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单元练习(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素养〞单元练习〔四〕
单项选择题
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该诗反映的现象与〔〕的推行直接相关。
2.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是〔〕。
3.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而碳酸饮料那么常装在圆形的容器中出售。
以下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视觉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吸引更多的顾客购置
C.牛奶通常需要存放在冷藏柜中,立方体容器更节约空间
D.碳酸饮料通常直接用包装罐饮用,圆柱体拿在手里更舒服
4.关于磁悬浮技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磁悬浮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并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C.我国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迟,但开展较快,目前已经掌握了制造磁悬浮列车的技术
D.目前的悬浮技术主要有电磁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等,但电磁悬浮的技术比拟成熟
5.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最主要是为了〔〕。
C.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承受冲击力强
6.以下场所不需要严禁烟火的是〔〕。
7.在被猫、狗咬到了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小时以内打狂犬疫苗。
8.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岸上的人会发现小明的腿〔〕。
9.3月,日本强地震造成核泄漏。
为降低和防止核泄漏造成的危害,发生核泄漏时,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离开核泄漏地区后,更换衣服和鞋子并将其放在塑料袋中
B.食品不暴露在空气中,而是放在密闭的容器内或冰箱里保存
C.进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区时,使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
D.将从核泄漏国家回来的人员隔离,防止他人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伤害
10.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11.以下说法中,所含光学知识原理达两种以上的是〔〕。
12.2008年5月26日,美国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科学家希望能够借此分析火星上的〔〕,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
13.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14.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太初历
—《授时历》
15.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以下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奉献?〔〕
16.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的建立为标志的。
17.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
它的作者是〔〕。
18.《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1“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20.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创造奖的科学家是〔〕。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这几句诗句出自神童汪洙的《神童诗》,描述当时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富贵、利禄的现象。
应选C。
2.【答案】C。
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应选C。
3.【答案】A。
解析:如果是视觉上的原因,那牛奶自然也可以使用圆形容器以吸引顾客,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做,可见A项不合理。
碳酸饮料里压入了气体二氧化碳,只有圆形的瓶子才不怕被撑得变形,半球形凹槽的底部设计也是为了承受更大的压力。
故B 项说法正确。
牛奶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本钱也高。
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
当珍贵,方形容器装牛奶可以节省空间,降低本钱。
故C项说法正确。
人们大多是直接拿着容器喝碳酸饮料,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故D项说法正确。
故D项说法正确。
应选A。
4.【答案】B。
解析:磁悬浮技术是起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应选B。
5.【答案】A。
解析: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别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车内乘客的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的像与路的行人像混淆。
应选A。
6.【答案】D。
解析:加油站和天然气存储设施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设备,需要严禁烟火;面粉厂中面粉在空气中到达一定浓度会产生爆燃,危机巨大,也要严禁烟火。
7.【答案】A。
解析: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病史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人被咬伤感染此病毒后一半会在5~60天内发病,最长的潜伏期可达10年、20年。
狂犬病颗防不可治,被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有效率可达98%。
如果不接种狂犬疫苗或者接种无效,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
应选A。
8.【答案】C。
解析: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岸上看,水会变浅,同理,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变短。
应选C。
9.【答案】D。
解析:离开核泄漏地区后,应该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的衣服放在塑料袋中,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应该立即洗澡,而不是隔离。
故A项说法正确,D 项说法错误。
食品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应该放在密闭容器或冰箱内保存,故B项说法正确。
当进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用毛巾等捂住口鼻。
外出可戴上口罩、帽子、眼镜、手套、靴子、雨衣等,减少放射新物质的污染。
故C想说法正确。
应选D。
10.【答案】B。
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稳定,皮肤外表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应选B。
11.【答案】C。
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影,是地球上的物质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A项是光的折射现象;D项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筷子插入水中看上
去变弯是一个道理;B项也是光的折射现象。
应选C。
12.【答案】A。
解析:科学家希望“凤凰〞号能帮助他们看清冰冻层的真面目,分析冰冻层是否曾融为液态水。
此外,借助“凤凰〞号挖掘的火星土壤样本,科学家也可以分析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
从水和有机化合物这两条线索中,科学家就能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
应选A。
13.【答案】C。
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年〕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
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应选C。
14.【答案】D。
解析:《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
应选D。
15.【答案】A。
解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开展的顶峰,沈括、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就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应选A。
16.【答案】A。
解析: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根底,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并辐射到各生物科技领域。
应选A。
17.【答案】D。
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应选D。
18.【答案】A。
解析:《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三人都是明朝热。
应选A。
19.【答案】A。
解析: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实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奉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开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应选A。
20.【答案】C。
解析:1981年袁隆平对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创造奖。
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