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德育工作新形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德育
工作新形势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学校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肩负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使命。

虽然 ___以来,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由于社会飞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例如,
___、 ___、网络等问题都是传统德育工作中不曾出现过的新问题,过去的经验和方法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

这就需要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与未成年人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兴趣特点相合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

(:/) 一、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重理性轻感性 ___以来,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习惯于用理性的、抽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孩子,很少顾及未成年人的真实想法,不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很多时候忽视了人的认知规律即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

往往是教师在黑板上讲道德,学生在座位上听道德,教师在理论上阐述道德,学生配合教师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其实一些理性的、抽象的道理对他们而言似懂非懂,相距甚远,他们在
唱高调、喊口号中被动的接受了道德教育,德育内容常常成了需要掌握的知识,他们会背会写会说,却不会做。

听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吧:“不要让那些儿童还不懂它们的意思的词句从儿童的口里说出来!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

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

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 2、学校德育教育重形式轻实效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一些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做法。

有的学校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不是从未 ___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出发,而是根据上级的精神,按照自上而下的要求制定,严重地脱离了未成年人的生活实际。

另外,一些活动开展得不扎实,缺乏延续性,往往一阵风刮过就消声匿迹了。

这些搞形式、走过场的活动很难触动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

3、学校德育教育重说教轻建构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单一、乏味枯燥,年复一年的纪律教育大会、理想教育班会,大多是教育者向未成年人灌输条条框框,时时教导他们应该这样、不应该样。

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未成年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也就是说,未成年
人的道德观不是外部规范简单内化的结果,而是在他所处的各种社会现象和 ___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时刻建构自己的道德结构,建构自己的伦理学的结果。

尽管可能他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还很浅薄幼稚,但他却是建构的唯一主体,任何人,任何力量不能代替的。

因此,学校德育应重视引导未成年人建构生成正确的道德观。

针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应当创新工作思路,以人为本,从尊重与体验两条原则做起,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早在100多年前就出现于西方,近年来我国正普遍开展的素质教育 ___,从任务和目标上也是与之相吻合的。

但是,目前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壁垒依然难以突破,应试教育不仅仍然死死地占据着校园和家庭的主阵地,而且在与应试教育相配套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直接影响下,未成年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很难体现,未成年人健康心灵情感和自由健全人性的养成也往往被忽视。

要 ___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尊重未成年人做起。

1、学校德育教育要本着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尊重未成年人首先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保护其心灵。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仅是社
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而且更是学校的责任。

未成年人的心灵如同早晨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被碰碎。

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会让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一句冷漠的话语,会给未成年人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一次不公正的待遇,会让未成年人刻骨铭心。

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灵,就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促进未成年人发展的个性化,让未成年人通过在学校里自由的表达淳朴天性和稚嫩人格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健全的人性、健康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习的赢家、人生的成功者。

尊重未成年人还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给未成年人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不同,采取未成年人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使未成年人 ___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而不是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

教师是未成年人的伙伴和朋友,教师与未成年人形成生命的“共构”,经历生命的“共渡”。

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和探索,一起 ___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交谈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

这其中就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

未成年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苦与乐、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与烦恼,能够自觉地理解一些道理和知识。

例如在即将毕业的班级召开一次“可爱的母校,难忘的中队”主题队会,孩子们通过回顾从入学到小学即将毕业这段
经历,把收获到成长的欢乐和遭受挫折的烦恼与大家 ___,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未 ___还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少搞些 ___的东西,多开展一些为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活动。

德育的核心在于“育”,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兴师动众的检查评比代替不了未成年人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

一些带有强制性的,以检查评比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

学校的德育不应该成为冷冰冰的道德律令的堆积,而应创新德育形式,在活动中唤醒和鼓舞他们的德育自觉性,达到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的目标。

例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比比谁的进步大”活动,这个选题贴近未成年生活,未成年人在比一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在比一比中明白了道理,找到身边的榜样,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学校德育教育要遵循体验教育的原则体验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

未成年人获得“知”的过程,不仅于未成年人所受的教育,还于未成年人的体验。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 ___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
精神财富。

”因此,学校要为未成年人创设广泛的实践空间,让未成年人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

只有让未成年人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 ___,才能在 ___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在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有德行之人,是一个___复杂的过程。

人的德行的生成是靠养成的,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速成的。

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 ___的德行的教育,无疑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让我们所有的德育工 ___携起手来,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贡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