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高
职的衔接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是中高职衔接培
养的重要一环,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对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探讨。
一、选课设置思路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选课设置应该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为
主要宗旨,学校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将课程设置在实践环节和职业创新环节,为中
职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尝试实践与创新的过程,感受成功和失败的喜悦和
忧伤,真正体验到职业技能和工作的真实本质。
二、课程设置内容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涵盖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让高中学
生早期就能了解和接触到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和培养思想,同时中职学生也能渐进式地适
应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需求和培养思路,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前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应该注意引入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课程设置的联动性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注重各门课程的联动性和相关性。
中职
学生在读高职学科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穿透,只有这样,才能打通中
高职衔接培养之间的“瓶颈”,让中职学生在高职学习的时候更有方向感和学习动力。
四、考核方式的变化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仅是课程设置上的问题,更是应该考虑
到考核方式的变化。
在高职的学习中,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因此
在高职的考核中,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对于高
等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适应高等教育的学习要求。
综上所述,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每个方面,都应该重视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为主要宗旨,从而真正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高职衔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