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任务一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任务一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1、《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孝道德最具有权威的解说以及规定书籍。

在《孝经》中,主要思想就是,孝源于天,是存活于人们心中最深处的存在。

它天生在人们心中,只是有人将其但拎出来让人们直面内心的本质。

其中的《三才章》曾讲到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最崇尚的就是来源于自然的天,人们把天当作一切的根本和来源,所以人们敬畏天,所以把孝也当作了是天让我们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就是孝关于古代最核心的说法言论。

然而,在《孝经》中的《感应章》也有言论,意思就是说,天子行孝才会感动上天,上天才会舍下恩德,福泽社会以及百姓,所以,百姓自然也就都会崇尚孝道,为的就是保卫自家以及子孙的平安。

2、依法制孝
虽说古代社会是一个推崇孝道并且到极致的国家,但依旧有许多的百姓将孝道看为“鸿毛”。

所以,国家自然也要对此做出许多的对策。

孝道是身为人之根本,从生下的那一刻开始你就要遵守孝,这是古代人对于孝的思想。

所以,最早从汉朝开始,为了提醒皇室对于孝的认知,从惠帝
开始,谥号的前端都会加上孝字。

直到东汉时期,在科举考试中,就有了“孝廉”的一栏,专门对学士的孝道有设置考题。

尤其,在古代那么一个重视孝道的年代,皇室对于孝的重视也是格外深刻。

由皇帝亲自传授皇子《孝经》,并且唐玄宗李隆基也曾亲自对《孝经》进行注解。

其实,在往前推,在秦朝时期,就有规定了关于“孝”的法律,如有违背孝道者,规定五刑专门用于惩罚不守孝道之人。

同时,孟子也曾提及,孝并不是只针对于长辈,凡是对于家中所有事情以及人做的不对的地方皆是违背了孝道。

总结
在中国古代,孝是所有人民必须要遵从的事情,同时古代的孝道又与天道有着明显的联系。

所以在古代若是违背了孝道亦是违背了天道,人们对于孝道是规定了刑法以及法律的。

同时,在古代孝还是一门学问,人们会将孝放在书本中,让人们铭记孝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若是抛开一切来看,孝即是人们应该做的事情,文中提到的少许二十四孝的人物,各个都是将孝道铭记于心,没有法律的规定也没有书本的背诵,他们只是出于对于父母的一片热爱以及赤诚之心。

同时,文中在讲述二十四孝时还提及了朝代背景,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社会以及政治的管理体系以及方法也是所有百姓性格取向的一个关键点,虽说孝为本性,但是依旧需要时代的推崇,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