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政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下学期政治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篇二】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能力。

2.学着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善于
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预习提纲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四基础知识梳理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阅读教材77页,思考民族自治区确立的法律和理论依据是什么?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你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吗?2.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权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教材77到78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
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1)自治层次:
民族自治地方的三个级别是
(2)自治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①含义
②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阅读教材第78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并思考课本上所提出的探究题目
③其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主要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阅读教材第79-80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