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学:组织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们通过多量实验证明,单独使用蜂蜡(上海华灵,熔 点65℃~70℃)制作受体蜡块,韧性好,硬度高,易于 切片。常规二甲苯脱蜡染色后,组织透明度高,免疫组 化、原位杂交等实验结果也与普通石蜡无差别。我们换 用蜂蜡制作组织芯片后,没有再出现过蜡块制作中损坏 的现象。
❖ 模具
▪ 我们使用专用模具制作组织芯片受体蜡块,制 作的蜡块均为27mm×27mm×6mm,长略小 于塑料包埋盒,方便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
2-3天
常规方法检 测10个蛋白
2-3天
组织芯片制 作
切片
1周 2小时
无
无Hale Waihona Puke 4小时左右 4*10小时免疫组化 2天
2天
2*10天
抗体(一抗、 100ul*10 二抗、DAB)
100ul*200 100ul*200* 10
优势四
❖ 应用广泛
1. 可用于分子诊断,预后指标筛选、治疗靶点定 位、抗体和药物筛选、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等
精确到1微米位置 调节装置
❖ 点样和记录
▪ 准备完毕后即可按照预先设计的布局进行点样 了,并在表单上作相应的记录。供体蜡块上取 组织芯的长度不好控制,我们一般尽量取长, 长处4cm的组织或蜡,用刀片切去。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如果你作的芯片希望能长期使 用,组织芯一定要保持一定厚度,我们通常希 望保证它在3cm以上。
3. 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s):是将组织切 片等按照特定的方式固定在载体上。
定义
❖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s TMA)
▪ 将数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按预 先设计的顺序排列在一张玻片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组织芯片
▪ 携带有大量不同个体组织及其信息的玻 片
• 二是注蜡时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蜡块背部不平整, 切片时增加初修次数,减少芯片数目。
❖ 冷却和成型
▪ 灌注好的蜡块在常温下冷却2小时,如模具与蜡 块不易分离,可将蜡块放入零下20度冰箱或冷 台上冷冻片刻,冻后两者很容易分离。冷冻时 间不宜过长,防治蜡块冻裂。然后用切片机对 蜡块进行初修,使蜡平面与塑料平面平行,厚 度保持在5mm左右。初修后的石蜡平面更为平 整,便于点样时调整组织芯的高低。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组织芯片的介质
❖ 石蜡(病理科日常使用,最常见) ❖ OCT(新鲜组织,使用少,制作难度大) ❖ 塑料(骨髓标本,罕见报道)
开展项目
❖ 免疫组化 ❖ 免疫荧光 ❖ 原位杂交 ❖ FISH ❖ 原位PCR ❖ 图像分析
按组织芯直径分类
直径
0.6mm 1.0mm 1.5mm 2.0mm
组织芯片
❖ 组织芯直径 1mm
❖ 每张芯片集成 180个组织芯
病理学或生物学需求
❖ 病理学家需要将多种组织放在一张切片上对比 观察
❖ 实验人员需要将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放在同一 张切片上进行实验
❖ 实验人员需要将多个个体样本放在同一张切片 上观察或进行原位实验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86 年Battifora 报道将脱蜡脱水的组织标本 手动包裹成香肠形,随机组合,石蜡重新包埋, 常规切片,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同一 张玻片上多个组织标本,这是较早的组织芯片 的雏形。
▪ 边距即四周组织芯到蜡块边缘的垂直距离,我 们选择3mm或以上。间距或边距过短,易引起 打孔时蜡块裂纹产生,这是蜡块损坏的前兆。
❖ 定位点与定位间隔
▪ 目的方便定位,可在蜡块组织芯矩阵左上方起 始点上再多加2点组织芯。如果一次实验需制作 多个芯片蜡块,还可在不同位置设点,以区别 不同芯片。当行或列组织芯数目超过10时,我 们考虑加入定位间隔。即每隔一定数量组织芯, 其间距适当增加,这样方便观察芯片结果时的 位置确定。
▪ 固定模具好处在于方便了芯片布局的设计。
▪ Beecher Instruments MTA-1是一台定位高度精 密的仪器,在确定组织芯总数、直径、间距和 边距后,很容易设计出布局合理的芯片。
❖ 灌注蜡块
▪ 灌注蜡块应和常规一样,需在热台上进行。
▪ 注意:
• 一是避免气泡残留,气泡是导致蜡块与塑料分离, 或组织芯松动移位的直接原因。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人 类基因组研究所肿瘤遗传学实验室 Kononen J等正式提出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 TMA)
❖ Kononen J,Bubendorf L,Kallioniemi A,et al,Tissue microarrays for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ng of tumor specimens。Nat Med. 1998 Jul;4(7):844-7.
▪ 如组织较薄可多选几处有意义区域,作上记号, 点样时,进行叠加操作。
❖ 合理使用蜡块资源
▪ 手术标本蜡块是一个医院病理科的不可再生的 资源,同时也是病理诊断的客观依据。用小标 本(如活检标本、穿刺标本及有诊断意义区域 少的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可能会破坏其完整 性,应尽量避免使用小标本或在病理科医师指 导下合理使用。
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s TMA
芯片的特点
体积小 体积小
集成度高
生物芯片
❖ 广义的生物芯片(biochip或bioarray)是根据 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 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DNA、RNA、 多肽、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 检测。
❖ 狭义的生物芯片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生物分子 (寡核苷酸、cDNA、genomic DNA、多肽、 组织、抗体、抗原等)固着于硅片、玻璃片 (珠)、塑料片(珠)、凝胶、尼龙膜等固相 递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
组织芯片与其它生物芯片的区别
组织芯片的优势
优势一
❖ 高通量,高效率
▪ 可在1~2周内完成数千个组织标本中数十个基因或抗原 检测
▪ 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标本资源,便于开展交流合作 ▪ 一张组织芯片检测即可获取大量的生物学信息,而一个
制作较好的组织芯片蜡块可以制作上百张组织芯片,可 满足数十次实验的需要。
优势二
❖ 较好的平行性
▪ 无论在芯片上进行何种生物学检测,数百例的 组织都是在同一张切片上完成操作的,结果更 为可靠,更具有可比性
▪ 利于结果观察,图像分析等
优势三
❖ 省时、省力、经济
制作200病 例组织芯片
蜡块准备
以制作200位点组织芯片为例
组织芯片检 常规方法检 测10个蛋白 测1个蛋白
3-4天
❖ 切片使用进口玻片(或多聚耐氨酸处理后的玻 片)
点样
台上固定的为受体蜡块 台下为供体蜡块
针具有0.6mm、 1.0mm、1.5mm 和2.0mm四种规
格
(图中为2.0mm)
❖ 点样仪的准备
▪ 常规固定针具,器械调零后,固定受体蜡块。 我们打孔厚度控制在4mm左右,即距离塑料 1mm左右。这是因为塑料两侧的蜡通过塑料上 的孔连接,如果钻孔过深会损伤连接部分的蜡, 造成蜡块分离。可先在打孔针上用直尺量出 4mm,用油性笔作记号。打孔时以次为记号, 调节钻孔深度。
②供体蜡块筛选
对应原始切片在供 体蜡块上标出用来
制组织芯的位置
❖ 位置选择
▪ 对供体蜡块进行常规切片和HE染色。
▪ 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对照蜡块选取合适位置, 并用油性笔在蜡块上标记。
▪ 尽量避免坏死,炎症等对研究无意义的组织。
❖ 厚度合适
▪ 将蜡块放置在观察者与光源之间,估计蜡块中 组织的厚度,尽量选择较厚的组织。
已经批量生产, 用于基因病的检 测
基因芯片使用的注意点
❖ 高通量——获得的信息量大——必须采取有效 的筛选方法以挖掘有用的信息
❖ 高灵敏度——样品RNA质量的细微改变可能造 成比较结果的不同——必须确保样品RNA质量 完好
❖ 高灵敏度——样品中非目的细胞成分会带来很 多“噪音”信息——必须获得高纯度的目的细 胞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91 年Miler等也报道了类似的方法,即将组织 条卷成园柱状,石蜡包埋, 横向切片,应用于抗体 的筛选。
❖1991年Battifora和Mithta 将组织标本切成细条, 分别置于带有沟槽的模具之中,加入琼脂糖凝胶, 包埋组织标本,重叠凝胶,石蜡重新包埋,制成多 组织切片。
❖multitumor tissue block (MTTB).
Battifora H. The multitumor (sausage) tissue block: novel metho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tibody testing. Lab Invest. 1986. 55(2): 244-8.
▪ 根据实际经验我们通常选择1mm直径的组织芯,每个蜡 块作2个组织芯,但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调整,选 择合适的组织芯直径。
▪ 另外,打孔针直径越大对受体蜡块的冲击越大,易造成 蜡块损坏,制作时需注意。
❖ 组织芯的间距与边距
▪ 组织芯间距可与组织芯直径成正比,我们常选 用的比例为1:3,即直径0.6mm、1.0mm、 1.5mm、2.0mm的组织芯分别选用0.2mm、 0.3mm、0.5mm、0.6mm为组织间距。
③布局设计
样本位点 定位位点
❖ 组织芯直径
▪ 目前已有一个蜡块上集成上千个组织的报道,但研究发 现蜡块上超过700个组织芯即排列密度高,难以制作。 通常我们制作选择在200~500组织芯之间。
▪ Beecher Instruments MTA-1配套的点样针有四种规格, 即直径0.6mm、1.0mm、1.5mm、2.0mm。直径越小, 集成度越高。使用直径0.6mm的组织芯含细胞数过少, 代表性较弱。
❖ 编号
▪ 我们通常水平方向按数字,垂直方向用字母编 号,分别从01和a开始。用word作成表单,复 印多份,方便原始资料记录。
④点样
美国Beecher Instruments MTA-1组织芯片点 样仪是目前国内外 较多使用的组织芯
片制作工具
❖点样时除准备好Beecher Instruments MTA-1 自带的调节工具外,还应准备眼科镊,毛刷, 刀片等工具。
2. 应用于基础病理、组胚、法医等教学工作 3. 病理实验室质量标准化的控制
用途① 研究工作
❖ 大样本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 ❖ 多种组织来源肿瘤的相关基因表达 ❖ 同一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基因表达状况 ❖ 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联合应用
用途② 教学工作
❖ 组织学,病理学,法医等课程学习 ❖ 组织学,病理学,法医等实践考试
❖ 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
根据固定在载体上的物质成分分类
1.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将 cDNA或寡核苷酸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 体上制成。
2.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或protein microarray):是将蛋白质或抗原等一些非核 酸生命物质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体上 获得。
▪ 人体组织 ▪ 动物组织
▪ 正常组织 ▪ 疾病组织 ▪ 胚胎组织
▪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非肿瘤疾病
▪ 肿瘤组织 ▪ 肿瘤旁组织 ▪ 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 ▪ 正常对照组织
▪ 治疗前组织 ▪ 治疗后组织
基因芯片原理
❖ 利用碱基互补原理 ❖ 高通量,高灵敏度,周期短
基因芯片的制作
❖ 自动化程度较高
直径比值
1
1.67
2.5
3.33
面积
0.28mm2 0.79mm2 1.77mm2 3.14mm2
面积比值
1
2.78
6.25
11.11
组织芯片的分类
❖ 按每张芯片上组织芯的数量来分
▪ 低密度组织芯片(<200) ▪ 中密度组织芯片(200~600) ▪ 高密度组织芯片(>600)
组织芯片的分类
❖ 按照组织来源分
用途③ 实验室控制
❖ 可根据质控的需要设计出各种不同组织芯片 ❖ 同时对多种不同情况进行检测,如抗体染色是
否成功,染色的强弱情况,有没有内源性生物 素的干扰等。 ❖ 作为常规免疫组化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对照
检测组织
如何制作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制作流程
1. 受体蜡块制作 2. 供体蜡块准备 3. 芯片布局设计 4. 点样 5. 融合蜡块 6. 切片 7. 保存 8. 数据整理和芯片评价
①受体蜡块制作
长27mm 宽27mm 高6mm
❖ 选蜡
▪ 用于制作组织芯片的石蜡不仅应当具有合适的硬度和透 明度,更要有较好的韧性。这是因为组织芯片的制作过 程中,针具打孔时对受体蜡块有一定的冲击,易使蜡块 出现裂纹,甚是断裂损坏。多种国产普通石蜡韧性差, 不适合制作受体蜡块。有文献报道,使用莱卡蜡与蜂蜡 混合可有效提高蜡的韧性。
❖ 模具
▪ 我们使用专用模具制作组织芯片受体蜡块,制 作的蜡块均为27mm×27mm×6mm,长略小 于塑料包埋盒,方便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
2-3天
常规方法检 测10个蛋白
2-3天
组织芯片制 作
切片
1周 2小时
无
无Hale Waihona Puke 4小时左右 4*10小时免疫组化 2天
2天
2*10天
抗体(一抗、 100ul*10 二抗、DAB)
100ul*200 100ul*200* 10
优势四
❖ 应用广泛
1. 可用于分子诊断,预后指标筛选、治疗靶点定 位、抗体和药物筛选、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等
精确到1微米位置 调节装置
❖ 点样和记录
▪ 准备完毕后即可按照预先设计的布局进行点样 了,并在表单上作相应的记录。供体蜡块上取 组织芯的长度不好控制,我们一般尽量取长, 长处4cm的组织或蜡,用刀片切去。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如果你作的芯片希望能长期使 用,组织芯一定要保持一定厚度,我们通常希 望保证它在3cm以上。
3. 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s):是将组织切 片等按照特定的方式固定在载体上。
定义
❖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s TMA)
▪ 将数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按预 先设计的顺序排列在一张玻片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组织芯片
▪ 携带有大量不同个体组织及其信息的玻 片
• 二是注蜡时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蜡块背部不平整, 切片时增加初修次数,减少芯片数目。
❖ 冷却和成型
▪ 灌注好的蜡块在常温下冷却2小时,如模具与蜡 块不易分离,可将蜡块放入零下20度冰箱或冷 台上冷冻片刻,冻后两者很容易分离。冷冻时 间不宜过长,防治蜡块冻裂。然后用切片机对 蜡块进行初修,使蜡平面与塑料平面平行,厚 度保持在5mm左右。初修后的石蜡平面更为平 整,便于点样时调整组织芯的高低。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组织芯片的介质
❖ 石蜡(病理科日常使用,最常见) ❖ OCT(新鲜组织,使用少,制作难度大) ❖ 塑料(骨髓标本,罕见报道)
开展项目
❖ 免疫组化 ❖ 免疫荧光 ❖ 原位杂交 ❖ FISH ❖ 原位PCR ❖ 图像分析
按组织芯直径分类
直径
0.6mm 1.0mm 1.5mm 2.0mm
组织芯片
❖ 组织芯直径 1mm
❖ 每张芯片集成 180个组织芯
病理学或生物学需求
❖ 病理学家需要将多种组织放在一张切片上对比 观察
❖ 实验人员需要将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放在同一 张切片上进行实验
❖ 实验人员需要将多个个体样本放在同一张切片 上观察或进行原位实验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86 年Battifora 报道将脱蜡脱水的组织标本 手动包裹成香肠形,随机组合,石蜡重新包埋, 常规切片,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同一 张玻片上多个组织标本,这是较早的组织芯片 的雏形。
▪ 边距即四周组织芯到蜡块边缘的垂直距离,我 们选择3mm或以上。间距或边距过短,易引起 打孔时蜡块裂纹产生,这是蜡块损坏的前兆。
❖ 定位点与定位间隔
▪ 目的方便定位,可在蜡块组织芯矩阵左上方起 始点上再多加2点组织芯。如果一次实验需制作 多个芯片蜡块,还可在不同位置设点,以区别 不同芯片。当行或列组织芯数目超过10时,我 们考虑加入定位间隔。即每隔一定数量组织芯, 其间距适当增加,这样方便观察芯片结果时的 位置确定。
▪ 固定模具好处在于方便了芯片布局的设计。
▪ Beecher Instruments MTA-1是一台定位高度精 密的仪器,在确定组织芯总数、直径、间距和 边距后,很容易设计出布局合理的芯片。
❖ 灌注蜡块
▪ 灌注蜡块应和常规一样,需在热台上进行。
▪ 注意:
• 一是避免气泡残留,气泡是导致蜡块与塑料分离, 或组织芯松动移位的直接原因。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人 类基因组研究所肿瘤遗传学实验室 Kononen J等正式提出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 TMA)
❖ Kononen J,Bubendorf L,Kallioniemi A,et al,Tissue microarrays for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ng of tumor specimens。Nat Med. 1998 Jul;4(7):844-7.
▪ 如组织较薄可多选几处有意义区域,作上记号, 点样时,进行叠加操作。
❖ 合理使用蜡块资源
▪ 手术标本蜡块是一个医院病理科的不可再生的 资源,同时也是病理诊断的客观依据。用小标 本(如活检标本、穿刺标本及有诊断意义区域 少的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可能会破坏其完整 性,应尽量避免使用小标本或在病理科医师指 导下合理使用。
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s TMA
芯片的特点
体积小 体积小
集成度高
生物芯片
❖ 广义的生物芯片(biochip或bioarray)是根据 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 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DNA、RNA、 多肽、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 检测。
❖ 狭义的生物芯片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生物分子 (寡核苷酸、cDNA、genomic DNA、多肽、 组织、抗体、抗原等)固着于硅片、玻璃片 (珠)、塑料片(珠)、凝胶、尼龙膜等固相 递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
组织芯片与其它生物芯片的区别
组织芯片的优势
优势一
❖ 高通量,高效率
▪ 可在1~2周内完成数千个组织标本中数十个基因或抗原 检测
▪ 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标本资源,便于开展交流合作 ▪ 一张组织芯片检测即可获取大量的生物学信息,而一个
制作较好的组织芯片蜡块可以制作上百张组织芯片,可 满足数十次实验的需要。
优势二
❖ 较好的平行性
▪ 无论在芯片上进行何种生物学检测,数百例的 组织都是在同一张切片上完成操作的,结果更 为可靠,更具有可比性
▪ 利于结果观察,图像分析等
优势三
❖ 省时、省力、经济
制作200病 例组织芯片
蜡块准备
以制作200位点组织芯片为例
组织芯片检 常规方法检 测10个蛋白 测1个蛋白
3-4天
❖ 切片使用进口玻片(或多聚耐氨酸处理后的玻 片)
点样
台上固定的为受体蜡块 台下为供体蜡块
针具有0.6mm、 1.0mm、1.5mm 和2.0mm四种规
格
(图中为2.0mm)
❖ 点样仪的准备
▪ 常规固定针具,器械调零后,固定受体蜡块。 我们打孔厚度控制在4mm左右,即距离塑料 1mm左右。这是因为塑料两侧的蜡通过塑料上 的孔连接,如果钻孔过深会损伤连接部分的蜡, 造成蜡块分离。可先在打孔针上用直尺量出 4mm,用油性笔作记号。打孔时以次为记号, 调节钻孔深度。
②供体蜡块筛选
对应原始切片在供 体蜡块上标出用来
制组织芯的位置
❖ 位置选择
▪ 对供体蜡块进行常规切片和HE染色。
▪ 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对照蜡块选取合适位置, 并用油性笔在蜡块上标记。
▪ 尽量避免坏死,炎症等对研究无意义的组织。
❖ 厚度合适
▪ 将蜡块放置在观察者与光源之间,估计蜡块中 组织的厚度,尽量选择较厚的组织。
已经批量生产, 用于基因病的检 测
基因芯片使用的注意点
❖ 高通量——获得的信息量大——必须采取有效 的筛选方法以挖掘有用的信息
❖ 高灵敏度——样品RNA质量的细微改变可能造 成比较结果的不同——必须确保样品RNA质量 完好
❖ 高灵敏度——样品中非目的细胞成分会带来很 多“噪音”信息——必须获得高纯度的目的细 胞
组织芯片的发展史
❖1991 年Miler等也报道了类似的方法,即将组织 条卷成园柱状,石蜡包埋, 横向切片,应用于抗体 的筛选。
❖1991年Battifora和Mithta 将组织标本切成细条, 分别置于带有沟槽的模具之中,加入琼脂糖凝胶, 包埋组织标本,重叠凝胶,石蜡重新包埋,制成多 组织切片。
❖multitumor tissue block (MTTB).
Battifora H. The multitumor (sausage) tissue block: novel metho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tibody testing. Lab Invest. 1986. 55(2): 244-8.
▪ 根据实际经验我们通常选择1mm直径的组织芯,每个蜡 块作2个组织芯,但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调整,选 择合适的组织芯直径。
▪ 另外,打孔针直径越大对受体蜡块的冲击越大,易造成 蜡块损坏,制作时需注意。
❖ 组织芯的间距与边距
▪ 组织芯间距可与组织芯直径成正比,我们常选 用的比例为1:3,即直径0.6mm、1.0mm、 1.5mm、2.0mm的组织芯分别选用0.2mm、 0.3mm、0.5mm、0.6mm为组织间距。
③布局设计
样本位点 定位位点
❖ 组织芯直径
▪ 目前已有一个蜡块上集成上千个组织的报道,但研究发 现蜡块上超过700个组织芯即排列密度高,难以制作。 通常我们制作选择在200~500组织芯之间。
▪ Beecher Instruments MTA-1配套的点样针有四种规格, 即直径0.6mm、1.0mm、1.5mm、2.0mm。直径越小, 集成度越高。使用直径0.6mm的组织芯含细胞数过少, 代表性较弱。
❖ 编号
▪ 我们通常水平方向按数字,垂直方向用字母编 号,分别从01和a开始。用word作成表单,复 印多份,方便原始资料记录。
④点样
美国Beecher Instruments MTA-1组织芯片点 样仪是目前国内外 较多使用的组织芯
片制作工具
❖点样时除准备好Beecher Instruments MTA-1 自带的调节工具外,还应准备眼科镊,毛刷, 刀片等工具。
2. 应用于基础病理、组胚、法医等教学工作 3. 病理实验室质量标准化的控制
用途① 研究工作
❖ 大样本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 ❖ 多种组织来源肿瘤的相关基因表达 ❖ 同一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基因表达状况 ❖ 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联合应用
用途② 教学工作
❖ 组织学,病理学,法医等课程学习 ❖ 组织学,病理学,法医等实践考试
❖ 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
根据固定在载体上的物质成分分类
1.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将 cDNA或寡核苷酸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 体上制成。
2.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或protein microarray):是将蛋白质或抗原等一些非核 酸生命物质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体上 获得。
▪ 人体组织 ▪ 动物组织
▪ 正常组织 ▪ 疾病组织 ▪ 胚胎组织
▪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非肿瘤疾病
▪ 肿瘤组织 ▪ 肿瘤旁组织 ▪ 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 ▪ 正常对照组织
▪ 治疗前组织 ▪ 治疗后组织
基因芯片原理
❖ 利用碱基互补原理 ❖ 高通量,高灵敏度,周期短
基因芯片的制作
❖ 自动化程度较高
直径比值
1
1.67
2.5
3.33
面积
0.28mm2 0.79mm2 1.77mm2 3.14mm2
面积比值
1
2.78
6.25
11.11
组织芯片的分类
❖ 按每张芯片上组织芯的数量来分
▪ 低密度组织芯片(<200) ▪ 中密度组织芯片(200~600) ▪ 高密度组织芯片(>600)
组织芯片的分类
❖ 按照组织来源分
用途③ 实验室控制
❖ 可根据质控的需要设计出各种不同组织芯片 ❖ 同时对多种不同情况进行检测,如抗体染色是
否成功,染色的强弱情况,有没有内源性生物 素的干扰等。 ❖ 作为常规免疫组化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对照
检测组织
如何制作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制作流程
1. 受体蜡块制作 2. 供体蜡块准备 3. 芯片布局设计 4. 点样 5. 融合蜡块 6. 切片 7. 保存 8. 数据整理和芯片评价
①受体蜡块制作
长27mm 宽27mm 高6mm
❖ 选蜡
▪ 用于制作组织芯片的石蜡不仅应当具有合适的硬度和透 明度,更要有较好的韧性。这是因为组织芯片的制作过 程中,针具打孔时对受体蜡块有一定的冲击,易使蜡块 出现裂纹,甚是断裂损坏。多种国产普通石蜡韧性差, 不适合制作受体蜡块。有文献报道,使用莱卡蜡与蜂蜡 混合可有效提高蜡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