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初三语文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初三语文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迂腐(yū)恪守(kè)缄默(jiān)矫揉造作(jiǎo)
B. 炽热(zhì)矗立(chù)孱弱(càn)拈轻怕重(zhān)
C. 嗔怪(chēn)嗤笑(chī)胆怯(què)忍俊不禁(jìn)
D. 恣睢(suī)拮据(jū)褴褛(lán)孜孜不倦(zī)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班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
的缘故。

C. 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既存在随意乱停乱放的现象,又有被人为破坏的诸多
问题。

D.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在辩论会上慷慨淋漓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 这篇文章的结构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瑕疵。

D. 她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略知皮毛的知识。

答案:A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章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刻画了“我”和闰土的形象,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

D.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虚构的英雄传奇小说,作者施耐庵,小说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答案:D (《水浒传》并非虚构,而是基于历史事件的文学创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23年清远市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检查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等四种。

B. 古人说:“文如其人”。

其实,文章和做人,又何尝不是一回事呢?
C.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老师严肃地说。

D. 我市今年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五个社区在形式上都有创新,内容也很丰富。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对《出师表》一文理解正确的有()
A.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中原之前给后主
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

B. 文中诸葛亮追述先帝知遇之恩,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所以”意为“用来……的”
或“是……的方法”,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决心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定意志。

D. 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对《出师表》一文内容的全面理解。

A项正确概述了《出师表》的写作背景;B项准确概括了文中诸葛亮的主要劝勉内容;C项正确解释了“所以”
在句中的含义,并深入分析了诸葛亮的情感与意志;D项则从文章表达手法和情感表达上进行了准确分析。

2.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
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
的宏大故事。

B. 小说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好汉聚义厅后来改为忠义堂,这一改动反映了梁山好
汉从反抗压迫到接受招安的思想转变。

C.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是吴用,“风
雪山神庙”的主人公是林冲,“醉打蒋门神”的是武松。

D. 《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
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察对《水浒传》相关知识的了解。

A项正确概述了《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B项准确分析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象征意义;C项错误,“风雪山神庙”的主人公并非林冲,而是林冲的好友陆虞侯,此处为误导项;D项表述虽有一定道理,但并非《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且“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并非仅限于历史环境,故D项不准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AB。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题目: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全书的核心情节,展现
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与悲剧。

答案:√
2.题目: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深沉而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
远。

答案:×(注: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则被誉为“诗圣”。


3.题目:《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抒
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答案:√
4.题目:在初三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是同一概念,都指作者
在写作时采用的特定语言技巧。

答案:×(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修辞手法是指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特定方法,如比喻、拟人等;而表达方式则是指文章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方面所采用的具体形式。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题目:请默写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 。


答案:城春草木深
2.题目: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为他买橘子的
情景,其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话,生动展现了父亲______(填一个形容词)的背影。

答案:蹒跚/艰难/深沉(任选其一)
3.题目:文言文中,表示“于是,就”意思的词语常见的有“乃”、“遂”,请再举
一例:______ 。

答案:则/而/因(任选其一)
4.题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事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是______ 。

答案:指南针
5.题目:在《论语》中,孔子用“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来告诫我们学习与思
考要相结合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五、阅读理解(每题4分)
阅读内容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答题及答案
1.题目:作者双腿瘫痪后,情绪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答案:作者双腿瘫痪后,情绪变得暴躁无常,常因小事大发雷霆,如砸碎玻璃、摔东西等,表现出极度的痛苦和绝望。

2.题目:母亲在作者情绪失控时是如何应对的?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案:母亲在作者情绪失控时会悄悄地躲出去,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听作者的动静,等一切恢复沉寂后再悄悄回来。

这体现了母亲细心、耐心、隐忍和深沉的母爱,她以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对待儿子的痛苦和愤怒。

3.题目:文章中提到“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
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母亲因为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和安抚因瘫痪而痛苦的儿子中,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养花,导致花儿枯萎。

这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关爱和牺牲精神。

4.题目:分析文中“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好好儿活”是母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鼓励,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挫折,积极地活下去。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点题和升华主旨的作用,既是对儿子情感的抚慰,也是母亲生命态度的体现,激励读者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韧。

5.题目: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的理解。

答案:“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既指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怀念,也指对母亲深沉的怀念。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衰老。

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悉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同时,秋天的萧瑟也映衬了作者当时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以及母亲给予他的温暖和希望。

因此,“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和那段艰难岁月的一种深情回忆和感悟。

六、作文(30分)
题目:《成长路上的那一盏灯》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紧扣主题,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写作例文:
《成长路上的那一盏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甚至会迷失方向,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在我成长的路上,有那么一盏灯,始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温暖和力量,那就是我的母亲。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傍晚,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紧握着那张令人沮丧的考试成绩单。

成绩的不理想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回到家,我低着头,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生怕看到她失望的表情。

然而,母亲并没有责怪我,反而用她那双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孩子,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缕光芒,那是母亲用她的理解和鼓励为我点亮的一盏灯。

这盏灯不仅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更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并付诸实践。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那句话和那盏灯,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那盏灯,我就能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成长路上的那一盏灯,是母亲的爱与鼓励,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