象,用手触摸可以感受到肌
肉紧张形成的条索状硬块,按压受伤的肌肉,疼痛会更强烈,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
伤者可能会出现痉挛现象。
受影响的肌肉无法正常活动。
2.肌肉拉伤的急救措施
一旦出现肌肉拉伤,首先保证让肌肉得到休息,防止保护不当造成进一步损伤和肿胀。
让伤者坐下或躺下,受伤的部位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冰敷。
如果是腿部肌肉拉伤,可以将腿吊起来,在受伤的部位放上一个冷敷袋或冷冻食物,用绷带将冷敷袋绑在受伤部位,持续半小时左右,可以减轻体内流血或瘀伤症状,但要防止冻伤。
也可以用冰块对皮肤进行摩擦。
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冷水代替冰块进行冷敷,将冷水浇在毛巾上置于受伤的地方,每两分钟要进行替换,如果没有毛巾,也可以用冷水喷淋、浸泡受伤部位。
冰敷和冷敷的目的是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出现进一步的肿胀和瘀血。
在处理肌肉拉伤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抑制肿胀加重,可以对拉伤的肌肉局部进行加压包扎,同时给这个部位的肌肉以支撑的外力,可以用绷带和厚厚的棉垫牢牢的包扎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
包扎要防止过紧造成压迫感,避免出现发紫、发凉、发麻的情况。
注意:在肌肉拉伤发生的24小时内,杜绝热敷、按压、揉捏等不当操作,谨防出血、肿胀的加重。
四、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由于创伤或病变,使关节正常的骨性位置部分或全部发生改变,脱位一般都会引起关节囊撕裂和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及其附着组织损伤。
1.关节脱位的症状
受伤关节剧烈疼痛、瘀斑,并伴有明显压痛;受伤关节不能活动;关节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出现畸形;关节腔空虚。
注意:在脱位的初期,由于感觉神经阻滞、麻木,疼痛较轻,易忽视伤情。
2.关节脱位的急救措施
学生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应把受伤的关节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适的位置。
尽可能在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医。
注意的是,在为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正常一侧的,再脱受伤一侧的,穿衣服时则反之。
肩关节脱臼:手臂看起来比平时长,肩膀上突;伤者会不自觉地用另一只手托着脱臼的手臂。
当体育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此症状时,使伤者脱臼的手臂处于最舒服的位置,用一个枕头或坐垫托起胳臂,或用悬带、绷带等物品吊起手臂,将受伤的手臂固定起来,将伤者送往医院。
注意:不要试图将伤者的骨头移回原位,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到骨头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同时使症状更严重。
髋关节脱臼:属于比较严重的脱臼情况,请老师们不要擅自施行急救措施,应将伤者水平移到担架上,迅速送往医院。
五、扭伤
1.扭伤的症状
外力因素会直接导致扭伤,造成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扭伤后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损伤程度越严重,症状反应越剧烈。
轻度扭伤会使韧带部分纤维断裂,重度扭伤则使韧带纤维完全断裂,甚至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损伤。
扭伤是运动常见伤,如打篮球容易扭伤手指、踢足球容易扭伤脚踝、玩滑板容易扭伤腰部等。
2.应急处理方法
急性腰扭伤:立即让伤员平卧,在硬板床上休息,以减轻伤痛和肌肉痉挛,如果临时找不到硬板床,则可让伤员屏幕在硬地面上,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
及时送医院医疗在送医过程中,应该在伤员腰部两侧,塞衣物以固定,以免腰部移动给伤员带来更大伤痛。
踝关节扭伤:首先要做好的是止痛的步骤。
可以将患肢抬高,进行冷敷,来达到减少疼痛和肿胀的目的。
踝关节扭伤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可以用枕头将小腿垫高,可以有效保证静脉血液顺畅的回流,对促使淤血尽快消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后可以用包裹了冰块儿的毛巾对受伤处进行外敷,每六小时进行一次,每次的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
如果皮肤受伤不严重,在48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的目的是加快血液循环,并可以促进组织间隙液的吸收,疼痛也会随之减轻。
手指扭伤:应立即立刻停止运动,马上对伤者进行冷敷处理,这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手指肿状程度。
冷敷时将手指泡在冰水中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绷带等把手指固定在伸直位置。
进行冷敷的时候,要对手指的活动度进行仔细的检查。
如果出现了撕脱性骨折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救治。
撕脱性骨折通常表现为手指在进行伸直、弯曲等动作的时候受到了限制,也会表现为末节手指呈下垂样,这些情形也是判断撕脱性骨折的依据。
六、骨折
1.骨折的症状
受到触碰会疼痛难忍;受伤部位发生肿胀、瘀伤和变形现象(如骨骼线条不规则或发生骨折的手脚比平时短
等);伤者行动不便;受伤的部位无法像以前一样正常活动或无法活动;行动时骨头内有摩擦的感觉;伤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
注意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如现场有危险等,否则不要搬动骨折的伤者。
不要试图检测伤者的骨折程度,否则会对伤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2.骨折的急救措施
谨慎移动。
当学生发生骨折时,不要随便移动其肢体,尤其是受伤部位,以免使骨折错位,发生二次伤害。
早发现早治疗。
无论伤员骨折轻重与否,都要在做好急救后,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毕竟伤害现场的急救设施有限,救治不能够做到全面、细致,很多隐藏病症也无法发现。
固定。
在肢体骨折伤害中比较常见。
固定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可以使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
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固定用具,为了避免骨折移动造成疼痛加重或伤势恶化,可以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
包扎。
开放性骨折多伴有大量出血,应该在止血、固定后,快速进行包扎。
包扎要选用干净布片或纱布,并且不要使断骨发生移位。
包扎时,如果断骨露在外面,且未压迫血管神经,千万不要将其推回伤口内。
因为骨折端有可能已遭到污染。
若是骨折端自行滑回创口内,要向诊治医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