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总复习试题:课时作业26(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6北美和拉丁美洲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2010·杭州学军中学)读下面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其中能正确表示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P1、P3B.P2、P3C.P2、P4D.P1、P4
解析:图中局部等温线走向的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P1、P2弯曲主要受河流谷地的影响,气温较高而等温线应该向高纬度凸出,P3、P4经过地区有阿巴拉契亚山,地势高而气温低,等温线应该向低纬度凸出。

答案:D
2.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冷湿B.水源不足C.光照不足D.市场狭小
解析:图中A地区纬度较高且附近水面较大,夏季气候冷湿而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A
(2010·河北保定)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A.甲B.乙
C.丙D.丁
4.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美国区域气候特征与农业发展关系,图形很有新意,试题难度不大。

美国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候干旱,缺水严重,但光照、热量条件好,接近大城市,是重要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丁位于五大湖沿岸地区,因气候和以乳畜业为主而灌溉用水量少。

答案:3.A 4.D
(2010·湖南长沙一中一模)下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图中的河流与其他三条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丙、丁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丙图中的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的河流是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之一
解析:甲图中的河流为亚马孙河,乙为黄河,丙为密西西比河,丁为尼罗河。

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大,尼罗河是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之一。

答案:D
6.甲、乙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
①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②河流入海口附近的航运价值不大③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④乙图所示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的入海口附近航运价值不大,这是亚马孙河、黄河入海口附近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

答案:B
(2010·云南文综模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湖也呈现出变暖的趋势,结合下图完成7~9题。

7.图中蓄水量最大且最深的淡水湖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依据湖泊的形状和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测①为非洲的坦噶尼喀湖,②为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③为亚欧两洲交界处的里海,④为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且最深的淡水湖。

答案:D
8.图中湖泊④,从1946年至今的60多年中,水温上升了1.21℃,比世界其他大湖增温略慢,这是由于()
A.远离人口密集区,受温室效应的影响较小
B.地理纬度偏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
C.湖泊面积广大,既有河流注入又有河流流出
D.湖水盐分含量大,水温变化缓慢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湖泊水温上升的主因,图中湖泊④水温上升缓慢,说明该湖受温室效应的影响较小。

答案:A
9.图中四大湖泊周围属于世界粮食主产区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苏必利尔湖周边地区有美国的小麦带和玉米带,是世界粮食主产区之一。

答案:B
(2010·南京3月)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与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面四幅图中与上图中的①地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解析: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下;加上地形阻挡形成丰富的降水,年降水量超过2000mm。

答案:D
11.图中②地现已成为所在国家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当地发展水果、蔬菜种植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是()
A.土壤肥沃B.水热充足
C.光热充足D.交通便捷
解析:②地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夏季气温高,所以光热充足。

答案:C
(2010·黄冈2月)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
A.油田B.煤矿
C.核电站D.水电站
13.图中②城市的主要职能及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经济、气候B.经济、地形
C.政治、地形D.政治、气候
解析:根据图中国家轮廓及河流形状可以确定该国为巴西。

图中①处为伊泰普水电站,②处为新建首都巴西利亚,它是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由于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巴西高原上较凉爽,所以其选址主导区位因素为地形。

答案:12.D13.C
二、综合题(共24分)
14.(12分)(2010·广东茂名)读南美洲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

图中城市为百万人口城市。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____。

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①、②、③、④四地的盐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

(3)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

(4)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5)巴西百万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6)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和可可
解析:本题考查了南美洲部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沿海海域盐度、人口分布、农业等众多知识点,是一道考查知识全面、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题。

(1)旗型树冠的朝向与风向相反,B 处盛行东南信风;A处沙洲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最先与右侧相连,即南岸相连。

(2)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且同纬度有暖流流经处盐度更高,大河入海口处因有淡水稀释而盐度最低。

(3)结合亚马孙河流域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回答。

(4)气候类型为记忆知识,分布特征和原因可结合图中信息(狭长山脉)以及沿海位置(洋流的影响)分析回答。

(5)观察图中城市位置即可回答。

(6)记忆知识。

答案:(1)西北南(2)④③①②(3)地形:西、北、南三面高,利于雨水汇集;湿润水汽由东面进入,利于形成地形雨。

气候: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①分布纬度低,②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

成因:①西部沿海的东侧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无法向东扩展),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5)沿海(沿河)地区(6)AE 15.(12分)(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看图D湖纬度为16°S,属于热带地区,年较差较小。

由材料知湖面海拔约3 800米,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所以日较差大。

(2)直接读表中数据知,年降水量约为600毫米。

降水集中于12月至次年3月,此时为南半球夏季。

(3)海拔高,空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很容易发生低温、冻害等;雨季降水大约占全年的70%-80%,降水集中,多暴雨,所以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相反旱季降水很少,容易发生旱灾。

(4)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所以增大
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同时,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一方面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另一方面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

答案:(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到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秋、冬、春季即可得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