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沪科版选修3-2学案:2.4 探究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探究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作用
[目标定位] 1.知道电阻器对沟通电的阻碍作用与对直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2.能理解电感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形成阻碍作用的缘由.3.知道用感抗、容抗来表示电感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4.能够分析简洁
电路中的电容器、电感器的作用.
一、电阻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问题设计]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图1回答下列问题(A、B是规格相同的灯泡):
图1
(1)当开关S扳向沟通电源时,两只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B比A更亮些,这说明电阻器对沟通电有阻碍作用.
(2)把开关S扳向直流电源和沟通电源,比较这两种状况下灯泡A的亮度有没有变化,这又说明什么问题?答案开关S扳向直流电源和沟通电源,两种状况下灯泡A的亮度相同,这说明电阻器对沟通的阻碍作用跟对直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要点提炼]
1.电阻器对交变电流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相同的.
2.在沟通电路中,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都成立.
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把带铁心的线圈L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沟通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沟通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图2
(1)对比两种状况下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说明白什么?
(2)乙图中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或调换频率更高的沟通电源,灯泡的亮度有何变化?说明白什么?
答案(1)甲图中灯泡比乙图中灯泡更亮,说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不论是换用自感系数更大的线圈还是调换频率更高的沟通电源,灯泡均变得更暗,说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沟通电的频率越高,线圈对沟通电的阻碍作用越大.
[要点提炼]
1.感抗: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感器的感抗是由变化的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引起的,与制成线圈导体的电阻无关.
3.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X L表示,X L=2πfL.所以感抗的两个打算因素:
(1)电感器的电感量(自感系数);
(2)交变电流的频率.
4.电感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1)通直流,阻沟通;
(2)通低频,阻高频.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问题设计]
如图3甲、乙所示,把灯泡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沟通电源上,观看灯泡的发光状况.
图3
(1)分析电容器能通沟通的缘由.
(2)若把图乙中的电容器去掉,变成图丙所示电路,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白什么?
(3)在图乙中,转变电容器的电容和电源频率,灯泡亮度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把沟通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上升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极板
上聚集,在电路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荷从极板上流出,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沟通“通过”了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2)灯泡变得比乙中亮,说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3)电容变大时,灯泡变亮;频率增大时,灯泡变亮.
[要点提炼]
1.容抗: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源电压推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时,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会阻碍自由电荷向此方向做定向运动,这就产生了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X C 表示,X C =1
2πfC,所以打算容抗的两个因素:
(1)电容器的电容量;
(2)交变电流的频率.
4.电容器能通交变电流,并不是电荷真的穿过了电容器.
5.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通沟通,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四、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
1.容抗的大小除了与电容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填“大”或“小”)
2.感抗的大小除了与电感线圈自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感抗越大.(填“大”或“小”)
3.电阻无论对直流还是沟通,阻碍作用相同,只取决于电阻本身.
一、对感抗的理解
例1如图4所示试验电路中,若直流电压和沟通电压的有效值相等,S 为双刀双掷开关,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图4
A.当S掷向a、b时灯较亮,掷向c、d时灯较暗
B.当S掷向a、b时灯较暗,掷向c、d时灯较亮
C.S掷向c、d,把电感线圈中的铁心抽出时灯变亮
D.S掷向c、d,电源电压不变,而使频率减小时,灯变暗
解析线圈对恒定电流无感抗,对交变电流有感抗,当沟通电频率减小时,感抗变小,灯变亮,并且是有铁心时感抗更大,故铁心抽出时灯变亮.
答案AC
二、对容抗的理解
例2如图5所示,接在沟通电源上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解析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容抗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小,所以灯泡变亮,故A 正确;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变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大,所以灯泡变暗,故B错误;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电容变小,灯泡变暗,故C正确;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变大,灯泡变暗,故D正确.
答案ACD
三、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
例3如图6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1、L2、L3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然后再并联到220 V、50 Hz的沟通电路上,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沟通电压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到60 Hz,则发生的现象是()
图6
A.三灯亮度不变
B.三灯均变亮
C.L1不变、L2变亮、L3变暗
D.L1不变、L2变暗、L3变亮
解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线圈的感抗变大,电容器的容抗变小,因此L3变亮,L2变暗.又由于电阻在
直流和沟通电路中起相同的作用,故L 1亮度不变,所以选D. 答案 D
探究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作用⎩⎪⎨
⎪⎧
电阻器:电阻器对交变电流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
是相同的
电感器⎩
⎪⎨⎪
⎧ 感抗: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公式:X L =2πfL 电容器⎩
⎪⎨
⎪⎧
容抗: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公式:X C
=
1
2πfC
1.(对感抗的理解)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L 为电感线圈,R 为灯泡的电阻值,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沟通电源的电压u =2202sin (100πt )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 H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答案 BC
解析 由u =2202sin (100πt ) V ,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f =ω2π=100π
2π Hz =50 Hz ,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50 Hz
增为100 Hz 时,线圈的感抗增大,在电压不变的状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减小,选项A 错误;灯泡的电阻值R 是确定的,电流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 =I 2R )减小,灯泡变暗,选项C 正确,D 错误;电压表与电感线
圈并联,其示数为线圈两端的电压U L ,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 R ,则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U =U L +U R ,因U R =IR ,故电流I 减小时,U R 减小.因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保持不变,故U L =U -U R 增大,选项B 正确.
2.(对容抗的理解)如图8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沟通电源的两端,当沟通电源的频率增大时 ( )
图8
A.电容器电容增大
B.电容器电容减小
C.灯变暗
D.灯变亮
答案 D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特性打算的,与外加的沟通电源的频率无关,选项A 、B 错误.当沟通电源的频率增大时,电容器充、放电的速度加快,电容器的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灯变亮.
3.(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如图9所示,三个灯泡相同,而且足够耐压,电源内阻忽视.单刀双掷开关S 接A 时,三个灯亮度相同,那么S 接B 时( )
图9
A.三个灯亮度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答案 D
解析 开关S 接A 时,甲、乙、丙三个支路均有沟通电通过,开关S 接B 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电容C “隔直流、通沟通”;电感L “阻沟通、通直流”;R 对沟通、直流有相同的阻抗.可推断此时电路中I 丙=0,I 甲不变,I 乙增大;又由于灯泡亮度与功率(P =I 2R )成正比,所以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题组一 对感抗的理解
1.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沟通电源相连接,如图1所示.一铁棒插进线圈后,该灯将( )
图1
A.变亮
B.变暗
C.对灯的亮度没影响
D.无法推断
答案 B
解析在线圈内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变化,正是这种阻碍变化的特性,使线圈产生了感抗.加入铁心转变了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使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的电压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灯变暗.
2.如图2所示,
图2
输入端ab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沟通成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L的直流电阻不为零)()
A.直流成分只能从L通过
B.沟通成分只能从R通过
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沟通成分
D.通过L的直流成分比通过R的直流成分要大
答案CD
解析由于线圈L直流电阻不为零,所以有直流通过R,而线圈对沟通有阻碍作用,因此也有沟通成分通过R,B错误,C正确;由于R对沟通也有阻碍作用,所以也有沟通成分通过L,A错误;由于线圈的直流电阻一般都很小,所以通过线圈的直流成分比通过R的要大,D正确.
题组二对容抗的理解
3.对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变成导体
B.交变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C.交变电流能够使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D.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击穿除外)
答案CD
解析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并非自由电荷真的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而是交变电流交替对电容器充、放电,电路中有了电流,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4.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5 μF和C2=3 μF,分别加在峰值确定的沟通电源上,在下列各种状况下,哪一种状况通过电容器的电流最大() A.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频率为50 Hz
B.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C.在C1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D.在C2上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答案 C
解析电容越大,电流频率越大,容抗越小,电流越简洁通过电容器.C1>C2,100 Hz>50 Hz,所以C正确.
5.如图3所示的电路,
图3
F为一沟通发电机,C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可行的方法是()
A.使发电机F的转速增大
B.使发电机F的转速减小
C.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
D.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
答案 A
解析当发电机转速增加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容抗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也减小,当电容减小时,容抗增大,对交变电源的阻碍作用增大,电流表A示数减小,C、D两项均错误.
题组三电阻、感抗、容抗的对比
6.如图4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接线柱a、b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时,无论电源的正极与哪一个接线柱相连,甲灯均能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当a、b接电压的有效值为U的沟通电源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图4
A.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容器,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感线圈
B.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C.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二极管,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电容器
D.与甲灯串联的元件x是电感线圈,与乙灯串联的元件y是二极管
答案 B
解析由a、b接直流电流时的现象可知,元件x“通直流”,元件y“隔直流”,由a、b接沟通电源时的现象可知,元件x“阻沟通”,元件y“通沟通”,依据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的特点,元件x是电感线圈,元件y 是电容器,选项B正确.
7.如图5所示,在电路两端加上正弦沟通电,保持电压有效值不变,使频率增大,发觉各灯的亮暗状况是:灯L1变亮,灯L2变暗,灯L3不变,则M、N、L中所接元件可能是()
图5
A.M为电阻,N为电容器,L为电感线圈
B.M为电感线圈,N为电容器,L为电阻
C.M为电容器,N为电感线圈,L为电阻
D.M为电阻,N为电感线圈,L为电容器
答案 C
解析
8.如图6甲、乙所示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沟通高频成分用“”表示,沟通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R上得到的电流特征,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图6
A.图甲中R得到的是沟通成分
B.图甲中R得到的是直流成分
C.图乙中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
D.图乙中R得到的是高频成分答案AC
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有“通沟通、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得到的是沟通成分,A正确,B错误;乙图中电容器通过沟通高频成分,阻碍沟通低频成分,R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正确,D错误.
9.某一电学黑箱内可能有电容、电感线圈、定值电阻等元件,在接线柱间以如图7所示的“Z”字形连接(两接线柱间只有一个元件).为了确定各元件种类,小华同学把DIS计算机挂念试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与始终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分别将AB、BC、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a、b、c所示,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图7
A.AB间是电容器
B.BC间是电感线圈
C.CD间是电容器
D.CD间是定值电阻
答案ABD
解析依据a图可知,有瞬时充电电流,稳定后电路中无电流,说明AB间是电容器,充电完毕,电路为开路,故A正确.依据b图可知,阻碍电流的增大,但是最终稳定后电流恒定,符合电感线圈的特点,所以BC间是电感线圈,故B正确.依据c图,接通电路后,电流马上达到稳定值,说明CD间是定值电阻,故C错误,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