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上桑被终止与被哀悼的filofax完结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上桑。
被终止与被哀悼的。
Filofax完结篇。
在旧博客上看见一条留言。
在微博上被禁言一条转发。
在「渍」号上收到Chester的死讯。
我的旧CD机里还转着2000版的「Hybrid Theory」(混合理論)。
那时我还是个钢琴少年。
左手巴赫右手肖邦。
从一首「In The End」起开始接触摇滚。
在生冷流年里终于一去不返地颓成了现在这种画风魔性的重金少年。
在离开钢琴的最初几年里。
「In The End」一直是我的手机来电铃音。
后来更多比它更激烈更诡异更冷僻的曲子代替了它的位置。
于是我把它设成了早起闹铃。
在每一个黎明破晓时分坚持用嘶哑的嗓音唱着「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
事到如今隔着生死恍如隔世般听着。
窗外夏花绚烂。
夏蝉悠鸣。
在这样盛大华美的夏天里。
空气里嗅不到一丝死亡的气息。
写给被终止。
被删除。
与被哀悼的。
Filofax。
完结篇。
之前在Seaweedkisses大神博客的采访中就说过。
专业原因+离家早。
我接触活页的年头比较长。
那时手帐还叫笔记本。
拼贴风尚未成型。
纸胶带也无迹可寻。
一支笔。
一本行事历。
一个双肩包。
这样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很多年。
一直想静下心来写写这些年用过的好用活页。
动笔前以旁观者的角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我的ins账号(akillahier)。
很惭愧的。
只看见四个字:喜新厌旧。
虽然我很少po本子的正面证件照。
但如果
仔细去看。
会发现目前我手头的现役部队基本都是比较近期购入的本子。
比如Midori的新色。
Filofax的新款。
Gillio的双色。
那些陪我走过天南地北经历过枪林弹雨(并没有!)的老兵们都默默压到了箱底。
出于羞愧与怀念。
虔诚地把它们拿出来重见天日。
然而写文时做了功课才发现。
这些曾经驰骋沙场戎马一生的忠臣老将们(什么鬼~)竟大多被终止了贩售。
对于压箱底和停产。
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对书写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你是学生党。
你可能偏爱厚重大开本的All in one。
如果你是上班族。
也许轻薄便携的工作日志更适合你。
那些曾经为你而生的设计和功能事到如今也许再也无法直击你心。
审美在变。
功能在变。
你在变。
所以我们泪流满面。
步步回头。
却依然向前走。
在哪里看见过一句话。
说。
不要去见回忆里的人。
见了。
连回忆都没了。
深以为然。
然而我还是想给那些失落在时间之墙中的旧物们留一点文字。
当作念想也好。
当作坟冢也罢。
那些星离雨散般逝去的美好。
让人有多感激。
就有多么遗憾。
来写被时间尘封了太久的Filofax们。
注意。
复数。
在ins和Lofter看我每天po图的妹子们大概都知道。
Filofax是我日常手帐图里比较少出现的tag。
不过就数量而言。
Filofax却是我的活页本里最中坚的力量。
毕竟它是我的活页入门。
即使我去过再多的地方遇见再多的风景。
还是依然会回到它。
这个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立于1930的英国老牌。
以“file of
facts”之意命名。
在接下来的80多年来一直立于传统敢于创新。
奠定了活页本界目前最主流的Pocket/Personal/A5大小。
款式上也是男女通吃老少咸宜。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精英族。
都能在Filofax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寸与款式。
我用Filofax的时间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
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有10年。
一直觉得Filofax的设计黄金期在1990-2010。
那时Richmond 周正妥帖。
Classic坚实美好。
Amazona锋芒毕露。
一片百本争鸣的盛世艳景。
我自己勉强赶上了黄金期的最后几年。
陆陆续续收过一些喜欢的款。
这篇主要来写写我手头Filofax
黄金时代的本子们。
它们颜色各异。
大小不一。
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已停产。
入门篇。
Finsbury。
Chameleon。
Cuban。
Finsbury。
全系列在产。
部分颜色停产。
Finsbury算是Filofax 家皮质本子中比较贴近年轻人的设计。
特点很明确。
简单。
耐用。
颜色选择多。
颜色。
Antique Rose。
灰度很大的一个浅粉色。
冷淡。
古旧。
力道向内抑的。
粉色的本子我入过不少。
不过能粉得这么冷峻压抑的。
除了这本也没谁了。
皮质。
Finsbury的皮子都有类似荔枝的粗糙纹理。
网状的那种。
厚实。
硬挺。
非常耐用。
刚到德国那会儿课业繁重。
这本每天和各种讲义/文献/书/饭盒/电脑一起挤在包里辗转校园。
这么多年之后重新看它。
竟然一个划痕都没有。
Personal大小。
封面有6个卡槽和一个竖袋。
可以看见内里不是皮的。
而是
棕色的布料。
虽然手感上不能和皮质衬里比。
不过布料毕竟轻。
也不容易划坏。
打了一张实用牌。
封底。
一个纵向的拉链袋。
我以前用来放票据和学生卡。
袋子很扁。
放不了太厚的东西。
也不建议放硬币。
取用很不方便。
笔插为皮质。
不可调节。
对笔的粗细比较挑剔。
普通钢笔诸如英雄100/Lamy safari/Pelikan M200是插不下的。
总体而言。
Finsbury的功能比较简单。
没有太多收纳设计。
皮子偏硬。
不能第一时间180度平摊。
优点在于颜色选择多。
并且轻便耐用。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皮质入门款这系列会时至今日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
题外话。
我一直觉得Finsbury出过的各种颜色中最美的就是Aqua。
水蓝色。
带一点绿感的土耳其蓝。
非常清爽明亮。
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
是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Aqua色有点难拍。
不知道是不是带一点荧光感的缘故。
相机很难真实还原Aqua的原色。
表现不了它的美我也很绝望啊……出于对Aqua的热爱。
我陆续收了这个颜色的mini和A5尺寸。
Mini很久以前一直是我的随身本+钱包。
因为mini的后背有一个像Gillio Compagna那样的大袋。
放现金很好。
也有放硬币的拉链袋。
至于A5。
作为我的纸胶带记录本。
直到今天依然现役中。
没有收per大小的原因是过去的几年中Aqua 一直是停产色。
找了这么多年都找不到per大小的Aqua我已经心灰意冷了。
不过写这篇时查了一下Filofax德村官网。
发现今年夏天Aqua色复刻了。
和原色一模一样。
美好的土耳
其蓝。
是谁说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
我只知道如果不自己试试。
怎么知道天道酬勤。
Chameleon。
全系列停产。
两本。
都是personal大小。
红色的是Red。
绿色的是Spring Green。
红得铿锵有力。
绿得清脆欲滴。
Chameleon是里外全皮系列。
皮子表面有点像某种鳞片。
仔细看是很多类似爱心形状的小三角印纹。
收纳。
封面有7个横着的卡槽和一个纵向的大袋。
收纳能力优。
封底是一个隐藏式的拉链袋。
这个袋子不像Finsbury的拉链袋那么扁平。
收纳能力高出不少。
即使放笔进去也能妥妥拉上。
笔插位于封面内侧。
半皮半松紧带。
对笔粗无要求。
虽然是全皮。
但Chameleon的重量其实偏轻。
皮子不厚。
有一定的柔韧性。
带在包里无压力。
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平摊。
缺点在于这个系列皮子上的鳞片印纹容易磨掉。
另外总觉得这系列切线处胶的处理不是很好。
当时在柜上见过的每一本基本都有胶水没处理干净的黄渍……
Cuban。
全系列停产。
Cuban是个值得入的系列。
价格合理。
皮质精良。
收纳也贴心。
我一直觉得用什么本子无所谓。
关键是怎么用。
所以平时po图以发本子内页的使用情况居多。
很少出现本子的正面外皮。
不过每次Cuban正面出镜。
都会收到留言问这本是何方神圣。
Per大小。
颜色Chili。
很有重量感的一个朱红。
偏深。
偏暗。
带一点军红。
加上白色走线。
灼灼而生熠熠而燃。
烈得灼人眼球。
收纳。
封面是6个卡槽
+1个横袋+1个半封口的纵向大袋。
封底是一个纵向的拉链袋。
拉链袋的质地为细密的网格。
有透度。
如果里面放纸币的话是看得见面额的。
Pocket大小。
颜色Navy。
冷调的海军蓝。
深邃沉寂。
安静得像黎明前的海底。
沉沉如水。
收纳上和Per大小很像。
只不过封面的卡槽由于空间限制减少为2个。
其他格局与Per一致。
不过Pocket的背后有一个大袋。
设计上和Gillio Compagna如出一辙。
做钱包用的话很方便。
这次整理旧物时还从这个后袋里翻出了5美元。
旧得都快掉渣了。
Cuban有一些无可取代的记忆点。
比如皮质。
硬挺。
扎实。
油光水亮。
近乎镜面。
看不见毛孔。
每一本都平整饱满得让人心生敬意。
本来以为这样光滑工整的皮子会比较容易毁容。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
两本都完好如新。
没有划痕。
没有变色。
流年生冷里守了一场旧年锦时。
比如颜色。
这个系列我见过黑色/棕色/红色/深蓝。
每一个颜色都沉郁顿挫。
自带一种周正英挺的复古感。
非常美。
比如白色走线。
太干净。
太分明。
不怪世人青眼有加。
比如设计。
Cuban的外形大概是Filofax所有作品里我最喜欢的设计。
至简才能出至美。
以最少的线条勾勒出一座荒城。
古朴。
周全。
不多一笔。
不少一划。
你要的长河落日似水年华。
全都在这里。
注:Cuban的硬挺皮质比较像马丁靴。
不过光泽度更好。
这种皮比较容易出压痕。
虽然有一定恢复力。
但不要长期和尖
锐硬物压在一起。
一旦表皮划破。
痕迹不容易去除。
中坚篇。
Malden。
Holborn。
Aston。
Malden。
全系列在产。
部分颜色停产。
关于Malden。
我写过两个长篇。
从皮质颜色到使用方法都做过详细的测评。
感兴趣的少年们可以在渍号上分别发送「殊途」和「赴」接收心得。
查了一下Filofax的英德官网。
目前在产的只有4个颜色。
分别是棕色Ochre。
紫色Purple。
水绿Aqua。
玫红Fuchsia。
旧文里提过的Black/Grey/Crimson/Vintage Pink全部停产。
悼词就不写了。
发两张图表达哀思。
我手头各色Malden里最常用的两本。
Grey。
烟灰。
旅行本。
「赴」篇里有具体心得。
Crimson。
红得扣人心弦的一个深红。
Holborn。
全系列在产。
部分颜色停产。
我手头这本依然是per大小。
颜色。
Wine。
一张图说明Filofax家各种版本的红色。
之前有妹子留言问我为什么不考虑Gillio家的Burgundy。
不是Burgundy不美。
只是你看。
红色的本子我真的够多了……Wine是所有红色中比较低徊的一个颜色。
深藏不露。
绵里带刃。
有那么一息紫调在里面。
低靡。
缄默。
幽冥之中一片暗夜华光。
皮子是真好。
绵软细腻。
和Cuban的镜面光泽不同。
Holborn的皮子虽然也细。
但还是看得出纹理的。
细纹和血筋一目了然。
就两个字。
天然。
我手里有一本非常细腻的灰粉双拼Compagna。
触感和Holborn很像。
糯软。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如果想选一本收纳性强侧袋多的活页本。
或者想活页+钱包二合一。
我会首推Holborn。
封面除了6个横着的卡槽和一个横袋以外。
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纵向的大袋。
开合很方便。
放票据/贴纸/纸币。
全都妥妥的。
封底左边是一个纵向的大袋。
右边还有一个隐藏式的拉链袋。
可能是皮子软的缘故。
拉链袋的容量非常宽容。
取用也方便。
可以hold住硬币。
唯一值得吐槽的点就是笔插的位置。
刚好挡在拉链袋外面。
如果插着笔。
拉链开合势必就会不顺畅。
所以要用拉链袋的话可能就得放弃笔插。
要带笔的话。
就得放弃拉链袋或另行配备。
总之Holborn的笔插与拉链袋。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除此以外Holborn真的算是秀外慧中的实用派了。
除了Wine色。
这系列还推出了黑色/深棕/冷灰。
基本都是偏商务的颜色。
上班族用非常适合。
干练。
踏实。
藏而不露的精英感。
另。
Wine色停产已经有年头了。
英国官网早就售罄。
德国的实体店也很久不见这货的踪迹。
不过前两天发现德国官网突然惊现wine色Holborn。
好像per以外slim 也有货。
喜欢酒红的少年们可以去Filofax的德国官网看看。
地址。
www.filofax.de
Aston。
全系列停产。
继续Personal大小。
颜色。
Orchid。
偏暖的一个鸢尾紫。
郁郁的那种柔和。
见过Aston的其他颜色。
封面上的线条让这个系列硬朗干练。
尤其是黑色棕色。
比较男性化。
不过这本Orchid紫得非常温婉。
再加上走线上特意运用了粉色。
兰心蕙性。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皮质是
Aston值得称道的地方。
手指触到皮面的瞬间就能明白。
柔软。
厚实。
绵的那种。
就纹路而言。
Aston比较偏向Gillio epoca 的那种粗纹皮。
上一张对比图。
左边。
Gillio Compagna Rust。
右边。
Aston Orchid。
可以看出两者的纹理都很明确。
Aston 的颗粒感比Gillio略细一些。
手感上Aston虽然也厚。
但软上不少。
平摊无压力。
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提醒。
这货摸着容易上瘾。
收纳。
封面6个卡槽和一个纵向大袋。
封底一个大拉链袋。
笔插位于封底内侧。
半皮半松紧带。
插钢笔妥妥的。
Aston有一种坚韧的美。
外表坚实。
手感柔和。
在花花绿绿的活页世界里。
你很难注意到它。
太低调。
太暗哑。
那是一种细水长流。
止于唇齿。
掩于流年。
精英篇。
Classic。
Adelphi。
Enigma。
Osterley。
Luxe。
Amazona。
Tropic。
Classic。
全系列停产。
这个系列应该属于Filofax家的经典款。
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极盛时期出过从Slim到A4大开本的所有尺寸。
以本子正面的十字缝线为标志。
Classic四平八稳。
周正英挺。
精英感十足。
这个系列我手头只有一本玫粉色的Slim。
入得最久。
用得最狠。
如今依然现役。
旧文里写过专文。
还没来得及备份到渍号。
等备份之后可以发「渐旧」查收心得。
一直想入Classic系列的per或A5来着。
可是停产就是停产。
回不去的是青春。
不要回头望。
把心留在那里就可以了。
Adelphi。
全系列停产。
以复古的菱格纹为设计理念的一个系
列。
有一种旧式的情怀与优雅。
皮子挺惊人的。
毕竟Filofax 家能在皮子上印上Deluxe Smooth Leather的款也不多见。
硬牛皮。
细得看不见毛孔。
至密。
至厚。
至光滑。
却硬生生压出整齐的菱格。
太周正。
太典雅。
太肃穆。
Per大小。
封面是一个带暗扣的大袋。
大袋打开来。
可以看见6个纵向卡槽和一个竖袋。
可能设计初衷就是当钱包用。
卡和纸币放在里面非常安全。
封底是一个大拉链袋。
不知是不是设计来放硬币。
不过和Finbury一样。
拉链袋比较扁。
硬币类的小东西放进去取用不是很方便。
笔插也位于封底内侧。
和Holborn 很像。
不过Holborn的笔插会挡住拉链。
Adelphi不会。
我记得除了黑色。
这系列还出过一个紫色。
偏艳。
好像叫Magenta。
说实话Adelphi我用得很少。
可能是菱格纹自带一种女性化的典雅气质。
太娴静。
太lady。
和我静若瘫痪动若疯兔的魔性画风不符。
拿在手里总有一种「阿嘞少年你干嘛偷用母上的口红」的即视感。
Enigma。
全系列停产。
Per大小的红蛇Vermilion。
这本po
过专文。
目前还没有备份到「渍」号上。
存过来以后可以发送「蛇蜕」查收心得。
以蛇纹为灵感。
这系列除了红蛇Vermilion。
还出过一只白蛇Brindle。
皮质很特别。
鳞片只是牛皮压纹。
但是软。
非常。
我目前摸过的牛皮处理里没有一个与Enigma雷同的。
当时在官网入这本时想着「这设计有点太张扬啊如果实物太over我就退回去」。
结果实物一拿到
手里就放不下来了。
该怎么说呢。
确实张扬。
Filofax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嚣张。
横向对比其他手帐品牌。
无论是Gillio 的croco印纹还是Louis Vuitton的老花图腾。
都没有Enigma 那种浑然天成的无序与繁复。
锋芒毕露又古灵精怪。
那是一种诡异的妖冶。
要么盖世英雄。
要么混世魔王。
不要直视。
是蛊。
Osterley。
全系列停产。
我手头这本是per大小的Plum。
深紫。
带一点红色的暖调。
这本po过专文。
具体收纳这里也不追述了。
等旧文备份过来之后可以发送「故里」查收心得。
虽然同是动物路线。
Osterley和Enigma那种蛇妖的繁复无序感不同。
反而显得严谨工整。
不知道是不是鳄鱼纹中存在大量方块图样的缘故。
优点很明确。
硬挺皮子。
厚重。
坚实。
耐脏耐磨。
旧文里还写着那时都会给本子套个布袋装包里。
不过我现在基本不用保护袋了。
无他。
懒而已……时间不居。
舟车劳顿。
Osterley伸手搏流年。
没有变色。
没有划痕。
甚至都没有变软变颓废的迹象。
它这样强大美好。
出走半生。
归来依然是少年。
Luxe。
全系列停产。
这个系列我有两本。
一本是黑色的compact。
另一本是红色的A5。
继续动物压纹路线。
Luxe的纹身更细密更整齐。
貌似是蜥蜴纹?以Compact为名。
整本本子要比Filofax家的personal们窄一圈。
薄不少。
和Gillio 的Medium Compagna做一下对比。
Gillio那本还没装满。
Luxe
Compact已经是装到不能再满的状态。
厚度上也就只有Gillio 的一半左右。
要做到身段上的紧凑苗条。
收纳空间上肯定要做出让步。
Luxe的封面内侧只有4个卡槽+1个竖袋。
封底也很简洁。
2个卡槽+1个竖袋。
没了。
笔插位于封面内侧。
半皮半松紧。
不建议插太粗的笔。
因为本子本身窄。
皮扣环也不长。
笔粗了会有点扣不上本子。
至于A5。
目前留在家里不在手边。
所以没办法拍具体的细节图。
不过旧图里常拿这货当背景。
压在最下面的红色蜥蜴纹就是A5的Luxe。
A5的本子最怕厚重。
Luxe这本红色A5好像也是Compact型。
环不大。
比普通A5本紧凑不少。
双笔插。
设计上非常流畅简洁。
如果有少年感兴趣的话。
记得留言里吼我。
等我回家补齐图片可以po篇专文。
Luxe系列作为Filofax的高端。
走的是商务简洁并且高效的路线。
虽然皮子上面的印纹看着繁复。
但设计线条上素如白描。
极简。
极雅。
每一笔都将功用发挥到最大。
这也是这个系列为什么有那么多Compact型设计的原因。
轻巧。
便携。
每一个细节都掷地有声。
除此以外。
就皮子质地而言。
Filofax家很少有系列能和Luxe抗衡。
尤其是亮度。
不是漆皮。
却有一种让人脊背发凉的冷光。
即使光泽被蜥蜴纹的纵横交错打断。
依然凉凉如水。
熠熠生辉。
Amazona。
全系列停产。
从某种程度上说。
Amazona和Oterley 很像。
都是鳄鱼纹。
但Osterley的印纹更方正整齐。
Amazona 则更野性蛮荒。
鳞片凸起。
怪石嶙峋。
嘛。
有点像家养鳄与
野生鳄之间的区别?哈哈~我手头这本是黑色的Per。
很可惜的。
Amazona也留在家里不在手边。
没办法给大家上正面证件照。
只有两张打开的使用图。
等以后回家了再update罢。
在网上找到一位Filofax爱好者的收藏图。
4色Amazona全勤(图片网址:http://thissillybee.blogspot.sg/2013/10/?m=1。
侵删。
)。
让我擦一把哈喇子去……Amazona的皮质比较像Luxe。
光洁美好。
但由于鳄鱼纹的缘故。
更立体。
更凹凸有致。
手感也比Luxe更软。
收纳设计简直感人。
双笔插。
有卡槽。
有拉链袋。
总之一本本子能够想到的收纳可能性。
这货都齐全了。
没毛病的一个设计。
唯一的硬伤就是买不到。
算了。
别和逝者计较。
赢不过的。
Tropic。
全系列停产。
如果问我哪一本活页不入会后悔。
答案不是Gillio Fuchsia Campagna。
不是Knox Authen 30周年纪念。
而是Tropic。
Per大小。
颜色Bamboo。
优雅知性的裸米色。
带一点浅咖啡感的柔和。
皮子不是整块的。
而是由宽度一致的斜纹拼接而成。
深浅不一。
错落有致。
像深山老林里安然的竹节。
笔直。
缄默。
不断生长。
收纳非常强大。
封面内侧有6个卡槽+1个横袋+2个大竖袋+前面的记忆卡插袋。
封底则是1个笔插+1个拉链袋。
拉链袋一端可拉出。
容量非常可观。
取用也很方便。
对于这样的收纳设计。
我只能想到一个词。
仁至义尽。
比较独特的是皮扣环的设计。
扣环很长。
多厚的内页都妥妥扣住。
并且扣环没有铆钉。
而是采
用了磁铁的设计。
直接吸合。
简洁。
平整。
严丝合缝。
卯起来用这本那会儿我还没有ins账号。
你们大概也从来没有见过我po这本。
不过Tropic一步一个脚印陪我走过了最艰难最迷茫的阶段。
我记得欧洲大雪封途。
记得课堂上唇枪舌剑。
记得讥诮的眉梢和冷笑的嘴角。
我能做的只有抱着Tropic奋笔疾书。
准备好每一场辩论与提问。
然后赢得一个个肯定的眼神。
是谁说朝花夕拾。
捡的是枯萎。
我只知道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即使这世界消失得不留痕迹。
但爱一直在。
以上是我在过去的近10年中陆陆续续收过的Filofax们。
它们默默无闻。
垂垂老去。
即使不被遗忘。
也不再被人提起。
可是我还是相信。
爱固然常被时间打败。
但能打败时间的。
只有爱。
关于购买。
对于已停产的型号或颜色。
我其实一直抱着可遇不可求的态度。
上文提到的本子大多数在我入手时都仍然在产。
只是后来被终售了。
如果真的要去找。
可以去看看Filofax 官网的各个地区分站。
比如法国官网。
捷克官网。
按照我的经验。
比较小众的国家里往往容易找到旧款库存。
此外。
一些客流量不大的文具店也是找旧款的好去处。
小城市尤甚。
比如文中的Tropic是我在德村小城里很不起眼的一个文具店里找到的。
Aston则在丹麦寻得。
这些店往往没有网站。
客源有限。
旧款积存的几率比较大。
如果不介意新旧。
可以去看看ebay。
不过我自己没有买二手的经验。
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黄金时代。
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发现了。
黄金期的Filofax们在配色上相当大胆。
皮质和纹路上奇葩不断屡出奇招。
收纳上也不畏繁复体贴入微。
天才都是一拨一拨崛起的。
大师都是一群一群陨落的。
逝者如斯。
他们星离雨散逝不可追。
终有一日无迹可寻。
在这个史诗死去宏大叙事终结的时代。
别等不该等的人。
别伤不该伤的心。
黄金时代也许终将一去不返。
但我还是相信活页之路仆仆道途殊途同归。
别急。
总会有更好的遇见。
关于买这么多本子当饭吃么。
在这些陈年旧物里。
有一些陪我走出过低谷。
有一些见证过我小小的成功。
是纪念。
是记录。
也是记忆。
有能够沉迷其中的东西的人其实是强大的。
因为做出来的东西不会撒谎。
我还是那句话。
三思而入。
量力而为。
买了就别供着。
卯起来好好用。
在自己可以担负的维度内。
你只管盛开。
清风爱来不来。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完结撒花。
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见证一场活页的黄金时代。
7月20日。
Linkin Park的主唱Chester Bennington合上双眼。
窗外夏花绚烂。
夏蝉悠鸣。
夏天这样盛大这样华美。
空气里嗅不到一丝死亡的气息。
《晋书·嵇康传》里说。
康将刑东市。
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
弗许。
康顾视日影。
索琴弹之。
曰。
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
吾每靳固之。
「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
海内之士。
莫不痛之。
帝寻悟而恨焉。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说。
瞧。
我们有多孤独!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
我们的回答是:活下去。
纪念所有被终止。
被删除。
与被哀悼的。
死去的人们被埋进土里化成白骨。
怀念他们的人们却望向天空。
Akilla。
贰零壹柒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